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瞭望|打造青年人的創新天地

2024-01-15新聞

「只要你有閃光點,就有可以享受到的人才計劃資助,永遠有一個綠燈在路口等著你。」

這些人才計劃的共同點是:沒有使用期限,沒有具體限制,沒有成果要求

Bio-X交叉科學研究部,聚集了各個不同方向的研究人員,讓大家可以透過各種研討會、交流會,去了解到不同領域研究人員的前沿進展

「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年輕人將其創新能力更好發揮出來,支持著他們不停往山巔攀登。」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徐海濤 周暢

在科研陷入困局時,意外收到80萬元資助經費是什麽滋味?

剛上大三,就能在實驗室裏「復現」諾貝爾獎成果是什麽體驗?

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有一個名字聽起來有些奇怪、專業又不熱門的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近年來卻持續湧現多個吸引世界目光的尖端科研成果: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和「祖沖之號」、亞納米分辨的單分子光譜成像、單個蛋白質分子磁共振譜、千萬核心並列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

如何打造更有利於年輕人成長的創新生態?踏上這片充滿創新氣息的土壤,【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試圖尋找答案。

總有個綠燈在路口等你

走進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一位年輕女學者正在電腦前和學生輕聲討論著,很難想象,她曾在科技無人區勇毅獨行了數年,最終在固體材料研究領域獲得重要進展。

約10年前,她從海外高校回到中科大工作時,一度有些艱難。

「博士期間主要是跟實驗組合作,用商業計算軟件來解決問題,回國之後發現這個領域人越來越多,也想做出自己的特色,就不想沿著這個路子繼續。」她想自己構建可以同時從時間、空間、動量、能量、自旋等多個維度研究凝聚態體系的理論和程式框架,但由於沒有現成可以參考的軟件,只能花費大量時間去寫程式碼。

在那段只能大量投入、沒有成果產出,申請經費也比較困難的時光裏,她卻意外收到了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的80萬元科研經費。

這筆經費來源於該中心的「女科學家助推計劃」,沒有預算限制,只要與科研工作相關即可使用,是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全職業生涯人才計劃」中的一部份。

「只要你有閃光點,就有可以享受到的人才計劃資助,永遠有一個綠燈在路口等著你。」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主任羅毅說,國家對科研的資金支持強度在大振幅提升,能夠有條件進行系統性支持,因此該中心設計了「全職業生涯人才計劃」,覆蓋到每個階段的人才,尤其是對於一些沒有「學術帽子」又急需幫助的青年科研工作者,該中心設定了各種類別的人才計劃,「這些計劃搞細了,才會真正幫助到那些急需幫助的科研工作者。」

這些人才計劃的共同點是:沒有使用期限,沒有具體限制,沒有成果要求。「我甚至好像都沒有寫過申請。」這位女學者笑著回憶道,這份溫暖的經費資助,給了她莫大的鼓勵和信心,幫助她發展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自主可控的固體材料研究軟件。

她坦言,在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沒有硬性的文章考核,會給科研工作者一定的空間去完成較為困難的任務,能夠安心專註於科研,而並非選擇一些短平快出成果的專案。

現在,這位「70後」女學者的團隊裏有20多人,有「80後」「90後」甚至「00後」。1990年出生的張莉莉說,她在這裏感受到的是被尊重和鼓勵自由探索,就像一塊「土壤」,讓每一棵「小苗」肆意生長。

這種生態下,微尺度國家研究中心凝聚並行展出一支學術造詣深、富有獻身精神、年齡結構合理的優秀人才隊伍,包括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7位、國家重大人才工程獲得者22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4位元,16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和6個教育部創新團隊。

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的學生正在進行掃描隧道顯微鏡操控技能培訓(2024年1月10日攝) 受訪者供圖

給「X」賦予無限可能

在科學發展史上,不少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往往萌發於深厚的基礎研究,產生於學科交叉領域。

單分子物理與化學研究部、分子與細胞生物物理研究部、低維物理與化學研究部……在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下設的研究部,有一個研究部的名稱尤為特別——Bio-X交叉科學研究部。

專註於量子精密測量和生物醫學交叉研究方向的青年學者石發展,年僅38歲就已收獲多項人才資助。

他坦言,雙聘進入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工作後,多了許多和其他不同學科學者交流的機會。

