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長三角觀察|第三產業拉動明顯,去年GDP合計量占全國比重提升

2024-02-05新聞

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長三角地區第三產業增加值增幅迅速回升,拉動一市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合計量走高至30.50萬億元,占中國本地生產總值的比重由上年的23.99%升至24.20%。

「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長三角地區展現了抵禦擾動、贏得長遠發展的韌性。」2月5日,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新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明文彪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評價說。

2023年10月3日晚,江蘇連雲港市鹽河巷夜間旅遊消費集聚區。視覺中國 圖

按照中國的劃分,第一產業指農林牧漁業;第二產業指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水的生產供應業,建築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指第一、第二產業外的其他行業。

經初步核算,去年中國實作本地生產總值1260582億元,增長5.2%,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688238億元,增長5.8%,在三次產業中增速最快,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明顯改善。對比歷年統計公報,這是2020年以來三產增加值增幅首次超過二產。國家統計局黨組在今年第三期【求是】雜誌上發文披露,去年服務業和消費的主引擎作用凸顯,服務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0.2%,比上年提高4.9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對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提高43.1個百分點。

長三角四省份中,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已多年保持在七成以上,去年全市實作GDP47218.6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6.0%,內需潛力持續釋放,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6%。

江蘇去年實作生產總值128222.2億元,三產增加值增速由上年的1.9%(當年統計公報數)升至5.1%,其中住宿和餐飲業,資訊傳輸、軟件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的增幅超過兩位數。

浙江去年完成生產總值82553億元,服務業因需求釋放、市場活力提升而恢復最快,全年增加值增長6.7%,增速是上年的兩倍。

安徽去年實作生產總值47050.6億元,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5.8%,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1.8%。

2023年2月14日,杭州,市民和遊客在武林夜市休閑遊玩。視覺中國 圖

不同收入人群對不同的產品具有不同的需求彈性,隨著人均收入增長,農產品的相對需求減少,工業品的相對需求先升後降,最後以對服務業的需求為主並引導生產結構發展,由此產生的「三、二、一」的產業梯次格局通常被認為體現著經濟進入高效益的綜合發展階段。中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2015年已超過50%,且三產增加值增幅多年持續快於二產增加值增幅。

疫情防控期間,服務業承壓更大,而工業受到的影響較服務業為輕,在出口拉動下增長加快。2020年起,中國三產增加值增速趨緩,低於二產增加值增幅或與其持平;2021年起,全國以及長三角部份省域、市域的三次產業結構改變了此前的「二產比重下降、三產占比上升」,而呈現「二升三降」的現象。

「但是,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支撐高質素發展的要素條件不斷累積。」明文彪說,第三產業自身因「不可貿易性」而形成的成本機制,工業結構最佳化衍生的對服務業的需求,以及消費升級需求都構成了三產增長的動力源,尤其是資產規模大、工業體系完整的經濟體,三產占比的上升更為明顯。

江蘇2021年的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回轉了「十三五」期間逐年提高的升勢,2022年又有所降低。去年,全省服務業增長態勢良好,生活性服務業明顯改善,以統計部門釋出的核算數計,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上年升高1.2個百分點。

「十三五」期間,杭州的三產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每年有超過1個百分點的升幅,2021年,三產占比下降0.3個百分點。2023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增長7.2%,拉動GDP增長4.9個百分點,貢獻率達89.0%,成為經濟回升的主要動力,推動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三產增加值在GDP中的比例也首次達到70%。

「中國的人均GDP已連續3年保持在1.2萬美元以上,從國際經驗看,人均GDP從1.2萬美元到2萬美元,三產增加值的比重大約從55%提升到65%左右,目前中國的這一比重接近55%,仍處於持續提高的階段。」明文彪表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