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蘭州2月9日電(記者多蕾)送舊、迎新、納吉、改火……2000多年前,古人過年最註重什麽?
「嚴格意義上,漢代沒有像我們現在這樣明確的春節,但在當時,辭舊迎新是非常具有儀式感的,到了年終歲末的時候,他們要舉行祭祀祈福等一系列活動,希望來年能夠風調雨順。」甘肅簡牘博物館整理研究部主任肖從禮說。
這是現藏於甘肅簡牘博物館的漢代邊塞鉆木取火工具。新華社記者多蕾攝
漢代人過年,最隆重的儀式莫過於臘祭。臘祭前後,官方機構與民間都有聚會宴飲。甘肅出土的漢簡中,多有相關記載。
「不侵隧長石野,臈(通臘)錢八十,十二月壬戌妻君寧取,吞北隧長呂成……」出土於居延甲渠候官遺址的16枚木簡詳細記載了東漢初年,甲渠候官在臘月給戍邊將士發放臈錢的情況。
研究人員介紹,根據簡牘的記載,臘祭儀式舉行之前,官府會下發文書到各地,寫明舉辦臘祭活動的具體要求,比如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打掃幹凈場地,儀式現場的顏色要鮮明等。
甘肅簡牘博物館現藏的一件簡牘,記載了臘祭儀式過後的宴飲。新華社記者多蕾攝
肖從禮說,臘祭儀式結束後,參與的人們還會一起聚會喝酒。
當時,河西邊塞地區的戍邊吏卒身負駐守邊關的重任,「過年」是沒有假期的,對他們而言,臘祭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儀式,也可以借此豐富日常生活、改善一下夥食,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漢代官府對戍卒的基本人文關懷,在舉國歡慶的節日裏,給遠離家鄉、辛苦勞作的人們給予一定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