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人對餐飲仿佛有與生俱來的情結,到陌生地方創業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開餐館。因為在很多人心目中,總覺得開個小餐館投資低、回報快,即便賺不了多少,但也虧不到哪裏去。
理想很豐滿,現實往往骨感。前不久,一則「小夥80萬開面館6天瀕臨倒閉」的訊息,引發輿論關註。新聞的主人公,一位名叫朱俊峰的25歲小夥,帶著一腔創業熱情和80萬元本金,投身魔都餐飲界這片廣闊的海洋,在五角場附近開了一家羊肉面館。但開業後卻傻了眼,僅僅6天便入不敷出,經營不下去了。
朱峻鋒的羊肉面館。
這樣一位既有餐飲從業經驗又有想法的創業者,何以6天就折戟沈沙了呢?個中緣由,當然不一而足。根據報道可知,一是房租成本高,每個月高達9萬元;二是受制於自身的能力問題,沒有做好選址,以為人流量大生意就好,但其實人流不等於商流;三是拒絕外賣訂單,這在外賣高度發達的今天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事非經過不知難,真正做過生意的人才知道開店有多難。我身邊正好也有這樣的故事。
朋友A君在同學的攛掇下,合夥租了一座農家小院開了家餐飲店。店雖然地處市郊,也不大,但門前正對寬闊的江面,可謂鬧中取靜,環境相當不錯。開門營業後,常常座無虛席,但因為A君是在業余時間參加管理,日常事務主要由同學打理。久而久之,看著經常爆滿的小店,月末分成時卻分不了多少錢。
A君漸漸多長了一個心眼,發現同學在買菜、酒水消耗等環節存在虛報金額等問題,導致經營成本特別高,盈利自然就被大大抵消了。察覺貓膩之後,A君也想了很多辦法試圖彌補管理漏洞,但因為很多時候不能在現場監管,很難落實到位。心中有了疙瘩,合作雙方的關系每況愈下,小店的生意也受到內耗的嚴重拖累,最後鬧得不歡而散。
民以食為天,但想開個餐館賺錢卻並不容易。看起來門檻低的餐飲業,選址、選材、人工、行銷等一堆難題都要妥善解決,隨便哪一個環節沒弄好就會出問題,絕非表面那麽簡單。再比如很多小店都會涉及的外賣,一些人連23%左右的外賣成本與6%的外賣傭金都分不清楚,又如何談準備充分?近些年,餐飲界踩雷事件頻發,從網紅脆皮五花肉、熱門奶茶加盟,再到明星代言的火鍋店紮堆,但是真正能持續賺錢的並不太多。
創業,絕不是有了一個好創意就能輕輕松松成功的。創業是一種充滿激情的選擇和帶著熱愛的堅守,更是一種冷靜分析和理性行動;創業是對夢想的執著追求,也是自我的深刻反思和不斷成長。沒有人生下來就會創業,就連我們所熟知的各行各業的大佬,也是經過了多年的沈澱和積累後,日復一日的堅持加不斷改進完善,最終才能脫穎而出。
為了防止被套牢,朱俊峰和妻子商量後選擇了果斷「止損」。不過,不服輸的他決定還要再開一家羊肉面館,破釜沈舟再幹一票。「虧都虧了,還有啥可怕的?」「我不能讓60萬元學費白交了」……這些擲地有聲的話語,彰顯了年輕創業者堅韌不拔、愈挫愈勇的拼搏精神,無論結果如何,都足以讓人尊敬。
根據自己的愛好「開個小店」,是很多年輕人的夢,也是他們創業的起點。正是千千萬萬不服輸的創業者和一家家小店,為城市、為街頭帶來了煙火氣,為經濟發展夯實了底座。近年來,「小店經濟」逐漸成為提升城市活力、促進消費升級、拉動經濟復蘇的一個新引擎,呵護「小店經濟」,就是呵護年輕人的夢想。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也許在開店路上,不是所有人都能笑到最後,但不試一試,不拼一拼,又怎麽會知道結果呢?所以我們要祝福年輕的創業者,祝福所有「開個小店」的夢想。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