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投資6700億建設,號稱「千年大計」,雄安新區還是當年的鬼城嗎?

2024-09-30新聞

雄安新區自從開工建設以來,總投資達到了6700多億元,作為國家戰略專案,其定位是國家大事、千年大計。

這樣的說法是否太過誇張,雄安新區新在哪裏?它的潛力又會如何影響到中國未來的發展?

從實地考察的雄安新區建設情況來看,我發現雄安新區有3個「新」,足以增強人們的信心。

編輯

副省級新區

雄安新區在戰略定位上,被認為是與上海浦東新區、深圳經濟特區地位相當的副省級新區。

浦東新區和深圳特區的意義有多大不用多說,每一個的GDP都達到了萬億,堪比西部一個省份的GDP,不僅是國家的經濟標桿,更為全國的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

雄安新區的戰略規劃與這兩大新區相當,未來的地位和潛力絕對不會低。

但雄安新區和這兩大新區又有著很大的不同,最顯著的特征是雄安新區不在北京,而在河北。

深圳特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舉全國之力,背靠香港經濟,以一個縣的規模發展出了一個城市的經濟體量,最終形成了深圳市。

浦東新區則更不必說,是在上海這個大都市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經濟新區。

而雄安新區則很不相同,它在過去並沒有城市建設基礎,是特別劃撥了一塊地直接拔地而起建造了一座新的城市,這與以往大多數城市背靠古城建設的模式很不一樣。

而且,這是中國首次在大都市邊上再建一座大都市,形成雙子城。

雄安新區距離北京大興機場只有55千米,兩城中心直線距離僅100公裏。

這意味著,雄安新區與北京的關系密不可分,未來兩城必然走向分工合作。

戰略目標「新」

在雄安新區的早期目標中,它首先被要求達到的目標是承接北京的非首都功能。

什麽叫非首都功能呢?就是指除了政治中心、金融中心等以外的功能。

從雄安新區前兩批搬遷的單位就能感受到這一點,新區第一批搬遷的是星網、中國移動在內的四大央企總部,還包括中化,中礦,華能這些能源央企總部。

第二批疏解的是大唐,融通,農業發展和華電等企業總部。

可以看出,北京正在進行一波「騰籠換鳥」,將這些占地面積大,但在首都顯得不那麽重要的企業搬出去。

這麽做最主要的是遷移北京地區的部份產業和人口,因為企業隨遷員工和子女都會一並遷往雄安新區。

很多人說,這有利於緩解北京的交通,但我覺得北京的交通是緩解不了的。

因為北京騰出來的央企大樓,未來肯定會有新的規劃,很可能是引進高新技術企業。

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絕對不會缺人,所以緩解北京的交通壓力並非雄安新區建設的作用。

最多是透過這些遷移的企業用地,對北京的交通做出更加合理的規劃而已。

這樣的大規模企業遷移是雄安新區的第一「新」,是與過去增加城市產業不同的轉移產業。

它是中國經濟一個明確的訊號,標誌著中國經濟到了瓶頸,即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城區建設「新」

雄安第二「新」在於新區本身的建設模式「新」。

過去無論是全國經濟中心還是各省省會,都是在古代城市基礎上發展而來。

老城區本身有自己的布局,產業和交通的分布早就基本定型了。

後來要在老城區的基礎上加高速路和高架橋,從鐵路到機場、從地鐵到高鐵,還要考慮避開大量古建築,這使得老城市的規劃顯得臃腫混亂。

雄安新區則是直接劃出一塊地和6700億投資,在一片空地上規劃城市。

這樣的新城總體規劃更合理,尤其是產業布局和城市交通方面,顯得十分有章法。

從規劃圖來看,它的啟動區和5大塊容城組團規劃整齊,會讓主幹道筆直通暢。

隨後,在中苑和南澱,對接主幹道交通時,可以選擇更好的方案。

在城區郊外規定了26.6萬畝永久基本農田,統一的規劃讓規模化、機械化農業得以實作。

未來,也不用擔心地產擴建會擠壓農業用地。

雄安新區的建設有一種獨特的「三城」模式,這是以往從未出現過的創新。

所謂的「三城」不是地面上的三座城市,而是地上、地下和「雲上」三座城。

地上城市就是實體城市,地下城市是指將大量電纜、管道、地鐵交通和停車場進行合理規劃。

「雲上城」則是用大數據搭建的一比一數碼城市模型,用以監控全城的安全、經濟、交通等情況,這幾乎就是未來城市規劃的全部方向了。

2021年,雄安新區常住人口達到了120萬人。

從夜晚的燈光來看,很多辦公樓、安置區的入住率並不低。

但在街道上可以看出,這裏的交通一點也不擁擠,和過去的都市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是因為新區每平方公裏都建設有20萬個傳感器,能即時監控全城交通狀況。

