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妍
近日,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釋出了2025年投資與資產配置策略,並對未來市場作出展望與分析。從產品端來看,在低利率的環境中,「固收+」類產品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發力重點。在資產配置上,可轉債資產作為增厚業績的資產,被多方看好,同時A股市場前景備受期待。
多元配置成趨勢
1月8日,施羅德交銀理財對外釋出了2025年資產配置年度展望,認為三大宏觀主題將貫穿全年,即美國政策的影響、中國政策的影響、低利率時代的挑戰。在資產配置觀點上,對A股、黃金等給出「積極」評級,對港股、大宗商品等給出「標配」評級。
近年來,存款利率不斷下行,利率走低也給銀行理財機構在產品布局上出了一道難題。加強權益類投資,逐漸成為銀行理財子公司破局之法。今年以來,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調整了產品的配置策略,從單一資產、單策略轉向多元資產、多策略。從目前的理財配置看,「固收+」理財成為各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重點發力方向。
所謂「固收+」產品,是指以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為主,同時輔以一定比例的權益類資產、衍生品或其他類資產,透過多元化的資產配置,在追求相對穩健收益的基礎上,爭取增厚產品整體收益的理財產品。
匯華理財明確提出「固收+」方案,即透過增加海外優質資產和權益資產,增厚產品收益。從市場角度來看,A股當前是高勝率資產,正是配置權益資產的好時機。
另外,在銀行理財子公司看來,債券類資產配置仍有一定機會。其中,可轉債資產作為增厚業績的資產被看好。施羅德交銀理財在2025年資產配置年度展望中提出,政策催化下的股票市場預期出現好轉,當前可轉債估值具備了擡升空間和條件。市場整體處於流動性充裕、權益資產風險偏好有所提升的階段,有利於可轉債的期權價值回歸。當下對可轉債的增量資金入場偏向配置,資金較多透過ETF等被動指數產品借道入市以平滑市場波動,且該趨勢正逐步強化,可轉債指數或有機會突破近年的階段性新高。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銀行理財子公司的資產配置角度來看,債市配置方面,受限於負債端產品期限,仍將聚焦在中短端信用債,透過適當拉久期和下沈獲取收益。從「固收+」的方向來看,可轉債、REITs、黃金、被動ETF將會是比較優質的配置方向。
理財市場規模有望上升
展望2025年A股市場,施羅德交銀理財認為,在今年的宏觀背景下,要積極配置利率債、A股等。進入2025年A股市場基本面穩步改善可能性大,下半年有望迎來企業盈利向上拐點。「各項政策支持下的市場信心有望持續回升,內需消費、高股息紅利、科技成長等主線方向明確,機會大於風險,對全年A股市場的前景保持樂觀。」
法巴農銀理財釋出2025年投資展望認為,中國市場的增長點集中在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領域。電動車、光伏和智能制造相關行業受政策支持和全球需求拉動,展現出較高的增長潛力。中國股市整體估值相對較低,為投資者提供了具備吸重力的中長期機會。
中國銀行研究院中國金融團隊主管李佩珈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展望2025年,理財產品市場規模有望穩步上升。一是低利率環境下,理財產品吸重力上升。相應的,存款利率的同步下行使得部份存款或將向理財市場分流。二是居民風險偏好回升,權益資產配置比重明顯提高。當前股市已迎來明顯反彈,未來在基本面和政策面雙輪驅動之下,股市結構性走強行情可期,這將推動居民風險偏好和投資預期不斷改善,更多資金或將流向權益類理財產品。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透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