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習近平經濟思想提出一系列原創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回答了中國經濟發展的時代之問、人民之問、歷史之問,是中國經濟高質素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科學理論指南。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根本保證」「五個必須統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如何深刻領悟習近平經濟思想的精髓要義,貫徹落實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本報約請三位專家研討交流。
■主持人:
陳瑜 本報記者
■嘉賓:
殷德生 華東師範大學特聘教授、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
沈開艷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丁曉欽 上海財經大學講席教授、中國式現代化研究院首席專家
視覺中國
主持人:
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政府和市場關系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進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強調,註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如何發揮好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讓市場更有效、政府更有為?
殷德生:
市場和政府都是資源配置的方式,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是一道世界級難題。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在市場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問題上,要講辯證法、兩點論,‘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都要用好」,「二者是有機統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既要「有效的市場」,也要「有為的政府」,這是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是經過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政府和市場關系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標誌著我們黨對正確處理好市場和政府關系作用的認識達到新的高度,並以此推進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核心問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當前,讓市場更有效、政府更有為的重點日益集中於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一方面,實作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改革,完善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另一方面,增強國有企業核心功能和競爭力,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最後,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包括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全國一體化技術和數據市場以及統一規範的招標投標和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體系。
沈開艷:
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系,是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精髓要義,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問題和中樞環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必須統籌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關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經濟秩序」列為黨中央對經濟工作「五個必須統籌」的規律性認識之首。這是對政府與市場關系及其共同構成的整體經濟秩序作出的兼具理論和實踐基石分量的科學定位。這一定位為我們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著手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提供了根本遵循。
圍繞這一科學定位推進實踐,必須牢牢扭住「放得活」和「管得住」兩個關鍵詞,讓市場資源配置和宏觀經濟治理結合得更加緊密、在各自領域發揮獨特優勢。一方面,要深化認識「放得活」追求的是市場之「活」,而只有「放」才能「活」、「活」方能「動」,就是要透過建設法治經濟、信用經濟不斷追求經營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防止對微觀主體活動的不當幹預,不搞地方保護主義,不搞自我小迴圈。只有活而有序的市場,才能實作高效地配置資源。另一方面,要深化認識「管得住」既排除了「亂」的可能性,又在明確「管住」的目標方向、掃清「管死」的風險,政府要在完善市場規則並帶頭遵守規則、著力校正市場失靈、規範競爭秩序、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上更好發揮作用,使統一大市場成為各類經營主體公平競爭的舞台。從更深層次看,以經濟領域的政府市場協調統一牽引改革,也勢必會輻射帶動各方面體制改革朝著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總目標協同推進,以強勁合力來更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出的新要求。
丁曉欽:
政府與市場關系的核心在政府,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其實也是對政府的核心要求,要求理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更好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發揮好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要建設服務型政府和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對應的是「放得活」,法治政府對應的是「管得住」,透過服務型政府和法治政府建設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我們要持續最佳化行政管理模式,推進便捷、高效、智能的政務服務一體化建設;堅持在法治軌域上推進改革,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要持續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不斷健全營商環境法律制度體系,規範行政執法,嚴格公平執法。二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對於約束地方政府行為,增強市場活力具有重要影響。一方面透過稅收制度改革,可以最佳化稅收結構,有效減輕市場主體稅負負擔,稅收政策優惠也能有效激勵企業展開創新活動;另一方面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有利於提高地方財力同事權相匹配程度,減少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和不合理的收費罰款等行為。三是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一方面要健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體制機制,推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碼金融發展;另一方面要強化金融監管,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加強投資者權益保護。
主持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搞好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實作國民經濟良性迴圈。近年來,黨中央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基點,促進國內大迴圈更為順暢、內外市場聯通更加高效。如何深刻理解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意義?