透過雲端分配每個路口的交通情況,排程司機和行人的停留時間。

馬路上的智慧斑馬線還安裝了夜間地燈,用以確保夜間行人的安全。

地產模式新

對於一座新城來說,房地產是繞不過去的話題。

和過去城市無序的房地產開發不同,雄安西南區作為國家建設專案,住房分配更加合理。

目前雄安制定了四類住房產品及政策,包括商品房、共有產權房、機構租賃住房和保障性租賃住房。

這些住房擁有嚴格的限購限售政策,商品房限售5年,安置房5年後可轉商品房,並按規則限售5年才能轉入市場。

以新區內首個商品房專案華望城為例,這是片區內最大的住宅小區,現房銷售開盤價為1.3萬/平,價格低於燕郊,但購買門檻卻比北京還高。

大部份本地人有錢都不一定能符合這些要求,無法購買、投資和炒房。

這個定價和購買資格已經十分明確了,它不是用於投資的炒房物件,而是專門為技術型打工人客製的住房,要確保在這裏工作的人買得了房子,從而留住人才。

除了雄安新區比較高端的商品房價外,還有大量安置房適合收入不高的本地人和外地人。

對於沒有戶口的外地打工人,雄安推出了只租不售型的長租公寓,這占到了新建片區專案30%的配置,並嚴格強調了租購同權。

總體看下來,雄安很少看到傳統地產開發商的身影,出讓的住宅地塊也都圍繞在產業附近。

在已經建成的容東片區商務服務中心,這裏的城市建築被限高45米,再也沒有了過去幾百米高的高樓大廈。

建築風格也多用古建築樣式和現代技術相結合,既有傳統風韻,又不缺乏技術感。

在商業中心的感受就是寬敞,大氣,而這些要素總結起來,就是更加宜居。

高校生源利河北

目前,距離雄安新區戰略規劃的2035年還有10年時間,遷移人口雖然才120萬,距離大都市標準還有不少差距,但一些訊號已經證明了它的潛力。

在這其中,北京大量高校在雄安擴建新校區格外引人註目,這其中已經包括北京地區15所部屬高校向雄安新區疏解。

而北交大、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4所高校,已在雄安開工建設新校區,預計2025年開始招生。

一般來說,本地高校的對內指標遠高於外地,比如一個省的重點高校一半生源可能來自本省。

北大作為全國知名高校,北京的生源也占到了驚人的27%,這對於全國來說不太公平。

而現在這些高校校區雖然隸屬北京,但作為河北雄安的校區,其2025年的招生計劃將偏向河北。

以華北電力大學為例,招生人數最多的就是河北、河南、安徽、山東等周圍的高考大省。

北京的生源數量降低到了第15位,上海生源則降到了最後一位,這樣的新政策能夠促進教育公平。

對於長期以來被北京天津掩蓋風頭的山河四省來說,絕對是利好訊息。

可以說,雄安新區的建設,真正開始實作京津冀協同發展。

未來,不再是河北的人才大量流向北京和天津。

雄安模式推廣全國

在經濟下行的今天,雄安模式也為世界探索出了一條新的發展之路。

過去我們說,經濟不行就搞基礎建設,但中國的基礎建設幾乎飽和,基建產能開始過剩。

雄安模式告訴我們,建新城拓寬大都市圈,吸納更多企業和勞動力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透過修建新城消化過剩的產能,同時引進大量高新技術企業和人才,促進產業升級。

這個模式不僅可以在京津冀開展,還可以在江浙滬和珠三角開展。

面對人口下行壓力,未來的城市格局很可能是大部份人口流向三大經濟圈和各省省會。

大面積農村土地變成如同美國大平原那樣的農場模式,那麽各地城市修建新城,擴充套件產業範圍和人口容量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要不然,所有人都在一個城市裏內卷,不僅壓力大,對於未來的期望也會降低。

總體來看,雄安模式的推出讓我們看到了做大蛋糕以後「分蛋糕」的決心。

讓我們看到了國家力圖改變不合理房地產結構和金融結構的決心。

看到了促進教育公平,實作地區資源和成果分配公平的決心。

有這3個決心,我覺得雄安新區模式的潛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它代表著中國為實作共同富裕這個目標,也確實稱得上「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這八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