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台灣地區人均GDP超過7.6萬美元?老百姓的生活卻是全球最艱難

2024-10-05新聞

台灣社會的經濟發展在20世紀60至90年代曾經歷過輝煌的時期,台灣民眾甚至用「台灣錢淹腳目」來形容富裕程度,台當局對此頗感自豪,常常以「台灣經驗」作為口號。進入21世紀,台灣的經濟增速開始放緩,除了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外,政黨鬥爭引發的內耗也是重要原因,民進黨上台以後台灣經濟衰退仍未見扭轉,然而民進黨當局卻屢屢投擲看似漂亮的數據來宣稱台灣的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前景光明。這些紙面上的數據能反映真實情況嗎?

有一組數據顯示台灣的經濟確實表現「不俗」。根據美國財經雜誌【環球金融】最新釋出的「2024年全球百大富有國家和地區」榜單,台灣地區的人均GDP高達76858美元,位列全球第14名,甚至超過了日本(第36名)和南韓(第30名)。但是,在這樣的經濟數碼背後,卻隱藏著 「台灣雖然富有,民眾的生活卻是全球最艱難」 的現狀。這還得從台灣的「中產階層」談起。

中產階層通常指那些具備一定經濟獨立性的人群,他們擁有穩定且薪資較高的工作,並在社會發展和穩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的中產職業包括醫生、律師、銀行家、工程師和會計師等,同時也涵蓋了程式設計師、社會工作者等新興職業。然而,由於貧富差距的加大, 許多人雖然處於中間收入水平,卻並不算富裕。

在台灣,中產階層的定義並不明確。根據廣義標準,台灣中產階層的年平均薪資為67萬元(新台幣,下同),月平均收入約為5.58萬元;而中位數收入為50.6萬元,相應的月收入為4.21萬元。這些數據表明,若以薪資來界定中產階級,其每月收入大致在新台幣4-5萬元之間。此外,若進一步探討自認屬於「中產階層」的人群,他們平均擁有700萬元的資產,一個三口之家的平均月收入約為14.33萬元。然而,理應作為社會發展中堅力量的中產階層,如今卻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近年來,台灣房價、物價快速上漲,許多中產家庭苦不堪言,生活質素日漸下降。同時,少子化、高齡化等社會結構的變化,也對中產階級的傳統價值觀構成沖擊,過去被重視的「穩定工作」和「養兒防老」的觀念,如今早已不受追捧。此外,全球化浪潮也為台灣的中產階級帶來新的競爭壓力。在台灣,月收入達到10萬元的家庭也只能勉強維持生計,更不用說那些薪資更低的基層民眾和超過180萬的弱勢群體,台灣地區流浪人口的數量逐年攀升。

與此同時,台灣的富裕階層,尤其是地主和大企業家,因世代剝削而未繳納稅款,且無需工作,整日沈迷於囤積房產和土地,這使得他們的財富超越了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一。放眼世界,似乎沒有哪個地方能比台灣的地主更為富裕,而廣大基層人民的境況卻愈發慘淡。根據不完全統計,台灣的貧困家庭數量實際遠超官方統計的十倍以上,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家庭比例也超過全台人口的15%, 這表明台灣的「中產階層正在迅速消失」。

面對中產階層消失的困境,民進黨當局應促進公平競爭,營造一個公正的市場環境,防止壟斷和不正當競爭,從而為中產階級提供公平競爭的機會,讓他們獲得應得的報酬。同時,推動產業升級,鼓勵創新與研發,提升產業競爭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讓中產階層享受更優質的生活。最重要的是,完善社會福利制度,建立健全社會安全網,減輕中產階級的後顧之憂。

台灣中產階層的「崩潰」並非由單一因素造成,而是經濟壓力與社會變遷的雙重作用。近年來,台灣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政治對立不斷加劇,社會階層進一步撕裂,民進黨當局並未正視問題,更不可能重建中產階層的希望,最終受苦的還是廣大普通民眾。

來源:海峽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