沈開艷: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將「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上升為黨中央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這是由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面臨「三期疊加」的復雜局面和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決定的。
暢通國民經濟迴圈,單靠擴大內需拉動或供給側調整都行不通,必須是系統的供需兩端的轉型和發展,是深層次和結構性的匹配和聯動,並且要在推動高質素發展的實踐中取得總體效果、實作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給的高水平動態平衡。要找準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機結合點,系統有力精準施策,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國內大迴圈內生動力和可靠性,同時提升國際迴圈質素和水平。一方面,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能夠應對外部沖擊、穩定經濟執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支持「兩新」政策實施,穩步擴大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保持經濟發展平穩有序。另一方面,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實作高質素發展的治本之策。當前,中國經濟執行主要矛盾從總需求不足轉變為供給結構不適應需求結構的變化,因此,要在供給端采取更多改革辦法,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著力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推動金融、房地產和實體經濟等深層次關系最佳化調整,使供需結構失衡得到矯正。透過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中國供給體系質素和效率,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不斷提升經濟發展質素。二者有機結合,既能夠充分發揮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又有利於提升供給體系對需求的適配度,推動供需良性互動,推動經濟實作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丁曉欽:
「必須統籌好總供給和總需求的關系」,要求我們把握好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辯證關系,註重國民經濟的總量平衡和結構平衡。國內需求不足是當前中國經濟的主要矛盾,擴大內需是我們當前的重要工作。內需主要包括消費和投資兩個方面,針對消費不足的問題,我們要大力提振消費,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針對擴大投資的策略,我們要註意投資的方向和方式,提高投資收益。總供給和總需求是辯證統一的,針對總量問題,我們需要擴大內需,針對結構問題,我們需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動科技創新,突破供給約束堵點、卡點、脆弱點,以自主可控、高質素的供給適應滿足現有需求,創造引領新的需求。在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的條件下,我們既要大力提振消費,也要有效提升供給水平,使得國民經濟能夠降低外部幹擾,實作迴圈暢通。
殷德生:
對於暢通的國民經濟迴圈而言,總供給和總需求總是動態平衡的,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既體現在總量的大致平衡,又表現為結構的最佳化和適配。在消費需求上,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形成強大國內市場。一方面,以促進就業、完善社保、最佳化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為突破口擴大消費,尤其要構建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增長的長效機制;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各類生產要素由市場決定報酬的機制,探索透過土地、資本等要素使用權、收益權,增加中低收入群體要素收入。另一方面,要把擴大消費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結合起來,尤其是要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充分釋放剛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在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快完善長租房政策等方面有序搭建相關基礎性制度。在投資需求上,切實增強投資增長後勁,形成市場主導的投資內生增長機制,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投資,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的外溢效應和乘數效應,尤其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數碼經濟和「人工智能+」行動等重點領域的投資。積極運用數碼技術、綠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推動高質素發展的重大改革創舉,充分彰顯了供給與需求之間的辯證統一。
主持人: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素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去年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新質生產力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什麽是新質生產力、為什麽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如何避免「內卷式」競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丁曉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這要求我們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關系:
一是「立」與「破」的關系。「先立後破」是處理新質生產力與傳統生產力的關系時應當秉持的基本原則,主要側重於對待傳統產業的態度。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要把握時序,在新動能培育起來之前,不能把傳統動能都拋棄掉;二是用新興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實作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二是「量」與「質」的關系。一是尋求「量」與「質」之間的平衡,處理好產業規模擴張與產業轉型升級之間的關系,而不是一哄而上,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甚至經濟泡沫的風險;二是推動「量變」到「質變」的發展,要保持定力,久久為功,努力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不斷增強高質素發展的科技硬實力;三是要以「質」的提升帶動「量」的增長,透過發展新質生產力塑造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新優勢。
三是「穩」與「進」的關系。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是做好經濟工作的方法論,發展新質生產力,亦應如此。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既要擺脫一哄而上的浮躁心態和短期行為,也不要搞一種模式。各地要結合自身資源優勢,準確把握其在國家戰略總體布局中的定位,把握好穩中求進的時、度、效,強化頂層設計,統籌布局規劃,加強分類指導,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模式和路徑。
殷德生:
避免「內卷式」競爭,關鍵在於規範地方政府與企業行為,暢通國內大迴圈和國際迴圈,讓企業與企業之間有著公平競爭的環境和一流的法治保障。改革舉措主要體現為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一是,全面清理廢除現存的有違公平競爭、有礙全國統一大市場構建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加強公平競爭審查剛性約束,強化反不正當競爭;二是,深入破除市場準入壁壘,推進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和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健全統一規範、資訊共享的招標投標和公共資源交易平台體系,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完善激發社會資本投資活力和促進投資落地機制;四是,完善要素市場制度和規則,規範地方招商引資法規制度,提升市場綜合監管能力和水平。
從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到現實生產力,需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套用到具體產業鏈價值鏈上。據此,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包含四個基本途徑:一是,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和重點產業鏈高質素發展行動,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補齊基礎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礎軟件、基礎材料、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等瓶頸短板,在集成電路、航空航天、機器人、先進軌域交通裝備、先進電力裝備、醫藥及醫療器材等領域,以集群發展實作產業創新。二是,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全面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在類腦智能、量子資訊、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三是,加快推進數碼經濟創新發展。推動數碼產業化,聚焦高端芯片、人工智能關鍵演算法等核心領域,壯大數碼部門,催生新業態。四是,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完善相關規則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質生產力更相適應的生產關系,促進各類先進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集聚。
沈開艷: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首先要處理好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的關系,也就是新舊發展動能平穩接續轉換。堅持加快運用先進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雙輪驅動」,透過大數據、雲端運算等先進技術、前沿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使產業向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轉型,推動傳統產業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和沃土。在數智結合、綠色低碳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超前布局重大科技專案,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套用,以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緊密互動,共同塑造經濟發展新動能新優勢。要重視發揮各地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對農業大省,聚焦透過數碼化、綠色低碳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對制造業強省,加快傳統制造業智能化升級,對服務業發達地區,推動高端服務業和數碼經濟深度融合。針對不同地區的產業基礎和有利競爭,積極引導新質生產力沿著符合當地實際的路徑發展。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把「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範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納入其中,強調提升政策引導作用規範政府和企業行為。透過完善公開透明的政策體系,避免企業短期利益驅動下的低水平競爭,更多關註長遠發展、創新驅動與可持續發展,透過技術創新、管理提升等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健全培育和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機制,加強由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主動牽頭或參與國家科技攻關任務,一體推進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等領域改革,做好頂層設計、堅持全國一盤棋,實作新質生產力總體均衡布局,新舊動能接續有序、平穩順暢轉換。
作者:
圖:視覺中國編輯:陳瑜責任編輯:楊逸淇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