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深度 | 日本新首相人選出爐:屢戰屢敗的石破茂為何能實作逆轉?

2024-09-28新聞
當地時間9月27日,日本執政黨自民黨總裁選舉塵埃落定,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以215票對194票的成績在第二輪決選中擊敗對手,實作逆轉,成為新一任自民黨總裁。他將在10月1日舉行的臨時國會首相指名選舉中當選日本第102任首相。
這是現年67歲的石破茂第五次征戰自民黨總裁選舉。他為何能扭轉此前屢戰屢敗的競選軌跡,順利坐上總裁寶座?屆時,石破內閣的內外政策將怎麽走?
為何能實作逆轉?
此次選舉共有創紀錄的9人參選,被視為一場「無派系」背景下的混戰。不過,在最後沖刺階段,形勢漸趨明朗,最後的競爭將在三名「領跑」候選人中展開: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經濟安全保障擔當大臣高市早苗、前環境大臣小泉進次郎。
根據選舉規則,首輪投票中,9名候選人爭奪736張選票(國會議員368票、各地黨員黨友368票),得票過半者當選。如無人得票過半,前兩名進入第二輪決選,爭奪共計415張選票(國會議員368票、地方票47票),得票多者當選。
與主流民調相符,首輪投票無人得票過半,高市早苗以181票位列第一,與得到154票的石破茂攜手進入第二輪。
對決階段,石破茂後來居上,共得到215票(189張議員票、26張地方票),力壓共得到194票(173張議員票、21張地方票)的高市早苗,在同僚掌聲中迎來「高光時刻」。
石破茂生於1957年,父親是日本鳥取縣知事石破二朗。他早年曾在銀行工作,後於1986年「子承父業」當選鳥取縣第一區眾議院議員,由此開啟政治生涯。他曾涉足農業、安全、地方振興等多個領域,歷任自民黨幹事長、政策調查會長等職,熟悉安保事務,被稱為「政策通」。不過,在此之前,他背負著四戰全敗的自民黨總裁競選戰績。如今,他為何能在第二輪成功逆轉對手?
日本輿論稱,盡管自民黨標榜這是「無派系」的選舉,但它「至今沒有擺脫派系邏輯」,各候選人「為了獲勝已向派系力量屈服」。和其他候選人一樣,石破茂於24日至26日先後拜訪前首相麻生太郎、前首相菅義偉、自民黨前幹事長二階俊博和現任首相岸田文雄等黨內大佬,尋求支持。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資深研究員、上海市日本學會顧問吳寄南 指出,選舉結果還是有些讓人意外。首輪投票中,高市早苗的地方票略微領先石破茂,議員票則是大幅領先;但兩人對決時,她的議員票和地方票全都輸給石破茂,特別是議員票落後於原本被視為缺乏議員支持的石破茂,可以說出人意料。
究其背後,吳寄南從黨內、國內、國外三方面進行分析。「總的來說,黨內希望穩定的呼聲占了上風,石破茂或較容易讓自民黨在國內的形象有所改善,美國的意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體現。」
黨內方面,「派系因素仍在發揮作用。」吳寄南說,第二輪投票中,自民黨內有四股力量支持石破茂,分別是候選人小泉進次郎、河野太郎的支持者,聚集在菅義偉周圍的無派系議員以及原「二階」派和原「岸田」派的部份議員。高市早苗主要得到「麻生派」的支持。
「對大多數議員而言,他們更傾向於選擇一位經驗豐富、可預測性強、讓他們放心的政治人物來擔任黨總裁。按照石破茂競選期間的表態,他將在一定程度上延續岸田政府的內外政策。」吳寄南說,相比之下,議員們恐怕不太能接受持極右翼反華立場、觀點偏激、行為張揚的高市早苗,特別是擔心高市的極右光譜會嚇退部份自民黨支持者,把他們趕到主張「中道保守」路線的野田佳彥掌舵的、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去。
國內方面,石破茂從政經驗豐富,歷任防衛大臣、自民黨幹事長等要職。「他從2012年安倍復出後一直批評自民黨的‘權錢政治’,符合日本輿情,一定程度上呼應了民眾關切。」吳寄南指出,自去年「黑金」醜聞發生以來,民眾一直認為自民黨沒有給出很好的交代,沒有拿出有震撼力和說服力的改革方案。自民黨支持者更希望石破茂上任後能加大政治改革力度,讓自民黨形象有所改善。
吳寄南註意到,最近幾天,一些美國重量級人物陸續在日本媒體上發聲。其中,美國前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事務主任邁克爾·格林坦言,高市早苗堅持參拜靖國神社引人擔憂。「無論美國國務院還是國防部,都不希望看到拜登政府竭力打造的美日韓三邊關系受到影響。」吳寄南說,對美國來說,它需要一個聽話的日本,而不是挑釁近鄰、沖動張揚的日本。高市早苗當選首相恐怕並不符合美國的意圖。
內外政策怎麽走?
