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民生直通車·外賣觀察丨中國外賣!「跑」出萬億元大市場

2025-01-15新聞
05:10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題:中國外賣!「跑」出萬億元大市場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王秋韻、高亢

1秒鐘,成交3.8萬元;

1分鐘,送出5.6萬單;

1小時,30多萬騎手在配送路上……

外賣,這個在中國平凡而不可或缺的行業,正創造著鮮為人知的奇跡:

自2008年中國第一筆線上外賣誕生,外賣行業快速崛起——騎手超1000萬名,日均配送超8000萬單,相關聯的消費超萬億元。

新年伊始,新華社「民生直通車」記者直擊外賣大市場,走近外賣員。

外賣之「大」 超乎想象

早7點,從「晨間廚房」早餐店取出第一單;晚8點,將第53單送到金榜小區居民何先生手中……這是福建廈門「95後」外賣騎手宋孟可的一天。這一天,他掙到了326元配送費。

身著黃色的、藍色的工服,頭戴一頂安全帽,快速穿行大街小巷,外賣騎手,已成為中國城市鄉村一道「流動的風景線」。

據中國互聯網絡資訊中心和中國飯店協會外賣專業委員會數據,中國網上外賣使用者5.45億人,市場規模約1.2萬億元,平均每天花在外賣上的消費近33億元。

中國外賣為何發展如此之快?

上世紀90年代末,電話訂餐在中國部份城市興起,消費者只需撥打特定號碼,商家便能送貨上門。

在餓了麽上海總部大廳,陳列著一輛殘舊的報廢電動車,這是餓了麽騎手送出第一單時騎的。

2008年,暑假剛過,上海交大的幾名大學生在歷經半年的調研後,決定挺進外賣市場,創立「餓了麽」公司。不久,創始人便接到了上海郊區某大學學生的訂單。

這小小的一單,卻開啟了中國外賣行業的一扇窗。

2013年11月,美團外賣上線;2014年5月,百度外賣誕生;2017年8月,餓了麽收購百度外賣。多個平台相繼問世,外賣品類也從單一餐飲擴充套件到鍋碗瓢盆、生活用品,幾乎「無所不送」。

「跑」出來的大市場不斷壯大,與經濟社會發展日漸交融:

——消費「蛋糕」做大了,形成新的消費增量。

「旺季時,一個月線上就能賣300多萬元。」開業30多年的天津老牌海鮮店「三友海鮮」店主郭小凡說,自從開通順豐同城第三方平台急送服務,市內訂單逐月增長。

美團研究院副院長厲基巍說,外賣拓展了消費的時間和空間。相當部份商戶的營業時間已延長至全天24小時;傳統中小餐飲門店的服務半徑為500米左右,而外賣的平均配送距離可達幾公裏。

——就業「蓄水池」拓寬了,開啟新的就業空間。

有關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即時配送員已達1000萬人,年均增長約23%。以美團為例,外賣騎手數量已從2019年的399萬人增至2023年的745萬人,年均增幅保持兩位數。

「送外賣,‘Gap一下’。」在27歲的安徽合肥美團外賣騎手王源源看來,外賣這個行當的特點就是工作相對自由。他口中的「Gap一下」,就是也許會為下一個工作過渡。

目前,超七成外賣騎手為兼職,很多人會在找工作的同時,兼職送外賣掙錢。

——行業效益增長了,生態鏈日趨完善。

外賣,鏈條有多長?

記者調研發現,以餐飲外賣為例,鏈條上遊為農產品種(養)殖商戶,中遊為采購、加工和運輸商戶,下遊為平台商戶、騎手和消費者,涉及數十個行業和領域。

在外賣這條產業鏈上,共贏的生態正在形成。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以來,外賣年均拉動餐飲大盤增長3.4個百分點。與未開通外賣的商戶相比,引入外賣業務後,商戶總收入增加超20%。

快速崛起,驅動力何在

外賣,為何能在中國迅速崛起?調研中,記者發現四大驅動力:

經濟穩定增長,築牢外賣發展的根基——

長期穩定的經濟增長為外賣行業提供了堅實土壤。2013年至2023年,中國經濟年均增長6.1%,消費取代投資和出口,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經濟穩定增長和發展動能變化,是中國外賣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厲基巍說。

