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北京人藝紀念老舍誕辰125周年,再演【正紅旗下】

2024-02-03新聞

「我是文藝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幾年來日日操練在書桌上與小凳之間,筆是槍,把熱血灑在紙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沒有大將的韜略,可是小卒該做的一切,我確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現在如是,希望將來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願有人贈給我一塊短碑,刻上:文藝界盡責的小卒,睡在這裏。」

——選自老舍於1938年為參加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寫的【入會誓詞】

老舍 (1899-1966) 。圖片來自「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微信公眾號

2024年的2月3日是老舍先生誕辰125周年。從【龍須溝】到【茶館】,從【駱駝祥子】到【正紅旗下】,可以說北京人藝的舞台上貫穿了老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創作生涯。用首任院長曹禺先生的話說,「老舍先生是傑出的小說家,依我看,他也是傑出的戲劇家。他的戲充滿著對勞動人民深切的情感和濃厚的北京鄉土氣息。他的劇作【龍須溝】和【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中的經典,他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首都劇場大廳內陳列的老舍(左)、曹禺、焦菊隱頭像。澎湃新聞記者 王諍 圖

「老舍先生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關系很深,感情也很深。對每一次劇院向他索取劇本的請求,他都欣然允諾,不久便會把北京人藝的同誌找去,聽他朗讀他的新作。藝術家們熱愛他,敬仰他,應當說,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生命,一部份是由老舍先生的心血澆灌的。」

首都劇場大廳【紀念老舍誕辰125周年】專題展現場。澎湃新聞記者 王諍 圖

今年1月19日至2月13日,首都劇場在這個時間段上演【正紅旗下】,是曾被稱為「郭老曹」劇院的北京人藝對這位文學巨匠的禮贊與致敬。在【正紅旗下】演出期間,首都劇場觀眾大廳還舉辦了【紀念老舍誕辰125周年】專題展。展覽特別展出了老舍創作【龍須溝】的手稿及人物介紹、【茶館】劇本首次發表刊物、民國時期出版的著作、【正紅旗下】創作手稿(李龍雲的夫人王新民女士借展),以及【茶館】多次出國巡演資料等共7個展櫃、6塊展板。同時,在北京人藝戲劇博物館內也推出了小型紀念展覽,制作了老舍人物紀念章,供觀眾打卡留念。

【正紅旗下】劇照。攝影 李春光

老舍 (1899-1966),現、當代作家。原名舒慶春,宇舍予。北京人,滿族正紅旗。老舍出生於一個貧民家庭,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的炮火中。母親也是旗人,靠替人洗衣裳做活計維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的夏天,他以優異的成績於北京師範學校畢業,被派到京師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學校(今北京東城方家胡同小學)任校長。1924年夏,他應聘到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任華語講師。在英期間閱讀了大量英文作品,並開始文學創作。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是第一部作品,自1926年7月在【小說月報】雜誌連載,立刻震動文壇,同年加入文學研究會,以後陸續發表長篇小說【趙子曰】【二馬】,奠定了老舍作為中國新文學拓荒者之一的地位。

回國後,老舍先後在齊魯大學和山東大學任教授。這個時期創作了【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等長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中篇小說及【微神】等短篇小說。抗日戰爭爆發後南下赴漢口和重慶。1938年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成立,他被選為理事兼總務部主任,主持文協日常工作。在這個時期,老舍以抗戰救國為主題開始了話劇創作。1939年,老舍為給文協籌款,首次創作抗戰題材話劇【殘霧】。1944年,開始創作近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四世同堂】。

「丹柿小院」。圖片來自「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微信公眾號

1946年,老舍赴美國講學。1949年回國後,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廣泛參加政治、社會、文化和對外友好交流等活動。老舍回到北京後,購置了東城迺茲府豐盛胡同10號(今豐富胡同19號)的一所普通的四合院,他非常喜歡這裏,並在院子裏種了兩棵柿子樹。每到金秋時節,橘紅色的柿子掛滿枝頭,別有一番詩情畫意,因此他的夫人胡絜青給這座小院起了個雅號——「丹柿小院」。丹柿小院與首都劇場相距僅數百米,無形中拉近了老舍和北京人藝的距離。

【紀念老舍誕辰125周年】專題展展櫃中陳列的【龍須溝】創作手稿。澎湃新聞記者 王諍 圖

1950年回國後,老舍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政府建設首都的初心,大為感動,經過收集資料和體驗生活,創作完成了話劇【龍須溝】,並在1951年因創作該劇被北京市政府授予「人民藝術家」稱號。【龍須溝】的上演,為北京人藝演劇風格奠定了重要的基礎。1953年11月13日,已是專業話劇院團的北京人藝再次排演【龍須溝】。隨後,老舍的劇作【春華秋實】(1953年)、【青年突擊隊】(1956年)、【駱駝祥子】(1957年)等均分別在北京人藝首演。

北京人藝上演的老舍先生劇作。圖片來自「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微信公眾號。

1956年8月,老舍帶著一部尚未定名的新作來到人藝,給曹禺、焦菊隱等人朗讀。劇本從1898年戊戌變法寫起,主角是政治主張各不相同的秦氏三兄弟,其中第一幕第二場是在清末的一家大茶館裏。大家一致認為茶館這場戲非常生動,可以此為基礎再發展出一個新戲。曹禺、焦菊隱為此專程到老舍家中與他商量,老舍聽後立刻說:「好!這個意見好!我三個月後給你們交劇本!」

老舍為演員朗讀【茶館】劇本。圖片來自「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微信公眾號

三個月後,老舍完成了劇本【茶館】,並於1957年7月24日發表於【收獲】創刊號。北京人藝藝委會隨即對【茶館】初稿進行討論,覺得後兩幕仍需進一步加工,老舍謙虛地接受建議,不斷豐富修改。當年12月,老舍再次來到北京人藝,向全體演員朗讀劇本,並不時地演示某個人物的性格、生活習慣、動作特征等,激發起演員們強烈的創作欲望。他們爭相申請角色,【茶館】由此正式建組排練。1958年3月29日,【茶館】在首都劇場首演,隨即引起轟動。

【茶館】演出大合影。圖片來自「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微信公眾號

作為中國話劇史上不可磨滅經典,1980年,【茶館】赴德國、法國、瑞士三國進行存取演出,全程50天,存取15個城市,演出25場,這是中國話劇第一次走出國門,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被西方媒體譽為「東方舞台的奇跡」。2005年9月28日,全新演員陣容的【茶館】在首都劇場公演——經過兩代人藝人的藝術傳承,【茶館】早已成為北京人藝的經典保留劇目,至今演出超過700 場。按照人藝近年來的演出慣例,龍年春節過後,【茶館】將再次在首都劇場同廣大觀眾見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