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改革開放)

2024-07-14新聞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
「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
「抓改革、促發展,歸根到底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壯闊歷程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是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為現實。
新征程上,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最需依靠的,也是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任務越繁重,我們越要依靠人民群眾支持和參與,善於透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改革措施帶領人民前進,善於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完善改革的政策主張。」
全面深化改革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依靠人民鑄就歷史偉業,是我們黨攻堅克難、贏得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黨初心使命的集中體現。
「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2012年11月,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席話鏗鏘有力、直抵人心。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變的初心和使命。在百余年奮鬥的賡續前行中,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大潮中,「人民至上」始終不渝。
今年6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會議指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總結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貫徹的原則之一,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堅持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時間回溯至2013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這次全會決定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堅持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改革千頭萬緒,以人民利益為旨歸,改革的科學性才有支撐,落實的有效性才有保障。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改革,從群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
醫改是一道世界性難題,承載著破解「看病難、看病貴」的民生期盼。在福建三明,人口不多、經濟體量相對較小、退休人員占比較高,一度面臨醫保基金收不抵支等情況。2012年,三明劍指醫改,整頓虛高藥價、過度診療等亂象,堵住「以藥養醫」的老路。此後,多次調整醫療服務收費標準,提高醫院的醫務性收入占比;探索全民健康管理新模式,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
2021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期間,來到三明了解醫改惠民情況。總書記指出:「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還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把這件事抓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應該是全黨全社會必須牢牢樹立的一個理念。」如今,三明醫改經驗已在全國推廣,中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
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改革,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
黃海之濱,山東日照,一條長約28公裏的陽光海岸綠道,縱貫南北,配以觀景平台、運動步道、遊客休憩廣場等設施,成為市民和遊客休閑度假的熱門打卡點。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裏考察調研時指出:「生態環境好,老百姓就多了一份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前些年中國經濟保持快速發展,但多年積累下來的環境問題也凸顯出來,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越來越迫切。
老百姓關心什麽、期盼什麽,改革就要抓住什麽、推進什麽。近年來,「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相繼實施,持續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如今,人們普遍感受到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環境更優美了。
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推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讓國家變得更加富強、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如果不能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創造更加公平的社會環境,甚至導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義,也不可能持續」。
黨的十八大以來,70多次中央深改領導小組和中央深改委會議,2000多個改革方案,一切的邏輯起點和價值旨歸都是為了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變成現實。無論推進什麽領域的改革,無論改革推進到哪個階段,我們黨始終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
堅守改革初心,得到了億萬人民的擁護和支持。
驕陽似火,麥收過後的皖北田野一望無際,剛剛獲得豐收的安徽滁州鳳陽縣小崗村村民又播種下新的希望。
這裏是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2016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小崗村,稱贊「小崗村當年的創舉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聲春雷」,指出「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
「總書記走進我家小院,和我們嘮家常,問得很細致。總書記的心始終與我們農民連在一起。」今年81歲的嚴金昌說。
作為大包幹帶頭人之一,嚴金昌當年與另外17名村民按下改變農民自身命運的紅手印。親歷了農村改革起步的歷史,如今他又見證著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壯闊歷程:這些年,小崗村不斷享受改革紅利,從土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到集體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再到農村「三變」(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改革,村民由「戶戶包田」變成了「人人持股」;從紅手印到產權證紅本子,再到分紅利,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紅火。
新時代,各地各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考察時飽含深厚人民情懷的話語,為新征程上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以高質素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錨定正確方向、指明科學方法。
在中國式現代化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國式現代化之所以走得通、行得穩,關鍵在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增進民生福祉行之篤之。
大涼山深處的阿土列爾村,位於海拔1400多米的懸崖之上,在極其漫長的歲月裏,垂直於絕壁的17條藤梯曾是村民與外界相連的唯一通道。黨的十八大以來,「懸崖村」的藤梯換成了更安全的鋼梯,村民們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到了縣城安置點,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
「安居還要樂業。山上的土地閑置了,我們就想開發利用起來,發展產業。」村民莫色拉博說。如今,一些村民重返「懸崖村」,有的搞養殖,有的種油橄欖,有的從事旅遊服務。「懸崖村」變了模樣,百姓生活越來越好。
攻克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實作從「藤梯」到「鋼梯」再到「樓梯」的跨越,正是新時代改革發展的生動註腳。
改革關頭勇者勝,勇氣來自哪裏?來自堅定的理想信念,來自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來自人民的重托、期盼與支持。
一方面,改革越往後,越是難啃的硬骨頭,中國改革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另一方面,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轉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堅持人民至上,既是價值觀,也是方法論。只有站穩人民立場,改革才能行穩致遠。
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告誡廣大黨員、幹部:「在全面深化改革行程中,遇到關系復雜、難以權衡的利益問題,要認真想一想群眾實際情況究竟怎樣?群眾到底在期待什麽?群眾利益如何保障?群眾對我們的改革是否滿意?」
曾經,一些地方的政務大廳「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各政務服務視窗、各部門之間經常相互推諉扯皮。老百姓辦證辦事,反復跑、跑斷腿。對此,能不能改、敢不敢改、改到什麽程度,考驗著新時代共產黨人的魄力與擔當。