城鎮化快速推進,壯大外賣市場需求——

宜良縣,一個雲南省昆明市下轄的小縣城,當地美團外賣站點站長鄭旭東說,越來越多的人來到縣城定居,外賣訂單量隨之增長,縣城24小時都會有外賣訂單。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從2012年的53.10%提高至2023年的66.16%,城鎮人口增至9.33億人,催生了規模龐大的城市上班族。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外賣服務,外賣發展與城鎮化推進幾乎是同步的。」中國飯店協會外賣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史曉明說,當前,外賣縮小了城鄉之間的距離。

互聯網技術叠代升級,支撐外賣營運更高效——

美食甜品飲品、蔬菜水果、藥品檔……當開啟外賣平台時,映入眼簾的外賣商品幾乎覆蓋至日常生活全品類。這背後支撐的正是演算法技術。

演算法叠代升級,離不開數據供給。

送外賣產生了餐品種類價格、消費口味偏好等數據,外賣騎手成了「流動程式設計師」,商戶、消費者及平台高效對接,演算法不斷升級,推著騎手「加速跑」。

消費觀念轉變,促進外賣市場持續繁榮——

外賣,像一面鏡子,折射著消費人群的新變化和市場的新趨勢。據不完全統計,「Z世代」已成為外賣的中堅消費力量。「動一動手指,就能送到家。」有著10多年外賣消費經驗的青年張亮,道出了他們的消費觀——「方便快捷」「重視性價比」。

覆蓋2000多個縣城,潛力還有多大

東至黑龍江撫遠、西至新疆喀什、北至黑龍江漠河、南至海南三亞,外賣已經覆蓋到全國2000多個縣城。如今,海外也有了中國外賣的身影。

「隨著外賣加速向偏遠縣域和鄉鎮下沈,外賣的市場規模有望持續保持增長。」史曉明說。

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套用,為外賣開啟更多新場景:

「你的外賣,可能是從天上‘飛’來的。」今年以來,深圳、合肥、杭州等多地陸續推出無人機配送服務,無人機配送已覆蓋奶茶咖啡、新鮮果切、旅行裝備等近百種商品。

「你的外賣,還可能是機器人‘送’來的。」騎手將訂單放在機器人身上,輸入房間號後,機器人快速將訂單送到指定房間……如今,在杭州、廣州等多地酒店,機器人配送「大顯身手」,提升了配送時效。

越「跑」越大的外賣,並非沒有隱憂:騎手權益保障、外賣食品安全、新業態沖擊……外賣,如何抓住新機遇?

一是演算法要科學化,讓人文關懷溫暖外賣騎手。

對於不少外賣騎手來說,在高峰時段,電動車時速常常超過規定的最高時速25公裏。「這就是演算法推著人跑。」曾經體驗過送一個月外賣的臨沂大學教授邢斌分析說。

外賣演算法如何再最佳化,多部門攜手:從釋出【互聯網資訊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到部署開展「清朗·網絡平台演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政策持續上新,嚴防一味壓縮配送時間導致交通違章率、事故發生率上升。

平台也在積極作為:為騎手預留緩沖時間,美團已將「預估送達時間點」改為「預估送達時間段」。順豐同城透過騎士系統限制其接受通量訂單,強制或提醒騎士每工作4小時休息20分鐘。

從開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到釋出指引,明確將「外賣小哥」納入最低薪金保障,外賣騎手權益保障網越織越密。

二是以強有力監管,護航「舌尖安全」。

食品安全,無人置身事外。

一段時間以來,不提供堂食的外賣店鋪越來越多,消費者難以監督,監管部門主動執法也難以發現所有問題。

把食品安全的監管網絡進一步織牢織密:廣州、青島、沈陽等地采取積分獎勵,鼓勵外賣騎手「隨手拍」,類似的「食安哨兵」隊伍在不斷壯大。同時,「互聯網+明廚亮竈」模式在浙江、上海、福建等多地執行,讓食品制作更透明。一些地方也建立違規商家公示機制,打造智慧食安管理體系,為外賣食品系好「安全帶」。

三是推動現代配送與外賣騎手互為補充、協同發展。

與人力配送相比,無人機配送不受交通和天氣影響,似乎配送效率高了。不過,無人機配送也不是「無所不能」:

它還無法提供一些人性化的服務,比如靈活處理顧客的特殊要求、催促協調商家及時出餐等,這些服務目前還只能由傳統的外賣騎手提供。

實際上,無人機配送和外賣騎手配送並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互為補充、協同發展。

向著更健康、更安全、更智能,外賣行業還將繼續「奔跑」,精彩未完待續!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