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為什麽解放軍那麽受歡迎愛戴?

2023-12-06新聞

講個冷門的故事,湖北曾侯乙編鐘的發現經過:

1965年11月,這裏成了解放軍某空軍雷達修理所的營地。

1977年9月,經上級部門批準,營地在這裏擴建廠房,於是開山炸石,平整土地。

……施工不久突然發現,下面竟有一大片質地松軟的褐色泥土,不用爆破就能輕易地把土挖走。
當時分管基建的副所長王家貴曾在北京建工學院受過建築專業培訓,聽說過「秦磚漢瓦」等有關歷史知識,見此情景隱約覺得奇怪,於是約了營地的幾位所長和政委一起來到現場觀察。有的說,這可能是當年的廟基吧?有的說,怕是戰壕坍塌後的殘跡吧?也有的說,說不定這裏原來就是一個自然形成的山洞,後來被淤積了,今天炸出來的就是紅色巖石中的大片褐土。王家貴說:「只怕是下面有什麽文物古跡哩?」雷達修理所所長鄭國賢是個業余文物愛好者,平時喜歡讀一些歷史故事與文物考古類的書。王家貴的話引起了他的重視,他托人買了幾本【文物】【考古】雜誌,大家研究後更覺得褐土下面有些名堂。
「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的使命感使他們毅然做出了兩項決定:一是向縣文化部門通報,請他們火速派人來現場勘察;二是在組織施工時密切註意地下情況,嚴防文物受損。
……
沒幾天,在這大片褐土的東南方不遠處,又挖出了幾件銅器。
王家貴喜出望外,當即將這幾件銅器拿到辦公室,營地的政委、所長、主任工程師等人聞訊,又湊到一起議論開了。他們將僅有的一些文物考古圖書拿來對照,認出其中一件是銅鼎,一件是銅車軎,都是重要文物。這幾位熱愛祖國文物的中青年軍官,又一次來到施工現場仔細勘察,熱烈討論,並一致認為這褐土下面可能是一座古墓。於是他們又做出了兩項決定:由王家貴盡快去縣裏當面報告,請求派人勘察,做出正確判斷;已出土的銅器由營地妥善保管,日後上交國家。 縣文化館派了一名工作人員和他來到現場。這名工作人員繞這片褐土轉了一圈,問:「以前有沒有墳包?有墓門、墓碑沒有?」王家貴說:「沒有。」工作人員說:「那就不是古墓,你們繼續施工吧!」
……
1978年1月30日,王家貴又去了縣文化館,領來一位同誌看了現場,特別看了青色、白色的膠狀泥土。可是這位同誌還是說:「不是古墓,你們繼續施工,沒關系。」
兩次報告,兩次否定,可是營地施工戰士們心中的疑問並沒有解除。過了春節,施工繼續進行。為了慎重起見,王家貴要求打眼放炮嚴格控制,打眼一個孔不得超過60厘米,裝藥量一次不得超過200克,並加強巡回檢查。 他們做出了兩項決定:一是透過電話向武漢空軍後勤部副部長劉夢池請示,請求批準暫時停工;二是由王家貴第三次去縣裏,找縣文教局,無論如何請他們派有經驗的專家前來。

終於,有了考古史+音樂史上的偉大發現:編鐘(當然還有更多春秋文物)

編鐘出土(水)時情景,居然屹立2000多年巍然不倒,基本保持原狀,令人驚嘆

1978年,考古學家譚維四在隨州曾侯乙墓發掘工地和當地雷達站的解放軍官兵一起。

來源:【曾侯乙墓】譚維四,浙江文藝出版社2023

有意思的是,七十年代滿城漢墓和馬王堆的發現都與部隊施工發現保護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