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小英(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福建農林大學副教授)
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是兩岸交流最活躍的力量,是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參與者、建設者。【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要求,加強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平台建設。福建在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背景下,發揮對台優勢,從培育兼具「煙火氣」與「時尚感」的閩台特色集市這個小切口入手,既為促進閩台青年深入交流提供新的載體和平台,也為福建做大做強做優文旅經濟註入新活力。
集市經濟是指在城市或鄉村特定空間區域內,定期或非週期性開展的商品交易、貿易活動,並由此產生人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等要素集散的經濟形態。歷經歲月的洗禮和時光的沈澱,透過創新創意賦能,西安的大唐不夜城、成都的寬窄巷子、浙江的烏鎮等繁華集市成為網紅打卡地。從歷史行程來看,這是一種既古老又時尚的經濟形態。
對福建而言,培育閩台特色集市優勢獨特、前景廣闊。一是有「閩台親上親」的濃厚文化氛圍。福建是80%台灣同胞的祖籍地,兩地同文同種、同根同源、同聲同音,媽祖文化、閩南文化、海絲文化等八閩文化是兩岸共同的「根」「脈」,具有地緣近、血緣親、文緣深、商緣廣、法緣久的獨特優勢。二是有成功的示範樣板。福建在全國先行先試,連續舉辦了八屆「匠心意蘊」閩台文創周,出台台胞申請保障房、子女就學等一系列政策,引入140支台灣建築師和文創團隊來閩開展鄉建鄉創,打造了福州夢山路夜市、廈門沙坡尾藝術西區等閩台特色集市,成為台灣青年在閩創業高地。三是有濃郁的「煙火氣息」。福建共有84個縣(市、區)、超過1100多個鄉鎮(街道),這些縣、鄉鎮構成了福建的經濟細胞和星辰大海。但從目前情況來看,福建發展閩台特色集市處於起步階段,主要分布在福州、廈門、泉州等地區,總體規模相對較小,還需在頂層設計、借智借力、彰顯文化、打造標桿上下功夫。
第一,要加強特色集市經濟頂層設計。註重規劃引領,可以探索制定閩台特色集市經濟發展專項規劃,策劃一批集市經濟重點專案、重點工程,在集市場地供給等方面給予支持,增強集市經濟在創新創業中的集聚效應。
第二,借智借力發展特色集市經濟。組建專家智庫,匯集國內外特別是海峽兩岸從事集市研究的專家,為打造閩台特色集市提供智力支持,精心創意、選準主題,打造長盛不衰的精品集市。推動閩台集市「1+1」結對子,學習借鑒各地建設夜市、特色小鎮等成功經驗,將其融入閩台特色集市,打造兩岸青年交流的薈萃地。助力特色集市上雲用數,實施數碼賦能,運用直播趕集、VR逛街等形式,打造全媒體矩陣,提升閩台特色集市的影響力和集聚力。
第三,畫好特色集市文化脈絡。培育「集市+文化」品牌,文化是特色集市的「根」與「魂」,可以把福建的世界遺產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專案和八閩文化等元素植入閩台特色集市,讓集市成為承載兩岸同胞共同記憶的文化載體。舉辦「集市+民俗」活動,例如閩台宮廟對接、族譜接續、世界媽祖文化論壇等,續寫鄉愁、系牢鄉情、印證血緣。此外,福建各地還可以開發「集市+研學」文旅產品,保護好、利用好福州上下杭、漳州古城等特色古跡集市,圍繞林則徐、鄭成功等歷史名人推出特色研學產品。
第四,打造特色集市示範標桿。選樹一批特色樣板,及時復制推廣、精心評選全省十大鄉建鄉創示範、十大閩台特色步行街等典型標桿,展示兩岸青年創意迸發的重要成果,帶動集市經濟做大做強。豐富一批集市業態,以青年喜愛的內容為主要載體,打造富有閩台特色的國潮集市、小吃集市、手工集市。創新一批「國潮」作品,激發台青創業群體的創意和靈感,加強與非遺傳承人合作,推出更多「國潮」作品。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