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請問能不能推薦哪些關於三國的書。?

2019-08-31新聞

野生的歷史博主推薦一波,關於三國史的書看了不少,有幾本也算得上優秀作品,我強烈推薦的,是最後一本,那真是寶藏書籍。

但是,我看過的主要集中在通俗歷史讀物這塊,具有學術性的書也看過,只是不多,但好在有一本真的不錯。

先說通俗史這塊。

目前看過【三國不演義】、【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三國史】、【三國爭霸】、【細讀三國一百年】、【三國史話】。

這其中,【三國不演義】和【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三國史】是完整看完的,其他幾本大概是看過其中某一部份。

【三國爭霸】這本是知乎大V渤海小吏的作品,在關於三國史的通俗歷史讀物中的知名度最高,從豆瓣評分人數就能看出來。

但是我沒有把它看完,只看了一部份,原因另外兩本在這本書出版之前我已經看完了,整個三國時代的歷史就那些事兒,都看完兩本了,再去看第三本的話,看來看去講的都是同一段歷史,也沒有興趣再重復看了,因為沒看完,看過的部份也不多,所以不便評論。

不過這本書的評分很高,有8.6分,是目前關於三國這段歷史的通俗讀物中評分最高的,但這本書的詳細度不算高,有一部份歷史事件是省略掉的。

僅從我看完的兩本來看,【三國不演義】這本書的作者是王覺仁,他的作品還有【大唐興亡三百年】、【功過漢武帝】、【清朝原來是這樣】等等很多部歷史通俗書籍。

其中,【三國不演義】、【大唐興亡三百年】這兩本,我是看完了的,花了很長的時間,【功過漢武帝】這本只看了一部份。

我個人的感受是,寫得還是比較詳細,條理和邏輯都很清楚,對一些歷史事件有自己的分析和看法,主要參考史料中,除了二十四史以外,還有【資治通鑒】,書中的內容基本符合歷史事實。

趣味性、幽默性不算拔尖的那種,但也是通俗易懂,同類的歷史通俗讀物中,有比它更好的,我感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目前這本書在豆瓣上的評分是7.3分。

總體上,這是一本值得閱讀的三國通俗歷史讀物。

另外一本讀完的叫做【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三國史】,作者叫醉罷君山。

這書吧,名字起得誇張了點,但趣味性還是不錯的,我個人的感覺是幽默性的語言用得比【三國不演義】稍微好一些,參考的原始史料基本也是【三國誌】、【資治通鑒】這些。

這些講三國歷史的書籍,其實講的都是同一段歷史,只不過每個作者寫書的時候,側重點不同,有的作者會側重於講某起歷史事件,而省略一部份他認為不重要的事件,但是在另外一本當中,書的作者可能認為這部份比較重要,會詳細講出來,分析一下。

所以,看兩本關於三國史的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作者去講同一件事,可以交叉驗證史書的記載,透過不同作者對同一件事情的分析,去了解整個歷史事件的真相。

還有就是,這本書沒講到的,如果你去看另一本,可能那個作者他就講到了,同一段歷史的書籍,多看兩本,會更加深刻和詳細地了解三國史。

其實,歷史通俗讀物就這樣,你非得說它哪兒好,哪兒不好,除了那種真的很差勁的書以外,一般評分高於7分的書,差距都不是很大的。

而且講的都是同一段歷史,參考的史料也基本上差不多,講出來的事情也基本上一致。

無非就是文筆上的差異,對一些歷史事件的見解和分析不同而已,即便是不同的見解,也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並無對錯之分。

如果一定要我推薦的話,我其實覺得這三本書都挺好,如果你對三國史非常感興趣的話,可以三本都讀一下,如果只是單純地想了解三國史,那我建議先讀王覺仁的這本【三國不演義】,大概就能對三國那段歷史有基本的了解了。

要是實在是非常感興趣,你就三本書都讀一下,有個別的歷史事件,不同的作者見解也不同,分析也不同,看完這些見解,再去看【三國誌】,你大概自己心裏就會產生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了。

比如說,劉備借荊州這事兒,【三國不演義】和【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三國史】講的就不一樣。

所以,看三國史,多看兩本沒壞處。

最後一本是學術性作品,我真的發現有寶藏書籍!

書的名字叫做【大漢帝國在巴蜀】,作者是一位歷史學者,名叫饒勝文,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

這是一本由專業人士寫的歷史書,所以書的專業度是毋庸置疑的。

最關鍵的是,這本書在具備學術價值的同時,又不像學術類歷史書那樣晦澀難懂,而是采用了通俗易懂的語言。

從書的名字就能知道,這本書是以蜀漢政權的興衰為主線而展開的論述,書中有大量關於蜀漢劉備集團的分析。

它不像一般的通俗歷史讀物一樣,去根據史書記載來陳述歷史發展過程,而是專門針對三國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展開分析,並行表自己的見解,原創度極高,分析和見解更是有理有據。

比如說,著名的「衣帶詔」事件,作者透過參考大量的史料後,認為「衣帶詔」並不存在,真實的歷史應該是董承密謀想幹掉曹操,為了師出有名,他必須以漢獻帝的名義,所以宣稱是奉了漢獻帝的旨意行事,聖旨藏於衣帶中帶出,而實際上漢獻帝並沒有幹過這事兒,是董承炮製的,所謂的」衣帶詔「並不存在。

還有,關於江東在不同時期的基本戰略的分析,從赤壁之戰到湘水之盟再到呂蒙襲取荊州,透過三起歷史事件看其中的內在聯系,分析孫權背棄盟約,偷襲關羽的原因。

關羽圍攻襄樊期間,透過看孫權和曹操之間暗通款曲來分析關羽丟荊州的原因。

此外還有很多很多的歷史事件,作者都透過史料記載來進行了深度且專業的分析,並得出結論,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

每一起事件的分析,都基於真實的史料記載,書中也大量參照了史書記載原文,作者的分析本身有理有據,說服力很強,不愧是專業人士,見解就是不一樣。

而且,作者看待問題的角度也和一般的通俗歷史讀物不一樣,他更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對具體事件的見解一針見血,令人看完後豁然開朗,大呼原來是這樣。

總體上,這是一本既有學術價值,又通俗易懂的三國歷史書,也是非常難得的一本書,不去看一下真的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