明年1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杜林普的就職典禮即將上演。這場被他寄予厚望的「國際舞台」,正在逐步揭開面紗。從邀請名單到安保安排,再到背後的外交意圖,每一處細節都透著濃濃的「杜林普式」風格。然而,作為杜林普「心中偶像」的俄羅斯總統普京,卻遲遲未見被邀請的跡象。於是問題來了:杜林普會邀請普京嗎?
![](https://img.jasve.com/2024-12/deaa5f88c732004fc9b96aefd6035fc1.webp)
一朝打破百年傳統
根據美國國務院的記錄,自1874年以來,從未有外國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美國總統的就職典禮。通常情況下,出席典禮的外國嘉賓都是駐美大使或外交官,而非各國領導人。這一傳統背後,既有安保成本的考慮,也有實際操作的繁瑣。畢竟,年初各國領導人事務繁忙,誰會為了一個儀式特意飛一趟美國?
但杜林普顯然不走尋常路。他不僅「打破傳統」,計劃邀請多國領導人,還希望將典禮打造成一個名副其實的「國際舞台」。這一「空前」的舉動,不僅引發外界熱議,也給美國特勤局帶來了額外的壓力。畢竟,要保護這麽多「大咖」的安全,實屬不小的挑戰。
邀請名單與方式:隨心所欲
據報道,目前杜林普已經邀請了包括薩爾瓦多總統布克爾、意大利總理梅洛尼、阿根廷總統米萊在內的幾位國際政要。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特點:大多是杜林普的「同道中人」,比如右翼、民粹主義領袖。而一些傳聞中的「大咖」,譬如普京,則至今未被提及。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杜林普的邀請方式也堪稱「隨心所欲」。有時在與對方通電話時順口提一句,有時透過秘密渠道傳遞,甚至可能是杜林普口述內容後由助手整理成書面邀請函。這種「想一出是一出」的風格,讓他的團隊都感到捉摸不定。
杜林普為何鐘情於普京?
普京在杜林普心目中的地位,早已不是什麽秘密。從競選初期的「俄羅斯通」爭議到後來的「通俄門」調查,杜林普對普京的欣賞從未遮掩。他曾公開表示,普京是「強人領導者的典範」,並稱贊其在國際事務中的手腕和魄力。
然而,這一次,普京似乎並不在杜林普的「優先名單」上。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12月12日明確表示,普京尚未收到任何邀請。那麽,杜林普究竟會不會邀請普京?如果邀請,普京又會不會赴約?
![](https://img.jasve.com/2024-12/841e0a16daa6993be9713c4cd4e9e43e.webp)
請普京的意義何在?
首先,邀請普京能進一步彰顯杜林普的「外交獨立性」和「反建制」風格。在國際舞台上,杜林普一向以打破常規為樂。他曾批評北約成員國的防務開支,公開質疑美國傳統盟友的忠誠度。如果在就職典禮上迎來普京,無疑是一種顛覆性外交訊號。
其次,這可能是杜林普「王者再臨」的一個高調宣示。作為一度被民主黨和部份共和黨人視為「通俄者」的他,如果能在第二個任期伊始,就與普京同框出現在全世界面前,這將是一種別樣的政治反擊。
普京來不來?
然而,邀請是一回事,普京是否赴約則是另一回事。作為「老謀深算」的國際政治家,普京很可能會權衡這一出席的利弊。
如果赴美出席普京可能也會擔心過於親近杜林普的風險,如果他公開為杜林普月台,可能會加劇外界對俄羅斯幹涉美國政治的猜測。而且目前俄羅斯正面臨復雜的國際局勢和經濟壓力,普京可能不願在此時參與美國的政治事件。
但若出席也並非沒有好處,因為這將是一次展示俄羅斯國際地位的絕佳機會。在美國總統就職典禮上現身,顯然是高調的外交亮相。借機與杜林普進一步拉近關系,也為未來可能的美俄合作鋪平道路。
「懂王」的如意算盤
至於杜林普,他的「如意算盤」恐怕不僅是打造一個「國際舞台」這麽簡單。大張旗鼓邀請外國元首,既能體現他的外交雄心,也能為他的支持者提供一個新話題:看,世界都在註視我!
此外,杜林普還希望借此機會重塑他的國際形象。在第一任期內,他因推行「美國優先」政策,與多國領導人關系緊張。如果能在第二個任期伊始,就與多國政要歡聚一堂,無疑能為他的外交政策加分。
![](https://img.jasve.com/2024-12/0910c3320993d986c8565f3a422be38d.webp)
拭目以待
離1月20日還有一個多月,杜林普的就職典禮已經成為全球關註的焦點。這場盛典究竟會有哪些亮點?普京會不會最終出現在典禮上?這些都還是未知數。
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普京來不來,杜林普都將用他的方式,讓這場典禮成為歷史上最具爭議、最具戲劇性的一次。正如杜林普自己所說:「冒點小風險,換來大收益,這才是我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