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國際銳評|對中國企業下手,痛的是英國自己

2023-12-20新聞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英國媒體爆料英國國家電網以「安全」為由,移除中國企業提供的元件。目前,英國國家電網對此事沒有直接回應,只是含糊其詞地在聲明中稱,「非常重視基礎設施的安全,並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有分析指出,此事如果屬實,實質是英方在汙名化中國企業、炒作所謂「中國威脅」,給中企海外發展制造障礙。然而,巴掌落下來,真正打痛的是英國自己。

根據【金融時報】報道,相關中國公司的員工表示,該公司過去曾與英國國家電網討論過網絡安全問題,「沒有發現任何問題」,工程師也進行了測試,「沒有看到任何潛在的風險」。但目前,該公司員工已不被允許進入安裝元件的廠房,而且英國國家電網也沒有透露終止合作的原因。

既然沒有風險,為何突然又冒出所謂安全問題?在專家看來,英國以「安全」為說辭,給中企扣上「莫須有」罪名,除了「疑心病」外,還有著雙重政治目的。一方面是跟隨美國、加大對中國科技企業打壓,體現英美所謂的特殊盟友關系。另一方面,英國明年將迎來大選,執政黨希望透過對華強硬來撈取更多選票。

英國這番操作最近幾年並不鮮見。2020年7月,英國緊隨美國,對華為5G器材和服務進行限制。去年7月,英方再次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禁止一家中企從英國收購與視覺傳感技術相關的知識產權。今年7月,英國內閣辦公室公布過去一年來根據【國家安全與投資法】對投資專案進行安全審查的情況,其中政府進行幹預的專案中,40%涉及中國的投資,1/3涉及英國,1/5涉及美國,其中有8個與中國有關的投資專案被否決。

據悉,此次涉及的中企在工業控制領域和清潔能源領域都屬於領先企業,擁有強大的自主研發能力。這樣的企業發揮的作用不是輕易能被替代的。英方無視市場規律、排除中國供應商,必將付出高昂的代價。

當前,受俄烏沖突影響,英國能源價格上漲,民眾生活成本提高。這促使政府加大對電網的改造。但此次排除中企元件,很可能會造成電網改造的時間延長、成本增加。英國已宣布從明年1月開始上調能源價格上限,普通家庭年度能源賬單上限將從1834英鎊上調到1928英鎊,這意味著英國民眾或將長期承受居高不下的能源價格,面臨更大的成本負擔。

此外,英國政府曾在2021年宣布2035年實作100%清潔能源電力目標,然而電網落後拖累了英國能源轉型。由於缺乏對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的前瞻性規劃,加上把經驗豐富的中國企業排除在外,英國作為「名列前茅」的碳排放大國,恐怕很難實作減排目標。這將導致整個歐洲推進清潔能源的步伐放緩。

移除中企提供的元件後,英國國家電網面臨尋找替代企業的難題。英方不計代價將商業和技術問題高度政治化,會讓國際大型企業對英國市場能否保持開放、公平、非歧視存疑,對英國投資的信心很可能減弱。

事實上,英國面臨的威脅從來不是中國企業,而是那些不顧民眾利益進行政治操弄的政客,是那些信奉「小院高墻」策略的人。以所謂「安全」為借口推動脫鉤斷鏈、無理打壓中企,遏制不了中國的發展。英國國內理性的人士應該意識到:中國是合作夥伴,也是發展機遇;中英正確相處之道是務實合作、互利共贏,推動雙邊關系健康穩定發展,並讓全世界從中受益。

(國際銳評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