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人大代表訪談|劉剛:秦嶺北麓保護修復工程 一場山水之間的嬗變

2024-02-05新聞
秦嶺作為中國的中央水塔、生物基因庫以及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其生態環境的保護對於國家的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秦嶺北麓主體「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的高質素實施,對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實作「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作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
西安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西安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當好秦嶺衛士,要嚴格落實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和正負面清單,加快實施秦嶺北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建設以森林防火、水源水質、防汛減災、地質災害預警等為一體的綜合監管體系。
2022年6月,西安市申報的陜西秦嶺北麓主體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是我省唯一入選全國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專案。作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的實踐,該專案將透過對灞橋區、臨潼區、長安區、鄠邑區、藍田縣、周至縣進行河道修復、水土流失治理、濕地修復、林地提升改造、土地綜合治理等多方面工作,實作對這些區域生態環境的整體改善。西安城投市政道橋集團承擔的專案,是整個工程的重要組成部份,對於保護秦嶺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起到關鍵作用。
據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城投市政道橋集團第六工程公司經理劉剛介紹,施工分為河道修復工程和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這兩項工程是陜西秦嶺北麓主體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的重要組成部份。本專案采用的是綜合系統治理方法,即在「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指導下,將不同的生態要素和保護目標結合起來,進行綜合治理和整體保護。
劉剛說:「這種治理方式不同於過去那種大多針對單一目標或單一生態要素的修復活動,它更加註重生態系的整體性和內在聯系,旨在透過綜合施策,實作生態環境的全面提升和可持續發展,更有效地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提升生態系的服務功能,如水源涵養、土壤保持、生物多樣性維護等。」
(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城投市政道橋集團第六工程公司經理劉剛)
「組建‘山水專案’突擊隊保證專案順利進行」
秦嶺北麓的生態環境對於關中地區乃至西安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城鄉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隨著城市化行程的加快,西安等大城市的人口數量持續增長,人們對高質素生態環境的需求也在不斷提高。秦嶺北麓因其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成為許多遊客向往的假日目的地。這種情況下,如何在保障遊客體驗的同時,順利進行環境保護和修復工程,成為了監管協調的重要課題。
「在施工準備階段,組建‘山水專案’突擊隊,以黨員為先鋒成員、骨幹的模式,發揚新時代‘鐵人精神’,充分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保證專案的順利進行。」劉剛說,「在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過程中,透過查閱大量相關法律法規、專業規範、通則、專案實施方案等進行編制,確保施工組織設計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針對性。透過多次開展施工組織設計編制討論會,並邀請相關行業專家評審,提出寶貴建議,有助於進一步提升施工組織設計的質素和可行性。」
在施工階段,為克服物料運輸困難,采取傳統茶馬古道和肩挑背扛的方法將需要栽植的苗木運進坡度接近30度的現場,再由施工人員一字排開,以手遞手的方式把苗木運送到每個植穴內進行栽植,還土澆水完成生態復綠。
「在魚鱗坑施工過程中,為了保證施工人員的安全,采取了每位施工人員系一根安全帶的措施。雖然導致施工的不便和效率不高,但有效保障了施工人員的安全問題。」劉剛介紹,「在深山密林栽植工作時,邀請當地原住民做精靈,並組建每5人配備1名安全員的小組,團隊出行並在出工前收工後進行常態化安全教育、班次安全總結、清點人數,保證人員深山裏不迷失。」
「河道修復單位為避開汛期,在河道枯水期,組織強有力的隊伍克服河水滲骨的冰冷、水流的湍急,一步步完成各項河道修復內容。這些施工人員不僅體現了極強耐力和毅力,也體現了對工程高質素的追求。」劉剛欣慰地說,該專案實施後,區域植被覆蓋度明顯增加,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森林生態系質素得到大振幅改善,水土保持能力得到顯著提高,生態系穩定性和環通度不斷增強,從而更好地發揮其涵養水源、提升水質、保持水土等生態功能,穩步築牢秦嶺生態安全螢幕障,保障秦嶺生態安全。
施工前
施工後
秦嶺北麓主體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示範工程。高質素實施好秦嶺北麓主體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將有效提升秦嶺北麓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樣性維護功能,顯著提升秦嶺生態系質素,對築牢國家生態安全螢幕障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秦峰|伍輝艷 張沐寧)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