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糧食安全戰略,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中國糧食年總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在6.5億噸以上,其中稻谷產量占糧食總產量的近三分之一,作為三大主糧之一的稻米,約占中國口糧消費的70%左右。必須關註糧食「種(子)、種(植)、收、購、儲、加、銷」全過程全鏈條的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針對稻谷收獲如何保質減損的有關問題,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近期專訪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糧食儲運研究所所長張忠傑。
新京報貝殼財經: 稻谷作為國人的主要口糧來源,如何做到在稻谷收獲時節實作顆粒歸倉?
張忠傑: 近年來,廣大糧食從業者不斷探索強化科技創新,將稻谷收獲後的數量和質素損失降到最低,更多提供優質大米、更好服務國人口糧安全。
首先,關於稻谷的收獲時機。稻谷的最佳收獲期理論上是在其完全成熟時,過早或過晚收獲都會帶來損失。如果過早收獲,稻谷的籽粒還未完全成熟,這會導致青癟粒增多;而如果收獲過晚,籽粒爆腰率增加,造成後期加工整精米率降低。另外,在收獲期前後要特別關註區域天氣變化,特別是要規避雷雨大風等災害天氣給稻谷生產帶來的不利影響。要根據稻谷生長的成熟狀況,結合區域氣象預報預警,選擇好收獲視窗期,也就是常說的「抓天機、搶農時」,適時收獲,確保顆粒歸倉。
其次,關於稻谷的及時幹燥。稻谷收獲後,籽粒水分含量高,最好能在48小時內將其幹燥至安全水分,以防存放期間發芽生蟲、發熱黴變、甚至腐爛等。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條件,可以選擇適宜的幹燥工藝和裝備,比如在南方地區七八月份的早稻收獲季節,采用空氣源熱泵技術,將高溫高濕的低位熱能自然空氣提升為65℃-70℃的高位熱能空氣,以此作為清潔幹燥熱源,將潮濕的稻谷籽粒經過控溫迴圈式幹燥降到安全水分,實作環保節能、保質幹燥。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在全國建設了5500多個糧食產後服務中心,開展清理、烘幹、儲存、加工、銷售等服務,有效推動糧食產後減損,促進農民豐產增收。
新京報貝殼財經: 稻谷籽粒幹燥至安全水分後,如何在不同場景下實作保質保鮮儲藏?
張忠傑: 中國的稻谷、小麥和玉米三大原糧產量大、分布範圍廣。作為主要口糧的小麥儲藏周期一般為4-5年,作為主要飼料糧的玉米儲藏周期一般為1-2年,作為中國最主要口糧的稻谷儲藏周期一般為2-3年。既包括家庭儲糧,還包括糧食倉儲企業儲糧。因儲糧區域、倉儲規模和儲藏方式等不同,采取保質儲藏技術亦不同,但原則都是要做好倉房和儲具的氣密、隔熱和防水防潮,做好糧堆籽粒的控溫控濕、防治害蟲和預防黴變,最大限度延緩儲藏期內籽粒的品質劣變,為後續的口糧和飼料等加工提供優質糧源。
對廣大農戶的自家儲糧而言,除了采用傳統的農戶儲糧缸、儲糧罐等裝具外,國家有關部門為全國農戶累計配置了1000萬余套的農戶科學儲糧倉,包括適用於稻谷、小麥的鋼制噸糧倉,以及適用於大農戶的玉米穗自然存放鋼制組合糧倉,其容量規模可達30-100噸。以糧食和物資儲備科技活動周、糧食科普鄉村行等主題活動為契機,組織專家深入農村,開展儲糧知識科普宣講、發放農戶儲糧包和宣傳冊等,指導農戶科學儲糧,助力節糧減損。
對廣大的國有糧食倉儲企業而言,當前中國國有糧食倉儲企業的倉房、設施、裝備和新技術的研發與套用,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中國現有完好糧食倉容規模達到7億噸,儲糧技術套用總體處於世界較先進水平,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起到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
廣大糧食倉儲企業以確保儲糧數量真實、質素良好和儲存安全為己任,傳承和弘揚糧食行業「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優良傳統,不斷研發和套用儲糧新技術、新工藝和新裝備,助力實作糧食倉儲高質素發展。
其一是「四合一」儲糧整合技術。該整合技術於2010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目前已成為國有糧庫的標配。它包括糧情測控、機械通風、環流熏蒸和谷物冷卻等四項技術,即透過在大型糧堆內安裝傳感器,即時監測糧倉內的溫濕度等糧情基礎參數,運用環流熏蒸技術裝備實作大型糧堆內部害蟲和黴菌的有效防控,運用機械通風和谷物冷卻裝備有效避免大型糧堆的發熱、結露等問題,確保糧食儲存全周期內的品質穩定,有效降低了糧食儲存期間的損失損耗。
其二是低溫和準低溫儲糧技術。中國的糧食倉儲遍布全國七大生態區域,在糧倉圍護結構和糧堆倉儲工藝裝備套用方面,因氣候條件、儲糧倉房、儲糧品種等不同也存在差異。透過套用倉頂光伏太陽能發電技術、輻射膜材料隔熱技術、納米保溫塗料和密閉隔熱材料技術,以及內環流控溫技術、空氣源熱泵技術、智能通風技術、糧情雲圖動態分析預報預警技術等,有效實作大型糧堆低溫或準低溫綠色儲藏。目前中國低溫、準低溫儲糧倉容規模超2億噸。
其三是蟲黴綜合防控技術。在糧食倉儲過程中,蟲害和黴菌毒素是兩大威脅。比如氣調儲糧技術,即透過向氣密性良好的糧倉內的糧堆充入氮氣或二氧化碳等氣體,周期性營造大型糧堆內處於低氧環境,在延緩糧食品質劣變的同時,高效實作儲糧害蟲和黴菌的物理防治,目前該技術在全國的套用倉儲規模超過5500萬噸。如采用食品級惰性粉殺蟲、光誘捕儲糧害蟲、氣調劑防蟲抑黴等物理防治技術,捕食蟎等天敵生防技術,多殺菌素等生物藥劑防護技術,紫外光和等離子體組合技術有效削減黴菌毒素等等,這些技術的整合和創新利用,可有效減少化學藥劑使用,進一步提升規模化綠色低碳儲糧技術水平。
新京報貝殼財經: 伴隨著糧食產後科技、裝備的不斷發展和推廣套用,稻谷收獲後的保質減損還需要采取哪些保障措施?
張忠傑: 其一是突出政策引領。近年來,國家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如頒布施行糧食安全保障法、反食品浪費法,強化糧食安全黨政同責考核和問責,這些都為我們做好新時期糧食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
其二是強化科技支撐。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會同行業科研院所、高校、糧食倉儲企業依托糧食儲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按照倉儲物流環節,逐步構建了倉房新材料套用、高效環保進出倉、智能監測預警、綠色綜合防治、效能科學評價「五維一體」的綠色儲糧技術整合體系,透過人才培養與培訓、科技創新與整合示範、科普宣傳與推廣等多種形式,加強國際、國內合作,充分利用互聯網平台優勢,讓行業內外先進技術,助力減少稻谷產後損失。
其三是完善標準體系。近年來,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釋出了10余項稻谷幹燥、儲藏、品質檢測方法等相關標準,從稻谷產後多個環節進行了規範引領。透過推動相關企業標準、團體標準、地方標準和行業標準、國家標準等制修訂,健全標準體系,為稻谷收獲保質減損技術實施和措施管理提供評判準則,為確保稻谷質素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