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歐美多國也在經歷一場大範圍的電荒,什麽原因引發了這場正在波及全球的能源危機?這個冬天各國將如何度過?

2021-09-28新聞

這個冬天,歐美多國將面臨停電風險。

近期,歐洲天然氣供應緊缺、價格飆漲,與之相伴隨的是歐洲電力短缺、電價上漲,美國今冬電價也呈現上漲趨勢。

面對眼下的能源形勢,路透社等多家媒體機構和分析人士警告稱,隨著冬天臨近,用電需求增大,歐美多國面臨停電的風險在增加。

對於歐美今冬電價上漲趨勢和停電的擔憂,專家分析認為,其背後有多重因素,但主要歸結於電力供不應求、天然氣價格上漲等。目前,歐美多國正采取措施加以應對。

歐美多地電價飆升

據英國【經濟學人】報道,自2021年年初以來,歐洲電價持續大幅上漲。進入9月,電價出現飆升趨勢。國際能源署9月21日發表聲明稱,最近幾周,歐洲電價已攀升至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在許多市場已升至100歐元/兆瓦時以上。

德國和法國的批發電價分別上漲了36%和48%。英國電價高達385英鎊/兆瓦時,高於幾周前的147英鎊/兆瓦時。而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平均電力批發價格達到175歐元/兆瓦時,為半年前的三倍。


英國、德國和法國的電價持續上漲。圖/大宗商品情報服務機構ICIS energy簡報截圖

與歐洲情況類似,美國今冬電力價格也呈上漲趨勢。彭博社組譯的數據顯示,交易員將2022年1月美國最大市場的期貨電價上調至約82美元/兆瓦時,這是自 2014年以來的最高值。


歐洲能源危機推動美國今冬期貨電價創2014年以來新高。圖/彭博社報道截圖
彭博社報道稱,美國的電力需求通常會在夏季用電高峰時達到峰值,芝加哥、華盛頓等13 州今冬的期貨電價基準甚至超過了今年炎熱夏季的均價,這是罕見的現象。

隨著電價飆漲,歐美居民生活和企業生產成本陡增。路透社報道稱,居民電費增加,英國、挪威等國化工、化肥企業已紛紛減產或停產。英國主要化肥生產商CF Industries Holdings Inc.關閉了兩家工廠,挪威氨制造商YaraInternational ASA限制了其在歐洲的生產。

高盛警告稱,飆升的電價將使今年冬天停電的風險增加。英國電力系統營運機構(National Grid ESO)釋出的【2021-2022年度冬季利潤展望】報告稱,由於電力供應存在「不確定性」,英國的電力供應會比去年更緊張,英國冬季面臨停電的風險在上升。【華盛頓時報】報道稱,美國公用事業公司將被迫啟動輪流停電。

為緩解這一局面,歐洲多國正采取措施加以應對。歐盟委員會承諾,在未來幾周內,將釋出應對能源危機的指導方針。此外,據英國【經濟學人】報道,西班牙正控制電價利潤,意大利政府正審查電費的計算方式,歐洲其他國家也有各自安排。

電力供需失衡導致「電荒」

專家分析認為,歐美電價上漲引發停電擔憂,主要是因為電力供需矛盾失衡。

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前所長陳鳳英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全球逐漸從疫情中恢復,歐美一些國家的生產還未完全恢復,但是需求恢復到疫情前水平。需求旺盛,而供給不足,供需出現失衡,引發歐美停電擔憂。


歐盟國家電力需求在2021年上半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圖/EMBER官網截圖

新華社瞭望智庫研究院副院長姜鐵英也認為,電價飆漲與基礎能源需求飆漲、有效供給不足有關。隨著新冠疫苗的普遍接種,世界防控疫情取得階段性進展,各國經濟逐步復蘇,導致基礎能源消耗量明顯增長,受能源成本價格(如天然氣、煤炭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能源的供給未能與需求同步,造成供小於求。

而歐美出現供電不足,與其電力供應的能源結構有關。

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曹遠征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現在的儲能技術還跟不上,電力系統依然存在即發即用的特殊性,而可再生能源無法二十四小時供應,需有其他能源發電補上,才能確保電力供應。

曹遠征指出,歐洲出現電力供應不足,與其能源結構有關。歐洲清潔能源發電占比持續增加,但由於遭遇幹旱等氣候異常,風電、水電發電量下降。為填補缺口,火電發電需求激增。但由於歐美清潔能源還在轉型陣痛期,用於應急調峰儲備電源的火電機組受限,火電短時間內無法補上,導致電力供應出現缺口。


2020年,歐洲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為38%,超過化石能源發電的37%。圖/EMBER官網截圖

歐盟委員會官網顯示,2019年歐洲電力來源主要有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的化石燃料(39%)、可再生能源(35%)和核電(26%)。到了2020年,根據智庫EMBER的一項研究,可再生能源占比達到38%,首次成為歐盟的主要電力來源。


當地時間2021年9月24日,英國沃奇菲爾德,風力發電機正在工作。圖/IC photo

英國【經濟學人】報道稱,風力發電大約占歐洲能源結構的十分之一,英國等國家這一比例是其兩倍。然而,最近天氣異常限制了歐洲風力發電的產能,例如德國9月份前兩周的風力發電量比其五年平均水平低50%。

美國方面,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官網介紹,美國電力供應主要來源於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和煤炭)、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等),其中天然氣占比達到34%,可再生能源占比為12%。

彭博社報道稱,隨著美國進入供暖季節,發電廠對天然氣的需求創新高,而天然氣產能又連續第二年下降,在能源轉型的背景下,今年美國發電廠是否會改用更多石油煤炭等發電來保證電力供應仍需觀察。


