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大眾中國回應裁員傳聞:正持續提升各部門及專案的效率、最佳化成本

2024-09-27新聞

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大眾中國也要降本增效了。

9月23日,有市場訊息稱,大眾中國計劃進行分階段裁員,預計集團層面將裁減數百名當地員工。

對此,大眾中國方面回應澎湃新聞記者稱,2023年,大眾汽車集團在所有旗下品牌中啟動績效計劃,以在充滿挑戰的行業態勢中保持成功。集團設定了清晰的目標:至2026年將效率提升20%。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與其他所有的部門一樣,積極參與並支持全球的績效計劃,具體措施包括調整組織架構、提升工作流程的數碼化水平、強化中國區各品牌及部門間的協同以及加強專案的本土化。

大眾方面表示,在此背景下,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正持續提升各部門及專案的效率、最佳化成本。根據實際情況,相關措施也涉及直接人力成本及包括行政管理開支、差旅費及培訓成本等在內的間接人力成本。

在電動化轉型的大背景下,大眾這個傳統燃油車巨頭正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據外媒報道,大眾集團正計劃在德國裁員3萬人,以尋求在歐洲汽車市場中變得更具競爭力。其中,裁員振幅最大的將是研發部門,預計1.3萬名研發人員中將有最多6000人被裁員。

此前,大眾汽車甚至作出歷史性決策,考慮關閉德國本土兩家工廠。

當地時間9月2日,大眾汽車表示,正考慮關閉德國的一家汽車工廠和一家零部件工廠以削減成本。據悉,這將是大眾汽車歷史上首次關閉德國工廠,意味著其將放棄在2029年之前不裁員的承諾。

最新財報顯示,大眾汽車2024年第二季度營收為833.4億歐元,同比增長4.1%;營業利潤為54.6億歐元,同比減少2.4%;全球銷量為224.4萬輛,同比下滑3.8%。

大眾汽車在財報中表示,北美地區和南美地區的銷售業績增長幾乎可以抵消其他地區下滑所帶來的影響,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下滑尤為顯著。

在中國市場上,大眾已經失去霸主地位。

今年上半年,大眾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為134.5萬輛,同比下滑7.4%,原因則是「中國市場競爭激烈」。從占比來看,中國市場占全球總銷量比例為30.9%,在巔峰時期,中國一直貢獻著大眾全球四成的市場份額。

此外,大眾也失去了多年以來在中國汽車市場中的霸主地位,比亞迪上半年銷售了超160萬輛汽車,超過大眾汽車,成為銷量冠軍,就全年預期來看,這一形勢難以扭轉。

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中的失意與其電氣化轉型過慢有關。但事實上,在合資車企中,大眾被認為是轉型最快的,旗下ID系列銷量近兩年一路走高,但中國自主品牌在智能電動車這一領域有著更大的先發優勢。

現在,大眾汽車集團正在透過加強本土合作來彌補短板。

去年,大眾汽車集團官方宣布,將透過大眾品牌與小鵬汽車、奧迪品牌與上汽集團的合作,全面參與到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蓬勃發展中。

其中,大眾汽車品牌與小鵬汽車達成技術框架協定,共同開發兩款大眾汽車品牌的電動車型,並計劃於2026年走向市場。大眾汽車集團則收購小鵬汽車約4.99%的股權。奧迪則與其中國合資夥伴上汽集團共同開發高端市場智能網聯電動車產品組合。作為規劃的第一步,奧迪將透過推出全新的電動車型,進入此前在中國尚未覆蓋的細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