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酷睿14代(代號:Raptorlake-S Refresh)如約而至【1】,首批上市6種型號:
作為Intel 7制程和混合架構的第三代產品,也是最後一代帶有「i」標識的消費級CPU,酷睿14代和酷睿12/13代CPU插槽相容,都是LGA1700,主機板完全相容(600和700系列主機板都可透過升級BIOS支持來更新CPU),是這次升級的一個亮點。微架構和酷睿13代相比變化不大,效能核還是Raptor Cove;能效核也沒變,還是Gracemont。那究竟改變了些什麽呢?
我看下來, 酷睿14代在硬件方面,價格不增加的情況下,配置有小幅提升,總的來說這次主打加量不加價。其中大部份消費者關心的酷睿i7系列,相比13代改進較大【2】,增加了4個能效核,總的內核數從16核變為20核,執行緒數碼也攀上了28執行緒;效能核和能效核的最大睿頻都增加了200MHz;L2和LLC緩存也增加了,L2從24MB增加到28MB,LLC則增加了3MB;整體TDP和PL1還不變,分別還是125W和253W:
最高端的酷睿14代i9-14900K,提高主要體現在擁有更高的工作頻率上。其中,效能核最高睿頻有6GHz,比競品AMD 7950X3D更高。
在對效能非常重要的記憶體支持方面,酷睿14代在記憶體tuning上做了改善,支持更高的記憶體超頻頻率,1DPC(每通道只插一根記憶體條) XMP 3.0可以穩定支持8000MHz。這裏普通的消費者很容易弄錯,也不太理解為什麽非要強調1DPC,這裏要科普一下。現在的主流的桌上型電腦CPU記憶體控制器都支持雙記憶體通道,一個記憶體通道可以接多個記憶體條。一個通道一根記憶體條叫做1DPC(1 DIMM per Channel);一個通道兩根記憶體條叫做2DPC(2 DIMM per Channel);一個通道三根記憶體條叫做3DPC(3 DIMM per Channel,現在基本不再支持):
每個channel有不同的訊號線,它們之間的傳輸是並列的,這就是它們可以並行存取數據,進而提高效能。同一個Channel的記憶體條是共享訊號線的,不能並行操作。那麽具體是怎麽共享訊號線呢?有兩種:T-Topology(T型)和daisy chain(串聯)。現代的主機板大多采用daisy chain:
也就是先連到近端,再連到遠端。正因為訊號共享,在現代記憶體總線如此高速的情況下,多個記憶體會影響訊號的完整性。於是在DDR4這一代,3DPC基本上淡出人們的視野。2DPC也會比1DPC訊號差,所以CPU和主機板的支持清單中,大多會註明2DPC支持的最高主頻和1DPC支持的最高主頻,往往1DPC主頻相對更高。因為桌上型電腦主機板往往有四個記憶體條插槽,也就是每個通道兩根記憶體條,共四根。酷睿14代XMP 3.0支持8000MHz,推薦1DPC的配置,也就是插兩根記憶體條,將它們分插在不同的記憶體通道下。詳情請參考主機板手冊。
除了CPU部份的改變之外,外圍總線也做了提升:
Wi-Fi 7(a.k.a 802.11be)的支持十分值得期待,作為第七代Wi-Fi技術,它出自Wi-Fi聯盟EHT(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協定組,所以有時候也被稱作Wi-Fi EHT。人如其名,毫無疑問,吞吐量提高是Wi-Fi 7最大的亮點:單Link最大吞吐量是上一代Wi-Fi 6/6E的3.6倍!它是怎麽實作的呢? Wi-Fi 7提高分成兩個部份:
綜合下來:Wi-Fi 7 吞吐量提高 = PHY提高 x MAC提高 = (2 x 1.2)x 1.5 = 3.6倍
除此之外,Wi-Fi 7在通道利用率、QoS、延遲和功耗等等方面都有所提高。國內工信部已經在今年6月對Wi-Fi 7技術進行了公開征求意見,Intel和高通等也推出了最新的解決方案。隨著支持酷睿14代CPU和整合了解決方案的主機板上市,如果6GHz通道放開的話,Wi-Fi 7必將極大提升大家無線網絡使用體驗。
說了這麽多,酷睿14代剛剛釋出,到底效能如何呢?我剛好拿到了它目前最高端的型號:i9-14900K,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嘗鮮測評。
測評平台
好馬配好鞍,為了不妨礙i9的效能發揮,我特別給它配上了高端的七彩虹RTX4080 Ultra W顯卡;因為CPU和顯卡功耗較高,電源選用安鈦克 1000W電源,避免因為電源原因造成測試結果不準確;散熱器也上了360的水冷。測試三大件全家福:
整體測評的平台詳細配置如下:
這裏有三點要說明一下:
- 統一選擇Windows 11作為作業系統,只有它才能充分發揮酷睿14代的異構內核。
- 盡管14900K超頻效能良好,但本次為嘗鮮測評,僅展示日常使用,所以選用了B760主機板。超頻部份將來為同學們另文介紹。
- 為了文章的完整性,這些測試器材的購買連結僅附在文章的最後。
測評數據
CPU-Z
