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俄烏沖突爆發近兩年,火炮、硝煙、廢墟、逃難者……類似畫面常在西方媒體上反復出現,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邊指責俄羅斯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卻一邊給俄烏沖突火上澆油。
在俄烏沖突軍事鬥爭之外,美國發動的全方位輿論戰、資訊戰同樣驚心動魄,在俄烏沖突爆發前,西方媒體就開始配合美國政府不遺余力地散布情報、放大矛盾,煽動沖突,借話語霸權黨同伐異,不斷施放「戰爭迷霧」,裹挾、影響人們的判斷和認知。
為了厘清西方媒體如何透過前期報道為俄烏沖突中的輿論戰、資訊戰鋪墊造勢,我們選取了包括美聯社、路透社、【紐約時報】等在內的10家西方媒體,從他們2021年12月8日至2022年2月20日的報道中篩選出6316篇涉俄烏的稿件,首先按照日期畫出了發稿量折線圖。
西方媒體涉俄烏報道的第一個小高潮出現在12月8日,單日涉俄烏稿件數量達到177篇。這是因為12月7日美國總統拜登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線上會議。西方媒體在會後的報道中說,拜登在會談中警告俄羅斯,如果俄羅斯對烏克蘭采取行動,北約將進行相應的軍事部署,並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但少有西方媒體關心俄方對於北約東擴的安全擔憂。
此後一段時間西方媒體對俄烏局勢的關註度保持在中低水平。直到2月11日,單日稿量陡然上升,達到284條,這是因為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克·沙利文爆料稱,俄羅斯可能會在2月20日之前發動對烏克蘭的「入侵」。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稱,拜登告訴歐洲領導人,俄羅斯的「入侵」日期是2月16日,因此在「預測日期」的前一日,涉俄烏沖突的單日報道量達到600條,是近期單日報道數量的7倍多。
在平安度過16日之後,西方媒體又相繼給出了19日和20日兩個日期,使得俄烏沖突報道量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而且每隔一到兩天就要刊發分析和評論文章,極力證明,「俄羅斯與西方矛盾不可調和,烏克蘭危機不可避免」。
透過對於上述6000余條稿件內容進行關鍵詞提取,只保留具有實際意義的詞匯,我們找出了稿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34個詞。
從詞雲圖可以看出,在西方媒體的報道中,處於俄烏沖突核心位置的國家和組織是俄羅斯、烏克蘭、美國和北約,而且非常強調北約國家是美國盟友的身份。
在外媒高頻詞中,只有普京和拜登兩位領導人的名字出現。這說明,在西方媒體眼中,美俄領導人的表態才是主導事態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北約不過是個工具。
從報道量和報道內容的關聯度來看,西方媒體只對能夠抹黑俄羅斯、激化俄羅斯與西方矛盾的話題和事件感興趣,而對俄羅斯尋求展開談判對話,並多次向美國和北約提供「安全保障」方案草案的做法視而不見。媒體在報道中反復使用戰爭、風險、恐懼、危機、威脅、借口、壓力、擔憂等此類負面詞匯,在國際輿論塑造了戰爭一觸即發的語境,令俄方感到更多威脅。
歐美國家在煽動俄烏開戰的報道中,完全沒有提到人權、人道、民眾這樣的詞匯,僅提到平民93次,是俄羅斯一詞被提及次數的八十分之一。這說明他們不關心沖突會給民眾帶來什麽樣的災難。
在34個高頻詞中還包括制裁和北溪,可見制裁是西方國家解決國際爭端的慣用思路,而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北溪」管道成為襲擊目標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策劃:倪四義 王永前
監制:尚軍 魏建華
統籌:楊晴川 閆珺巖 徐海靜 楊金誌 鄭開君
記者:李雪笛 孫青
參與記者:倪遠詩
數據支持:呂微 靳博
剪輯:孫青 李雪笛
編輯:馬驍 王豐豐 王沛 杜逾舸 包雪琳 王玉玨 梁尚剛
AIGC支持:抖音博主「Ai億串零」
新華社國際部數覽工作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