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作者:沙鴻瀚 周靚(分別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港澳研究所「一國兩制」研究室主任、港澳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審議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有關港澳的論述集中在「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這部份,充分表明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建設中具有重要地位。兩個特別行政區自當對標國家發展目標,結合各自實際,銳意進取、積極作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行程中貢獻港澳力量。
在國家改革開放中發揮獨特作用
在國家改革開放行程中,港澳所處的地位是獨特的,港澳同胞所作出的貢獻是重大的,所發揮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改革開放以來,港澳同胞和社會各界人士發揮的主要作用包括投資興業的龍頭作用、市場經濟的示範作用、體制改革的助推作用、雙向開放的橋梁作用、先行先試的試點作用和城市管理的借鑒作用。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是香港、澳門的顯著特征,也是「一國兩制」的內在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再次發出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不會停的強音,其【決定】聚焦香港、澳門獨有優勢,指出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這展現了中央堅定不移堅持「一國兩制」的決心,以及中央對香港、澳門的鼎力支持,支持港澳鞏固提升既有優勢,充分利用國內發展機遇、開拓國外發展新機。
港澳與內地互相支持、互相借鑒、共同提升。內地的發展一直為港澳發展提供良好機遇,無論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還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港澳總能夠在其中找到商機。
港澳既有優勢依然穩固
回歸以來,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發揮所長服務國家所需,作出了獨特貢獻。新時代新征程上,盡管經歷風雨,但香港、澳門的既有優勢依然突出。
國際金融中心招牌亮眼。香港與紐約、倫敦並稱「紐倫港」,其健全發達的金融基礎設施、高度開放的金融市場及穩健完善的金融監管制度,為國際投資者提供可靠多元的金融選擇。香港連續多年是亞洲最大的國際債券發行中心及對沖基金基地,還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保險密度及滲透率居世界前列。
國際貿易樞紐地位穩固。「一國兩制」下,香港、澳門不僅保持單獨關稅區和自由港地位,實施簡單低稅制,更可以參與世界貿易組織等有關國際組織。截至今年6月,香港已與20個經濟體簽訂8份自由貿易協定,與33個經濟體簽訂24份投資協定;澳門亦與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穩定經貿關系。同時,香港在海外設立14個經濟貿易辦事處,以加強與全球市場的聯結;澳門設立了覆蓋所有葡語國家的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中葡論壇),助力中國與葡語國家間貿易增長約20倍。
吸引全球人才優勢突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大批高水平、專業化的人才是港澳保持獨特優勢和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支撐。一方面,一流的營商環境、完善的法治體制、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以及宜居的生活環境,使香港、澳門成為吸引全球高端人才的重要城市;另一方面,香港具有雄厚的科研實力和先進的科技基建,有5所大學躋身世界大學百強,對各國頂尖專家學者具有強大吸重力。此外,港澳特區政府也紛紛出台「高才通計劃」等一攬子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搶人才」政策,並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聯動,共同開展海外招才引智活動,吸引國際高端人才。
在提升自身的同時服務國家所需
改革是香港和澳門的機遇,更是未來發展的動力。港澳宜主動作為,搭乘國家發展快車,提升自身的同時,助力中國式現代化建設。
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一直以來,香港、澳門的最大底氣就是「一國兩制」。當前,「一國兩制」制度體系正處於豐富和完善的大周期,香港邁向由治及興新階段,澳門也處在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關鍵期,未來將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更大力量。
強化行內外通的角色。【決定】明確提出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香港依托內地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可進一步深化國際合作,發揮自由港的功能和作用,提升服務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以高水平開放促高質素發展。近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展順利,灣區城市間交通設施的硬聯通,不同領域規則機制的軟聯通,以及市民工作生活、休閑娛樂的心聯通都有了長足發展。香港和澳門也要帶動大灣區內地城市與外部的聯通,助推大灣區成為國家展示更高水平開放和更高質素發展的綜合性區域。澳門可精準聯系中國內地與葡語系國家,推動雙邊及多邊貿易投資,為中國企業、中國品牌「走出去」提供便利,助力國家將外企外資「引進來」。
加快國際高端人才高地建設。【決定】提到要「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自今年7月10日起,香港和澳門特區永久性居民中的非中國籍人員可獲簽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非中國籍),為在港澳的海外人才提供了進入內地的便利,港澳對海外人才的吸重力極大提升。在國家建設科技強國的背景下,香港可充分發揮國際級大學科研實力優勢,吸引全球高技術和領軍人才,並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其他城市的合作,積極融入國家創新體系,暢通科技人才良性迴圈。
此外,香港還可在國家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完善金融領域改革、加快構建促進數碼經濟發展體制機制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鑒。香港作為數據樞紐和創新高地,可積極參與數碼貿易規則談判,形成合作共識,推動制度性改革,助力提升國家在全球數碼貿易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全新的事業,未來的道路上難免遇到艱難險阻。然而,前進的方向已經指明,改革的舉措也已列出。石以砥焉,化鈍為利。香港和澳門必將乘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東風,在作出貢獻的同時從中受益。
【光明日報】(2024年09月26日 07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