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改革精神管黨治黨,堅持「刀刃向內」,向頑瘴痼疾開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籬,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上海的「一網通辦」、江蘇的「不見面審批」、天津濱海新區的「一枚印章管審批」……不該有的審批事項被「瘦身」清理,有法可依的權力曬在陽光下,能下放的審批許可權逐步得到下放,能網辦的事項盡可能在「指尖」辦理,企業和群眾辦事越來越便捷、越來越舒心。
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蘊含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解決問題、推動改革發展的過程,就是贏得民心的過程。
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在傳承與發展中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長江十年禁漁……廣大黨員、幹部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攻堅克難、動真碰硬。
放眼今天的神州大地,數不清的變化就發生在我們身邊。
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眼裏,改革是為了托起穩穩的幸福。2023年,提高「一老一小」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標準,6600多萬納稅人受益。今年6月,民政部聯合21個部門出台的【關於加快發展農村養老服務的指導意見】對外公布,這是全國層面對發展農村養老服務作出的首份總體性、系統性部署,讓更多農村老年人老有所養。
在懷揣夢想的青年人眼裏,改革是為了激發創新創業的活力。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入,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松綁,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迸發。江蘇常州近3年建成人才公寓10余萬套,「常有安居」讓人才與城市「雙向奔赴」;浙江寧波推進人才創業創新全周期「一件事」改革,最佳化人才生態環境。
在進城打拼的城市建設者眼裏,改革是為了讓他們擁有更公平的機會、更廣闊的舞台。戶籍制度改革,打破城鄉二元體制壁壘;全國範圍已實作戶口遷移等「跨省通辦」,節省大量往返時間和經濟成本;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努力實作「進得來」「留得住」。
在深耕市場的民營企業家眼裏,改革是為了讓他們更加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發展。出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推出減稅降費政策,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不斷提振民營企業家的發展信心,推動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今年4月22日,正在重慶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走進更新改造後的九龍坡區謝家灣街道民主村社區,語重心長地說:「黨中央很關心的一件事,就是把老舊小區改造好。」
新時代以來,蹄疾步穩的改革背後,是一個堅定而又溫暖的指向——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群眾福祉。
黨的領導,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保證。當好改革促進派、實幹家,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用改革精神管黨治黨,以自我革命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始終成為中國人民最可靠、最堅強的主心骨。
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
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在一次次問計於民中,找到破題的關鍵;在群策群力中,凝聚奮進的共識。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實踐。」
為起草好「十四五」規劃建議稿,2020年9月,湖南長沙,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會上的一席話擲地有聲、意味深遠——
「正確的道路從哪裏來?從群眾中來。」
基層有真經,一線有答案。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走遍大江南北,深入城市、農村、高校、企業、科研機構等,了解社情民意。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同基層代表、專家學者、民營企業家等座談,聽取意見建議。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作出重大決策、制定重要檔,都深入調研,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這是我們黨的一貫做法和優良傳統。」
既問需於民也問計於民。2019年11月,正在上海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虹橋街道,同正在參加立法意見征詢的社區居民代表親切交流,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2021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對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和實踐要求作出系統精辟的闡述。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將「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寫入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
從基層立法聯系點到「小院議事廳」,各地持續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作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來。
學前教育改革,牽動著每一個家庭的心,相關立法工作同步推進。今年年初,一場學前教育法草案的立法意見征詢會,在位於上海市長寧區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舉行。社區居民、學校教師、律師等齊聚一堂,你一言、我一語。幾十條意見建議被原汁原味記錄下來,「直通」立法機關。
「一頭連著立法機關,一頭連著基層群眾,立法聯系點讓普通人也能參與立法、參與改革。這激發了大家的主人翁意識,調動起群眾的熱情。」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資訊員朱國萍說。
2015年至今年4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先後就183件次法律草案征求設在全國各地的基層立法聯系點意見27880多條,其中有3200多條被立法研究采納,有力推動民法典、個人所得稅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制度的制定、修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時代改革開放具有許多新的內涵和特點,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度建設分量更重」「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一整套更完備、更穩定、更管用的制度體系」。
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是富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一直以來,我們黨充分尊重群眾首創精神,鼓勵基層先行先試,大膽試驗、大膽突破,不斷把改革引向深入。
在浙江國際油氣交易中心,電子大屏上捲動著各類油品交易掛牌行情,這裏的「舟山價格」日益受到境內外市場關註。2017年浙江自貿試驗區成立以來,舟山片區開啟了「無中生油」「聚氣發展」的改革探索之路,瞄準油氣全產業鏈,建成全國最大的石化基地之一。
「去大膽探索」。2013年以來,在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基礎上,黨中央、國務院先後部署設立22個自貿試驗區,各自貿試驗區累計開展3500余項改革試點,一批標誌性、引領性制度創新成果孕育而生。
「看準了就堅定不移抓」。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公益訴訟改革試點、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在一塊塊改革試驗田裏,廣大黨員幹部銳意進取、積極作為,結出累累碩果。
基層是改革創新的源頭活水。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落實「四下基層」制度,推行「民呼我為」「接訴即辦」等做法,開展調查研究,走好網絡群眾路線,黨心與民心始終同頻共振。新時代,我們黨所展現出的「那種精神,那種力量,那種欲望,那種熱情」,廣大人民群眾煥發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開創了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局面。
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今年5月,山東濟南,在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當有學者發言提到「接下來的這輪改革,力爭讓更多群體有更強的獲得感」時,習近平總書記贊許道:「這句話正是點睛之筆,老百姓的獲得感是實實在在的。」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億萬人民一筆一畫繪就了蔚為壯觀的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畫卷。
即將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擘畫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
新征程上,有習近平總書記掌舵領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我們必將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14日 01 版)(張 洋 張 璁)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