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2月31日電(記者馬思嘉)跨年夜前夕,寧夏銀川呵氣成霜,青石板鋪就的典農古街卻燈火通明。林立的酒肆、面館間,人群紛紛駐足仰望——人造雪花與粉色花瓣紛揚而下,白衣飄飄的男演員與身著彩衣的女演員在空中「飛舞」,伴隨著恢宏鼓樂與空靈竹簫,上演【鳳求凰】的故事。
【鳳求凰】演出。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這並非古裝劇拍攝現場,而是寧夏漫葡·看見賀蘭沈浸式演藝小鎮的一場外景演出。進入小鎮,遊客可以換上古風妝造,與沿街演員互動、吃美食、賞非遺,還可觀看根據寧夏在地文化編排的【賀蘭山盛典】【黃河婚禮】等大型演出。據「看見賀蘭」專案總指揮楊濤介紹,這裏自今年6月10日開業以來,高峰時段日均接待遊客量約1萬人。
夏季尚可身著華服、提燈夜遊,在冷清的冬季,如何吸引消費者前來?楊濤說,內容與細節是核心,小鎮仍舊以在地文化為「王牌」,打造「西北的年」,讓遊客進入後產生強烈參與感。
為此,小鎮整個11月幾乎停業,潛心打造冬季特色文化盛典,尤其是「看見賀蘭國潮千燈會」,讓遊客進入後便眼前一亮:分布於小鎮各處的大型彩燈裏,有賽博龐克與傳統戲曲的碰撞,有賀蘭山與新時尚的融合,不斷旋轉的醒獅眼眸更散發著年輕人無法抗拒的西北年味……
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遊客馬湘玉在漫葡·看見賀蘭沈浸式演藝小鎮拍照。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臨近新年,小鎮的冬季「文化牌」顯然奏效,日均遊客量目前已達4000人左右。「雪花一落下,感覺像穿越了一樣,太有感覺了。這裏年味足、熱鬧,來拍點照片、短影片發個朋友圈什麽的,特別有跨年儀式感。看完節目還能去吃點美食、泡個溫泉,體驗非常全面。」來自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的遊客馬湘玉說。她夏季來過一次,這次特意穿了紅色短襖、戴著虎頭帽,與幾名好友一道沈浸在年俗氣息中。
入夜,賀蘭山腳下的演藝小鎮燈火通明。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小鎮的標誌性建築,是映著賀蘭山巖畫元素「太陽神」圖案的大劇院。銀川科技學院大二學生王樂與同學看完【賀蘭山盛典】演出,感覺「非常值得」。「作為銀川人,看到家鄉文化元素能變成這麽盛大華美的演出,我感到非常自豪,每次都忍不住推薦外地同學來體驗。」
用楊濤的話來說,寧夏的一切美食、非遺、歷史文化元素,在小鎮裏都能尋覓得到。除了街頭巷尾豐富多彩的演藝,小鎮還有200多家商鋪,如圍爐煮茶、【大話西遊】主題酒吧、西夏瓷體驗工坊、皮影戲等,讓遊客移步換景,在小鎮內遍嘗寧夏各地風土人情。
遊客在觀看皮影戲表演。新華社記者 馮開華 攝
「這裏以前非常冷清,但沈浸式演出給小鎮帶來了可觀的流量,把店鋪開在這裏,我也感覺非常有信心。」小鎮中「木亦樂乎」商鋪負責人張永華說。他的店鋪主打售賣木制手工藝品,還面向親子和情侶提供體驗式教學服務,算「小眾產業」,但高峰時段日均人流量也能達到5000多人。
近些年,寧夏不斷深化文旅業態融合,尤其註重挖掘在地傳統文化,豐富冬季旅遊產品供給。除漫葡小鎮外,寧夏沙湖旅遊景區也告別「半年閑」狀態,開發了「破冰之旅」產品,讓遊客能坐在古風畫船上,賞窗外沙水茫茫、蒹葭蒼蒼,品船內美食暖鍋、話人生百態。今年新打造的銀川文化城鳳凰幻城【朔色長風】沈浸式街區演藝,也透過特色演出、花燈布展等方式,將銀川古城的滄桑歷史呈現給遊客……
「我們年輕人現在越來越喜愛傳統文化,漫遊在小鎮裏,我感受著傳統文化之美帶來的震顫。」王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