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地區選舉結束後,當選人賴清德一直動作不斷,如今主動結束民進黨新潮流派系,同時向大陸喊話,希望重新開機兩岸對話。但要想大陸點頭,還得做三件事。
在兩岸形勢本就緊張的背景下,賴清德的當選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與蔡英文遮遮掩掩的「台獨」相比,賴清德的「台獨」則更加露骨,在競選時就將自己的角色定義為「務實地台獨工作者」,言語中充斥著對抗思維,準備帶領民進黨繼續走「台獨」路線。與此同時,民進黨當局持續與美國等外部勢力勾連,準備延續這種外事路線。
所以,現在外界最關註的是,就是看大陸將采取何種手段反制。所謂「打蛇打七寸」,中國一出手,便先拿捏住了島內的經濟命脈。近日,【人民政協報】發文稱,不能讓民進黨既享受到ECFA紅利,但又不遵守ECFA的各項規定,並打算進一步研究中止對農漁、汽車零配件和機械等領域的關稅減讓措施。
【賴清德當選台灣地區第16任領導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年底的時候,中國商務部認定台當局長期對大陸樹立貿易壁壘,已經終止了ECFA框架下石化業12項稅目產品的關稅減讓。如今大陸再次出手,而且針對的都是台灣地區的支柱產業,涉及農漁、機械、汽車零配件、紡織等各個領域,明擺著就是拿捏島內的經濟命脈。如果民進黨再執迷不悟的話,ECFA也有全面終止的可能。
就拿農業和漁業來說,如果關稅優惠措施被撤銷,台灣地區的漁民將首當其沖受到影響。因為在成本上升以後,他們的產品在大陸市場將失去競爭力,導致直接經濟損失。此外,大陸也是台灣第一大機械出口市場,為台灣地區的汽車配件提供了巨大的銷售市場,如果機械工具及汽車配件的關稅優惠政策被中止的話,道理也是一樣的。
值得註意的是,在大陸提出上述措施的一天之後,賴清德出人意料地宣布脫離聲名狼藉的「新潮流」派系,要與自己緊密相連的「政治臍帶」做了徹底分割,激起了外界對其黨內鬥爭及對岸關系政策的種種推測。所謂的「新潮流派」,是民進黨內眾多派系當中最有影響力的堅持「台獨」立場的群體,其中的大部份成員都是依靠提倡「台獨」立場在台灣政界中嶄露頭角。
【大陸是台灣農產品最大的輸出市場】
實際上,賴清德的這一決定完全是局勢所迫,其背後有幾方面的原因。賴清德加入新潮流已久,並可以說是這個派系的領袖人物。然而,在最新的選舉中賴清德只獲得了40%的支持率,這表明他是一個弱勢的領導者。賴清德支持率之所以如此低迷,根本原因是民進黨內對新潮流派系普遍存在強烈不滿。因此,為了緩和黨內的爭議,賴清德不得不選擇結束新潮流派系。
其次,在台灣民眾的心中,對新潮流派系的厭惡程度,甚至要高於民進黨。所以慘淡當選的賴清德,現在不得不將自己的「台獨」本性稍微隱藏起來,結束「台獨」派系,減小自己的承壓面積。與此同時,賴清德還公開向大陸喊話,期待能重新開機對話。
因為賴清德現在面對的局面,叫內憂外患。這裏的外患,指的就是瑙魯跟台灣「斷絕」外交關系,緊接著,台灣的另一個小夥伴圖瓦盧又傳出訊息,稱可能要效仿瑙魯的做法。所以台灣在整個國際空間上的生存空間,正變得越來越窄,完全被邊緣化了。再加上,大陸已經完成了對台灣貿易壁壘的調查研究,準備大打經濟牌,這使得賴清的面對的壓力來自政治、對外關系、經濟等各個方面。
【瑙魯共和國總統戴維·阿迪昂宣布與台灣「斷交」】
所以賴清德現在急需要跟大陸對話,來緩和現在兩岸之間的緊張關系,同時給台灣民眾一個正面的交代。但是,談還是不談,這個主動權現在在大陸手裏。賴清德除了嘴上喊話以後,還得拿點誠意出來。綜上所述,我認為,賴清德必須要做到三件事:
首先,是他要把「台獨」黨綱,也就是民進黨的「台獨」「「神主牌」刪掉,拿出一個不搞「台獨」的誠意,再去跟大陸對話。其次,要承認「九二共識」,回到一個中國的正軌上來。最後,停止在島內煽動「反中」「仇中」的民粹,不要再制造兩岸人民的仇恨,放棄「以美謀獨」或「以武謀獨」這一套。只有讓大陸看到有洗心革面、懸崖勒馬的打算,那兩岸才有對話的必要。
否則,即便是結束所謂的新潮流黨派,也只是想辦法往「台獨」身上進行包裝或偽裝,擺明了是要搞緩兵之計,這一套是沒有意義的。我們也要正告賴清德,不管玩什麽花招,都改變不了島內民意,改變不了歷史發展的正確方向,要知道,大陸能打的牌也不止經濟這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