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拜登政府出台了新的對華半導體管制措施。
這個訊息一出,美國的半導體行業可以說是一片哀嚎啊,還擱那制裁啊?再制裁美國的半導體行業就完犢子了。然後美國的各大財團開始瘋狂擠兌拜登,要求他成效命令。最後不得已,原計劃是想要制裁200多家中國企業,結果等到了12月2日方案拿出來的時候,200多家企業變成了140家。
而且原本拜登想要搞全領域芯片封禁,最後也只是限制在了先進人工智能芯片這一個領域。總之,他在美國資本家和財團的逼迫下,被迫讓步,放棄了一部份制裁。
![](https://img.jasve.com/2024-12/48b48555f9f3b4f9f9dd9c3ab8c4568d.webp)
說實話我一開始沒看明白這個操作,從2019年開始,美國政府幾乎每年都會對打壓中國半導體行業的政策「打修補程式」這已經成了美國的常規操作了,怎麽今年美國這麽做的時候,那麽多美國財團都表達反對呢?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因為美國的那些財團也是需要掙錢的。中國對芯片的需求量很大,尤其是對芯片原材料和芯片制造機器的需求量更是不一般。
別的不說,就說美國的那些芯片公司,今年上半的對華出口額占據了其總收入的一半。美國要是制裁了中國芯片,等於是斷了自家公司的活路。
當初這些芯片公司能肆無忌憚地卡中國脖子,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當時全世界所有國家的芯片需求量都很大;所以就算是放棄了中國市場,他們也還能好好活著。
而第二個原因就是那個時候中國不掌握芯片的核心生產技術,西方國家的芯片在中國沒有替代品,就算是卡了中國脖子,暫時結束了中國市場,中國還得給他們請回來。
![](https://img.jasve.com/2024-12/5de515870cd7204e849a0690fcf0351e.webp)
然而現在時代不同了。中國的芯片技術發展,帶來的是中國的中低端芯片生產技術成熟,而且配合上了中國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
今年1-10月,中國半導體出口達9311.7億元,增長21.4%,平均每個月的出口是930億元左右。從過去三年的數據來看,每年的第四季度還是中國半導體出口的旺季。到了今年1月,中國芯片出口直接突破了萬億。
在中國不停擴大出口的影響之下,全球各大公司使用的芯片逐漸從歐美產,變成了中國造,這件事情嚴重壓縮了歐美國家在海外的市場份額。所以這倒逼他們進一步增加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和投資。
因為他們已經看明白了,現在中國已經有了強大的中低端芯片生產能力,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現在不把事情做絕了,西方的芯片企業還能吃上一口飯,但如果他們完全結束了中國市場, 那麽中國肯定不會慣著他們,我們的自產芯片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對國內需求的填補,等到那個時候,美國的芯片你公司再想回到中國,那可是回不來了。
當然,面對這種情況,美國方面也不是完全沒有策略,他們的策略是同時研發和生產最尖端的芯片,在頂尖芯片領域加碼對中國芯片的制裁,希望透過鎖住前沿發展空間的方式打擊中國的芯片產業。
![](https://img.jasve.com/2024-12/d3171a362db2519fa4db55411b24921e.webp)
然而這就產生了一個新的問題,全球芯片市場對這些最先進的芯片有需求嗎?
答案是有,中國的登月計劃,中國的實驗性超級雷達,中國最新的軟件架構,中國的超算,都需要這種超級頂尖的芯片來提供基礎運算能力。
但是這些東西只有中國能生產。其他國家全都不能生產。甚至就連美國對這種超高級芯片都沒有任何需求。現在他們造這種頂尖芯片能回本單純是因為中國有需求。如果中國不買他們的頂尖芯片了,這些廠商就只能喝西北風了。
所以對這些企業來說鎖住尖端領域只不過是換一種方式賠本罷了。
中低端芯片中國可以大量生產,而且還在大振幅出口,擠壓外國市場,高端芯片全球只有中國能用。在這兩件事情的影響之下,中國已經變成了美西方芯片企業的衣食父母了。正所謂斷人錢財如殺人父母,現在拜登在封鎖中國芯片,對付他的就不是中國了,而是靠著中國吃飯的美國財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