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銳評|「廢墟小孩」系AI生成,借災傳謠缺德違法

2025-01-10新聞
西藏日喀則地震災情牽動人心,許多網友透過社交平台密切關註救援進展。可與此同時,一些假訊息開始瘋傳。如「一個戴帽子的小孩被重壓在倒塌建築物之下」,這張AI生成的圖片被數個賬號釋出並與災情關聯,還收獲了大量轉贊評。
事情是假的,缺德是真的。 據媒體調查,這張圖片早在去年11月就已釋出,原作者聲明了圖片為AI創作,且從諸多細節看,也不難發現這是張「照騙」。但一些網友「關心則亂」,被一張重新炒起來的AI圖片騙翻,這才有了後續的廣泛傳播。可能有人會說,一張配圖而已,不會造成什麽損失。但事實上,準確詳實的資訊對救災工作展開至關重要,輿論關註可能直接影響相關資源的分配,一旦形成「狼來了」的信任危機後果更甚。目前,西藏災區工作已由緊急救援轉為群眾安置階段,且當地正處於隆冬季節、高寒缺氧、路途遙遠,救援隊伍已近飽和。大家的關切可以理解,但尤須關註權威資訊,將目光放在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身上。
每當災情發生,總有人在輿論場中借事生非。或是制造恐慌,移花接木加工舊圖舊聞;或是煽動情緒,信口開河編造傷亡損失情況;或是挑動對立,陰陽怪氣臆想救災行程……其目的無非是要蹭熱點、博關註、騙流量。 特別是眼下,AI成為內容創作的常規工具,謠言生成釋出的門檻更低了、效率卻更高了, 且機器還能根據傳播渠道、受眾等特征,批次實施個人化謠言客製,更加令人防不勝防。天災難測,而借災造謠傳謠、生事牟利則是典型的人禍。
據中國相關法律規定,編造虛假災情在資訊網絡或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要承擔相應刑事責任。近年來,很多平台也專門開設了辟謠頁面,一定程度遏制了謠言擴散。更重要的是,治理不能總是跑在造謠傳謠之後。平台必須有意識地針對重大公共事件加強資訊篩查,特別是提高對AI內容的甄別技術,或督促加註「虛構」內容標簽,或依規治理消費災難事故的賬號及主體,從源頭壓縮滋事空間。
全力以赴、眾誌成城救災的關鍵時刻,我們每個人也要擦亮眼睛、理性轉發,這是對受災同胞應有的支持,更是對生命至上的真正踐行。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