CPU-z的成績有一定提升。
7-Zip
7-zip也有一定提升
AIDA64
其他詳細的數據:
總的來講,AIDA的成績大約提升了7%左右,並在大部份測試項上強於Ryzen 3970x
CrossMark
CrossMark成績的Creative成績提升高一些,其他成績均有小振幅提升。
WebXPRT4
Cinebench
從測試成績可以看出,酷睿14代i9還是有小振幅提升的。
PCMark 10
3DMark
遊戲評測
好馬配好鞍後,當然要刷一下遊戲測評了,我特別測試了一下兩款遊戲:【坦克世界】和【荒野大鏢客:救贖2】。下面是它們的測試成績,都非常不錯:
14900K+RTX 4080執行【坦克世界】,4K全螢幕全特效下幀率穩定在230 FPS以上,玩起來非常流暢。
RDR2不僅內建的benchmark的結果相當不錯,實際遊戲的體驗也非常出色。開啟光追拉滿特效,4K分辨率,高畫質場景,遊戲幀率穩定在110 FPS左右;2K分辨率,高畫質場景,遊戲幀率穩定在120 FPS左右,配上我的高刷屏,玩起來非常舒服。CPU占用率在75%左右浮動,同時GPU的占用率則經常大於95% ,表明CPU可以餵滿顯卡。
結論
值得一提的是,英特爾這一次除了在硬件上提升之外,在軟件方面著力甚多。英特爾在動態調優技術(DTT,Dynamic Tuning Technology【3】)中加入了英特爾套用最佳化器(APO,Intel Application Optimization),目前對【彩虹六號】和【地鐵:離去】進行了大量最佳化,提升了兩位數的效能:
後期隨著DTT的更新,應該會最佳化更多的遊戲,提升遊戲的體驗。同學們務必在BIOS中開啟DTT的開關,才能使用DTT的全部功能。
英特爾的XTU (Extreme Tuning Utility)【5】一直是超頻愛好者的必備法寶,但使用這個法寶,需要一些基礎知識和基本的動手能力,普通消費者使用比較困難。而部份高端主機板BIOS中提供一鍵超頻(有的提供實體按鍵)的功能,頗受歡迎。這一次,Intel在XTU這個免費工具中整合了AI一鍵超頻功能:
它利用英特爾預訓練的AI模型,來幫助使用者一鍵超頻。目前它僅支持酷睿14代最高端的i9-14900K/KF CPU。不僅如此,XTU還開放了SDK,方便第三方軟件商利用它的介面(很多介面需要和BIOS互動)來客製超頻和檢測功能,目前已經有http:// FoundationTK.com 【4】采用了這個SDK。
英特爾酷睿14代CPU,就像它名字中Refresh預示的一樣,是一個小改款。其中i7系列提高較大,因為增加了4個能效核和增大了兩級緩存容量,多核效能可以提升18%左右,更適於多工處理。i9系列有小幅提升,14900K達到上一代定位更高的13900KS的水平。整體下來,酷睿14代應該和酷睿13代一樣,在多工處理、遊戲、直播和內容創作領域,有更好的表現。
最後提醒一下,和我一樣用外置高配顯卡的同學,一定要在BIOS中開啟Resizeable BAR,這樣才能發揮高端顯卡的全部能力。XMP 3.0在部份主機板上也需要手動開啟。
最後看到很多消費者對於酷睿品牌的更名產生混淆,這裏也做簡單科普:代號為Meteor Lake的 CPU,是12月即將釋出的移動端CPU,上市後的官方命名為「酷睿Ultra」。而此次釋出的i9-14900K、i7-14700K等一系列處理器產品,統一都叫做「酷睿14代」,酷睿14代也將會是最後一代名稱前面帶i的酷睿CPU。
下面是本次測評的部份硬件器材,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取:
CPU
主機板:
GPU:
參考資料
[1] 第 14 代酷睿官網介紹: https://www. intel.cn/content/www/cn /zh/products/docs/processors/core/core-14th-gen-desktop-brief.html
[2] i7-13700K vs i7-14700K:
https://www. intel.cn/content/www/cn /zh/products/compare.html?productIds=230500,236783
[3] DTT 官網:https://www. intel.com/content/www/u s/en/support/articles/000058479/graphics.html
[4] http:// FoundationTK.com 官網:https:// foundationtk.com/
[5] XTU 官網: https://www. intel.com/content/www/u s/en/download/17881/intel-extreme-tuning-utility-intel-xtu.html
本文所有測試軟件均為實際使用、真實測試,不代表任何品牌方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