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正權(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研究院黨組書記、院長、教授)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我們要始終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努力促進世界和平安寧和人類共同進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視野宏闊,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為什麽必須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如何繼續走好和平發展道路」這一新時代的重大主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新征程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
和平發展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既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前提條件,也是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撐,是我們黨根據新時代世界發展潮流和黨的中心任務作出的戰略抉擇,展現出我們黨遠大的世界眼光和強大的道義力量。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賡續傳承。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熱愛和平的民族,推崇「協和萬邦」、「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國雖大,好戰必亡」、「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和平共處思想。「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等理念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品格。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永遠沒有稱王稱霸、窮兵黷武的基因。中國人民在近代遭受了西方列強長達百年的侵略、淩辱和掠奪,更加堅定地反對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更加堅定維護和平的決心。無論發展到什麽程度,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定不移地沿著和平發展道路闊步前行。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和平是發展的前提。國家的富強、民族的昌盛離不開和平的發展環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和平,中國和世界都不可能順利發展;沒有發展,中國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格局。中國雖然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但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一個和平、繁榮、安全和穩定的國際環境。只有把和平與發展緊密聯系起來,讓世界各國感受到中國的發展是和平友好的,不是擴張掠奪的,發展的環境就會越來越好,發展的阻力也會越來越小。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需要。和平發展是國際社會的大事,是各國共同的責任。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勢不可擋。另一方面,恃強淩弱、巧取豪奪、零和博弈等霸權霸道霸淩行徑危害深重。世界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取決於各國人民的抉擇。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和經濟體量巨大的現代化,中國的發展和安全,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新機遇,為世界提供了最大的確定性和穩定性。中國始終堅持「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一如既往同各國人民攜手努力,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為創造人類美好未來而不懈奮鬥。
二、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要始終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強科技領域開放合作,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中國式現代化的行程中,我們要從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歷史的高度出發,正確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系,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堅持合作、不搞對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堅持對話而不對抗、包容而不排他,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擴大利益匯合點,畫出最大同心圓。」我們要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多邊主義的核心價值和基本原則,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奉行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以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走出一條「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尊重和包容差異,不幹涉別國內政,堅持各國平等參與決策、享受權利、履行義務,透過協商對話解決分歧。建設性參與和引領全球治理規則制定,積極推動國際氣候變遷合作,支持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機制發揮應有作用。
堅持開放、不搞封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堅定不移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開啟國門搞建設,在‘一帶一路’等重大國際合作專案中創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對外開放格局。」我們要構建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積極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以中國的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構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發展夥伴關系。支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深化雙、多邊和區域經貿合作,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開放,引導經濟全球化正確發展方向。擴大自主開放,擴大對最未開發國家單邊開放。推動金融高水平開放,穩慎紮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以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等更多開放平台,為世界共同發展增添新動力。
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互利共贏、不搞零和博弈,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我們要始終堅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堅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以對話彌合分歧,以談判化解爭端,堅決反對動輒使用武力處理國際爭端。反對打著所謂「民主」、「自由」、「人權」等幌子肆意幹涉別國內政。堅持主權平等原則,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侵犯,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應當得到維護。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動提升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全球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堅持依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維護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堅持促進大國協調和良性互動,深化同周邊國家友好互信和利益融合,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構建遍布全球的「朋友圈」。
三、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要始終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
黨的二十大報告在論及中國式現代化時提出「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的重要命題。這一重大論斷正確回答了世界之問、時代之問、歷史之問,表明了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中國人民創造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堅定態度,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實作「三大全球倡議」、構建人類文明新形態具有重要意義。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又是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必然選擇。這一理念,科學回答了「建設一個什麽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的世界之問、時代之問。我們要堅持以和平發展超越沖突對抗、以全球共同安全取代少數絕對安全、以互利共贏摒棄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鑒防止文明沖突、以綠色發展呵護地球家園的原則,同世界各國一道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走和平發展道路的中國式現代化,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
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當今世界面臨許多共同挑戰和問題,急需一種超越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站在全人類高度的價值觀來引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我們要秉持全人類共同價值,以寬廣胸懷包容理解不同文明的價值,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價值實作路徑的探索,促進文明交流互鑒,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開放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道路,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最大限度匯聚建設美好世界的精神力量。
著力推動「三大全球倡議」。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聚焦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三大全球倡議」為應對全球共同挑戰提供了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要全面落實全球發展倡議,推動實作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共建全球發展夥伴關系,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共創共享和平繁榮美好未來。要全面踐行全球安全倡議,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積極參與全球安全治理,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重視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透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要全面推進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推動各國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擴大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共同推動人類文明發展進步。
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只要我們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既透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透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就一定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為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來源:【紅旗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