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遠矚,開發大西北的意義
中國為什麽要花費那麽大力氣綠化毛烏素沙漠,對塔克拉瑪幹沙漠進行鎖邊,對黃土高原進行推平,這樣做的意義何在呢?
意義在於擴大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世界逆全球化正在進行,貿易脫鉤正在進行,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擡頭,而國外的投資也不再安全,與其把錢投在國外打水漂,還不如投在國內擴充套件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
試想一下,前不久日本排核廢水到海裏,導致海產品受到汙染,新疆鹽堿湖養的海產品立馬補上,這不僅填補了空缺,還加強了國內經濟的迴圈。
而現在有一個契機把大西北的荒漠地帶利用起來,這對中國整體生存空間以及資源獲取來說是好事。現在的光伏板加生態草原模式是治理荒漠的最好的辦法,光伏板安裝以後除了清洗外,幾乎是免費的能源,現在光伏板度電成本幾乎可以只要0.09元,雖然電不穩定,長途運輸損耗大,但就地生產也是可以形成經濟效應的。
例如建算力中心,西北的風力大,散熱條件比較好,電力成本比較低,是以許多企業把他們的算力中心建在了西北。例如多余的電力制氫制乙醇,制作出來的燃料可以用於汽車等其他生產,還有許許多多其他的能源生產方式值得探討研究。
另外就是,對荒漠化土地的改造會出現良田,使得中國出現更多的糧食生產基地,也可以進行畜牧業生產,國產的牛肉貴是因為地理條件有限,養殖成本高,如果把西北荒漠化地帶變成養殖場,相信中國實作牛羊肉自由的時間也不遠了。
西北大開發的意義在於拓展中國的生存空間,這樣的改造,遠比馬斯克開發火星來得靠譜,中國有這樣的條件,也有這樣的能力,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為什麽不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