美國主要電力能源消費結構。圖/美國能源資訊署(EIA)

姜鐵英指出,傳統能源結束過快與新能源跟進滯後所造成的錯位矛盾,也是導致全球基礎能源短缺、價格飆漲的原因。為應對全球氣候變遷,世界主要經濟體都將縮減煤電等傳統能源生產規模與使用比例,擴大綠色能源使用量,作為解決問題的抓手。但現實情況是,在傳統能源規模逐步減少的態勢之下,綠色能源無論是關鍵技術突破,還是產能規模,都未充分成熟,不能充分填補傳統能源供給減少造成的缺口。

天然氣價格上漲推高歐美電價

美媒Politico報道稱,天然氣是許多國家能源結構的重要組成部份,隨著天然氣價格上漲,這種依賴性對多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個大問題。


2021年歐洲天然氣價格飆漲。圖/ICE

作為歐洲天然氣交易的基準,荷蘭TTF中心的天然氣價格9月21日上漲至175歐元/兆瓦時,比3月份高出四倍。隨著天然氣供不應求,荷蘭TTF中心的天然氣價格還在上升。

一般而言,歐洲各國會在天然氣價格偏低的時候(即夏季,供暖需求較低)增加儲備,為冬天能源不足的情況做準備。但是,今年歐洲的天然氣供應比預期有所減少,天然氣庫存下降。

【經濟學人】報道稱,歐洲去年經歷了寒冷而漫長的冬季,天然氣庫存已有所下降,比長期平均儲量低約25%。

歐洲天然氣的兩大進口來源也受到影響,天然氣發電受限。歐洲大約三分之一的天然氣由俄羅斯供應,五分之一來自挪威,但這兩個供應渠道均受到影響。例如,西伯利亞的一家加工廠發生火災,導致天然氣供應低於預期。另據路透社報道,當前歐洲第二大天然氣供應國挪威也因為油田設施檢修受到限制。

作為歐洲發電的主力,天然氣供應不足,電力供應也隨之收緊。再加上受極端天氣影響,水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無法頂上,導致電力供應緊缺現象更加嚴重。


美國天然氣產量遠低於疫情前的高峰,鉆井數量也極少。圖/荷蘭農業合作銀行官網截圖

天然氣也是美國發電的主力之一,在其能源結構中占比30%以上。

陳鳳英指出, 2020年的低油價極大打擊了本土的頁巖氣生產商,再加上拜登政府提出低碳目標等原因,美國國內的天然氣庫存和供應有所減少,美國可能也將面臨用電緊張。

彭博社報道,如果美國天然氣出口增加,美國本土的氣價也會隨之上漲。加上冬季嚴寒,美國今年冬季的電價在可預見的範圍內也將會保持較高的水平。

歐洲能源危機將蔓延全球

「為什麽每個人都在談論全球電力短缺?這是由於世界依靠燃料和電力執行,能源危機有可能觸及全球經濟的每一個角落,擠壓供應鏈,甚至導致食品價格上漲,這意味著全球還面臨通脹壓力。」彭博社報道稱。


歐洲能源危機也將蔓延全球。圖/彭博社報道截圖

路透社分析認為,能源價格,尤其是天然氣價格上漲創紀錄,帶動歐洲電價漲至多年來的高位,而且這一狀況不太可能在年底緩解,這表明今年歐洲寒冬的生活成本將會是高昂的。


天然氣價格暴漲。圖/荷蘭合作銀行官網截圖

受制於天然氣產能有限,火電需求激增,導致歐美天然氣價格飆漲,後者反過來又持續推高火電成本及電價。


2021年9月30日,英國天然氣期貨價格走勢圖。圖/ICE官網截圖

「歐洲本輪電價強勁上漲,導致一些歐洲市場的電力供應商從天然氣轉向煤炭發電——如果不是因為歐洲碳排放配額價格的上漲,這一趨勢會更加明顯。」國際能源署在近期有關天然氣和電力市場情況發表的聲明中說。

彭博社報道9月27日報道稱,歐洲這一輪能源危機將影響全球其他地方。

在努力放棄煤炭和增加使用清潔能源的過程中,各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天然氣,但沒有足夠的天然氣來推動疫情之後的復蘇需求,並在寒冬到來之前補足庫存,當氣溫下降,天然氣供應會更緊張。

在天然氣供應緊張的情況下,多國為了獲得天然氣供應互相擡價,除了北半球的國家,其他地區的國家也會受到影響。

例如,因水電發電量下降,巴西轉而進口更多天然氣,電費也在上漲,巴西家庭面臨高電費。其他負擔不起燃料的經濟體(例如巴基斯坦或孟加拉國)可能會陷入停頓。南韓也擔心,可能出現的寒流或將迫使更多電力公司進入現貨市場,並將以破紀錄的高價購買應急天然氣來保證發電燃料供應。南韓電力公司9月23日宣布,近八年來將首次提高電價。

至於美國,天然氣庫存低於五年季節性平均水平,隨著更多天然氣出口,國內供應隨之減少。美國工業能源消費者協會要求能源部減少出口,直到庫存恢復正常,此舉可能會加劇其他國家天然氣的短缺。

姜鐵英表示,基礎能源價格飛速上漲帶來的「多米諾效應」已經初步顯現——擾亂了經濟秩序,加劇供應鏈體系危機。例如在英國,由於能源價格的上漲,用於冷凍運輸生鮮食品的幹冰無法正常供應,這直接威脅了超市雞肉、火腿、冰激淩、飲料等產品的有序供應,也直接影響了其他關聯行業的生產與銷售。

新京報記者 朱月紅
編輯 張磊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