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在經歷「加時」後, 當地時間14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閉幕。大會透過【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2025-2026年預算、應對沙塵暴、應對幹旱、強化科研創新等39項決議檔。
參加【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的近200個國家承諾將土地恢復和抗旱能力作為國家政策和國際合作的優先事項,並作為保障糧食安全和適應氣候變遷的重要戰略。各國還為未來全球應對幹旱機制的建立透過程式性決議,決定成立閉會期間特設小組推進相關工作,並計劃於2026年在蒙古國舉行的【公約】第十七次締約方大會上完成這項工作。與此同時,各國已承諾提供超過120億美元的資金用於應對全球尤其是最脆弱國家的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幹旱問題。
中方在會議期間舉辦系列活動傳播中國聲音
會議期間,中國代表團舉辦中國館系列活動,累計舉辦10余場邊會,多國政要等人士參加相關活動。中國館有力傳播了中國聲音,講述了防沙治沙中國故事,推動了雙邊和多邊交流對話。
中國代表團深入參與【公約】核心預算、應對幹旱機制安排、中期評估和未來戰略制定、草原和牧場、沙塵暴等議題,以及履約審查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磋商,發揮了建設性引導作用。
(來源:央視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