按照此前確定的議程,日本將於10月1日召開臨時國會,舉行首相指名選舉。石破茂屆時將當選日本第102任首相。
「我會保護國家,保護人民。讓每個人都感到快樂、安全和有保障。我會竭盡全力建設日本。」石破茂在第二輪決選前的拉票發言時這樣說。
外界關心,石破茂上台後,新政府的內政外交將怎麽走?他能否處理好與黨內大佬和其他派系力量的關系,確保其施政不受他人擺布和牽制?
吳寄南指出,石破茂上後台,將面臨堆積如山的內外難題。他要想擺脫黨內大佬在背後的控制仍比較困難。對他來說,現在拿到的只是「臨時駕照」,要想坐穩總裁和首相的位子,必須在未來參眾兩院選舉中獲得全勝。
內政方面,「他面臨如何讓日本經濟擺脫困境的嚴峻考驗。」吳寄南說,日本經濟增長低迷,貧富差距、地變異數距不斷拉大,地方雕敝現象嚴重。石破茂當過地方創生擔當相,一直比較「接地氣」,頻繁走訪各地,善於傾聽地方聲音。他在經濟政策上可能會更多地向地方傾斜,比如在預算分配時更多地考慮地方和中小企業的利益等。
與此同時,「他需要想辦法與黨內大佬保持良好關系,避免他們對其施政構成幹擾和阻礙。」吳寄南指出,搭建自民黨和內閣的新班子時,他可能要給菅義偉安排副總裁這樣有分量的位置;未來施政過程中,他也會顧及岸田文雄的顏面,不時向他虛心請教。
外交方面,有輿論認為,石破茂在對美政策方面與歷任首相沒有多大不同,即強調加強日美同盟。他沒有參拜過靖國神社,在對華關系方面可能也會延續岸田政府時期政策,表現出靈活和現實的一面。
「石破茂在對美政策方面可能與岸田政府不完全一樣,可能會既親近又不盲從。」吳寄南指出,對華關系方面,石破茂與以極端反華主張著稱的高市早苗不同。他在參拜靖國神社方面較為謹慎,反思「戰爭責任」方面也比其他一些政治人物態度鮮明。他與中方有較多交流,曾在北京-東京論壇上作為日方嘉賓發言,給人的感覺比較沈穩、觀點鮮明,但善於傾聽對方聲音。
不過,「作為‘新國防族’的領軍人物,石破茂在安全保障方面有較濃的‘鷹’派色彩,主張突破‘和平憲法’,一度還曾試探性地提出恢復征兵制的議題。本次競選期間,他提出要推動‘北約亞太化’,究竟意欲何為,值得警惕。」吳寄南說。
從上述角度看,吳寄南認為,石破茂上台後包括對華政策在內的外交政策,還是要等他的內閣班子搭成,外務大臣、防衛大臣、經濟安保大臣等人選都出爐後才能看得更清楚。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文字編輯:楊立群
本文作者:安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