「不是刻意為了某個目標聚在一起,是自然而然就增加了接觸交流的機會。」在石發展看來,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本身就是一個融合了不同學科的交叉研究平台,加上他所在的Bio-X交叉科學研究部,聚集了各個不同方向的研究人員,讓他可以透過各種研討會、交流會,去了解到不同領域研究人員的前沿進展。

物理和化學、生物交叉,醫藥和資訊科技交叉……在過去十年的研究中,石發展已經和研究生命科學的同仁一起,逐步發展自旋量子精密測量技術並推動生物和醫學領域的套用研究,從單分子磁共振的技術突破拓展到單細胞、腫瘤組織等不同尺度上的磁檢測交叉套用研究,未來希望能為腫瘤等一些疾病提供一種更早期更精準的檢測方式。

作為2023年「科學探索獎」前沿交叉方向獲獎人,石發展說,這鼓勵他繼續聚焦自旋量子精密測量的生物醫學交叉套用研究,持續推進該方向的發展,同時也期待更多年輕人進入這一前沿領域,力爭在新一代磁共振從基礎技術到套用落地發展中有中國人的重大貢獻。

「我們這個Bio-X交叉科學研究部和實驗室提供了一個交叉研究的平台,除了跨領域協作產出成果本身,不同領域的思維方式,看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也值得互相學習借鑒。」石發展說,交叉的平台可以讓他不局限在自己研究的領域看問題,對於開闊眼界、開拓思路也很有幫助。

更讓石發展獲益良多的,是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的開放包容。「年輕人從研究生到青年學者階段,都有相應的計劃和獎勵。」石發展說,他就享受到了該中心的「騰飛計劃」支持,用於科研業務,「沒有預算限制,可以根據研究需求購買器材、材料等。」

除了經費使用限制少,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還對在科研中急需的儀器有快速支持機制,「急需采購的器材,在規範流程下,只要批準就可以直接下撥,最快一周就能獲批購買。」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黨委副書記孫梅說,許多發表在【科學】【自然】的研究成果,都受益於此。

每一次探索都是成功

在羅毅教授看來,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沒什麽神秘力量,而是秉承中科大「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校訓,用各種方式去幫助年輕人實作理想,支持他們科技報國、探路未來。

2004年出生的沈力是中科大大三學生,他最近開始做此前從未想象過的事:復原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果,用激光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觀測物質的第五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

「大學生做實驗,往往實驗器材都是已經搭建好的,學生直接去測試一下就結束了,這樣對學生來說,真正的科研動手能力會存在欠缺。」副研究員崔雪峰說。因此,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決定開設一門課程——「百年諾獎技術重現與超越」,讓學生「從0開始」搭建當年諾獎的實驗器材,復現當時的獲獎成果,感受那些諾貝爾獎獲得者對未來的探索過程。

「真的做起來,我們發現有很多困難,實驗的實際操作和理論有很大差距,需要大量實驗經驗積累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沈力說,在老師的指導下,他這學期已經初步完成了可行性報告,下學期開始會手動搭建激光冷卻的試驗平台,包括自行選擇和購買配件等。

「那時的科學家在條件受限的情況下能夠做出諾貝爾獎級別的成果,對我也是一種激勵,面對現實困難和科學難題該用什麽態度去解決。」沈力說,「百年諾獎技術重現與超越」不僅讓他更加理解科學家精神,學會了團隊怎麽協作,還對實驗室各種器材更加熟悉了解。

在崔雪峰看來,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就像一座大山,需要不斷有新的力量往上堆土,才能讓這座山越來越高。

「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年輕人將其創新能力更好發揮出來,支持著他們不停往山巔攀登。」崔雪峰說。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華也。青年的理想與擔當是決定人生價值的最大砝碼,是影響時代發展行程的重要力量。

「我們希望給學生正向的引導,也鼓勵他們有遠大理想,有自我驅動力和冒險的精神,更希望他們感受到,每一次探索都是成功。」羅毅期待,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能夠保護這些年輕人的「小理想」,讓更多顛覆性的成果源源不斷產出,在年輕人創新的天地,孕育出更遠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