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北約司令寫回憶錄:在我40年軍教生涯中,當誌願軍戰俘最難忘

2024-10-24軍情

「最優秀的兵,我看還是中國兵。」

這是參加過韓戰,後來擔任北約北歐方面軍總司令法勒·霍克利,曾說過的一句話。

在法勒·霍克利四十多年的軍教生涯中,遇到了無數的對手,也打了無數的戰爭,有勝利過,也有失敗過,也曾被俘虜過—— 當他晚年的時候,卻在回憶錄中寫道:在誌願軍中做戰俘的日子,卻是他最難忘的。

當時的西方國家普遍認為誌願軍是魔鬼,一旦被他們抓到,輕則割掉鼻子、挖掉眼睛,重則會被槍斃。

其實這些事情都是日軍做的,只是同為亞洲國家,加上西方對東方妖魔化的宣傳,就導致很多西方國家的士兵,誤會了誌願軍。

而無奈被俘虜的法勒·霍克利,在戰俘營中生活了一段時間後,才真正了解了誌願軍戰俘營是怎樣的存在……

他不敢想象的是,作為戰俘的自己先後6次逃跑失敗,竟然還能得到誌願軍的優待!

韓戰的背景

安東尼·法勒·霍克利,在1924年出生於英國高雲地利,父親是一名記者。

他的成長伴隨著戰爭的烽火狼煙,從小就對當兵很感興趣,於是,1939年,年僅15歲的他就從就讀的雅息特學校,偷跑出來報名參軍。

法勒·霍克利在德文郡的一個征兵站,報名參加了英國陸軍,當時正值二戰,很需要士兵,虛報年齡的他透過了征兵體檢,還被分配到了格洛斯特郡步兵團。

只可惜不久之後,他謊報年齡的事情就被發現了,他也從軍營中被踢回學校。

直到1941年,17歲的法勒·霍克利終於能夠正式入伍。

在牛津大學埃求學期間他毅然投筆從戎,被分到了第70輕步兵營,並在空降兵招兵的時候自願參加了訓練,之後被分配到了英軍第一空降師傘兵團第六營服役。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勒·霍克利先後參加了幾次比較重要的軍事行動,並且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戰功。

於是,他從一個底層的小士兵升到了連長,然後又升到了英軍29旅格羅斯特郡團第一營副官的位置。

在入朝作戰之前,他都是比較幸運的,他所在的部隊作戰方向是希臘,和殘酷的「市場花園」相反,希臘那邊的仗基本沒怎麽打,比較輕松,這期間法勒·霍克利還獲得了軍功十字章。

直到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國要求英國派遣軍隊入朝作戰。

而到達的英國軍隊,也就是法勒·霍克利所在的陸軍第29旅,不久就見到潰逃的美國軍隊,這讓他們簡直不敢相信。

美國大兵的作戰能力在國際上也算是數一數二的,加上他們在國際上的宣傳,很多國家都會覺得美國軍隊戰無不勝。

但是在小小的北韓戰場上,居然能看到狼狽不堪的美國大兵,他們遇到的究竟是什麽樣的敵人呢?

法勒·霍克利非常不解,隨後,他就遇到了這支將美國大兵打得落花流水的部隊,還成了這支部隊的俘虜。

而那時,他來到北韓戰線也不過半年的時間而已,很久之後回憶起這段經歷,法勒·霍克利也只有深深地嘆服。

法勒·霍克利在北韓呆了近三年時間,第一年前半年就是同中國人民誌願軍交戰—— 而剩下的時間裏,他都是以戰俘的身份在誌願軍的俘虜營中度過的。

這段經歷正是他寫在回憶錄裏的,人生中最難忘的一段經歷。

戰場無畏的誌願軍

1950年12月2日,美軍退到平壤,英軍29旅也在配合美軍對平壤市內一些目標進行破壞,平壤市內的百姓都一直不得安寧,日夜期盼能有軍隊將英美聯軍打出去。

到了12月31日,也就是元旦前一天,中國人民誌願軍就發起了第三次戰役。

誌願軍一路勢如破竹,連續突破重要防線地段,英軍29旅被打得暈頭轉向,只得跟著美軍往漢城方向撤退。

對於這些亞洲軍隊,英美國家一直都抱有很大的偏見。

加上國內總是將亞洲軍隊妖魔化,還有在二戰戰場上親眼見到日本人對待戰俘的殘忍做法,讓他們在面對中國人民誌願軍的時候蒙上了一層血色的濾鏡。

中國人民誌願軍作戰的時候非常勇猛,1951年1月3日,誌願軍2個連的兵力就迅速占領了195.3高地。

並且,隨後而來的主力部隊,還將英第29旅皇家來復槍團第1營及皇家重坦克營全殲了,還繳獲和擊毀坦克31輛,俘虜了少校營長柯尼斯等人。

同時,在釜谷裏戰線中,英軍依舊是輸得一塌糊塗,坦克、汽車被繳獲40余輛,兩個連的戰力也被殲滅。

不過,這些對於法勒·霍克利來說,並不是什麽大事,因為他所在的部隊跑得比較快,沒有和誌願軍正面對上,他逃過了一劫。

幸運女神不會一直青睞一個人,很快,法勒·霍克利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誌願軍發動了第五次戰役。

4月24日拂曉,誌願軍發動了作戰,英29旅格洛斯特營也就是法勒·霍克利所在的部隊就在臨津江防線,直接和誌願軍對上了。

誌願軍總的出動了一個多團的兵力,而英軍則是有著格洛斯特團1營、皇家炮兵第170迫擊炮連C排以及側翼的一個比利時營,人數比誌願軍多多了。

誌願軍560團付出了總計傷亡491人的代價,將格洛斯特營圍殲了,當時作為副營長的法勒·霍克利,也成為了誌願軍的戰俘。

誌願軍第五次戰役勝利後,美軍還準備要營救英軍,但是美軍的救援部隊來得太晚,人也太少,連自己人都一部份搭進來成為了戰俘。

可笑的是,英軍逃跑的一部份人跑到了美軍的防線,而美軍坦克習慣性地將來者當成敵人,一陣亂打,打死了7名英軍,其中還有一名英軍中尉。

這場戰爭,英軍陣亡的人數有59人,被盟軍美軍打死的有7人,526人成為了戰俘。

法勒·霍克利很不幸,他成為了誌願軍的戰俘——那個被西方國家妖魔化的軍隊,傳聞成為他們的戰俘只會死得更慘。

但幸運的是他沒被美國人打死,他用自己在戰俘營的親身經歷,證明了成為誌願軍戰俘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西方媒體所說的都是謊言。

6次從戰俘營逃跑

法勒·霍克利回憶說,誌願軍戰俘營的待遇還是很好的,看管很松,有很多人一開始會選擇逃跑,但是最後不是被抓住就是會自己回來。

其實,原因並不難理解,韓戰的時間並不短,而他們所在的戰俘營位於北韓半島北部的密林中。

那裏本來就人煙稀少,戰爭一來,就基本荒無人煙了,林中的動物跑得更是比人快,僅靠雙腿跑出去,根本找不到人煙,連個鳥蛋、果子都找不到吃的。

北韓半島的冬天非常冷,那時候往林子跑去,就是自尋死路。

要是跑去村莊等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會被飽受戰亂的北韓百姓打死。

兩條路都是死,只是一個是餓死冷死,另一個是被打死——還不如待在戰俘營,溫暖安全,還有食物。

當然,還有一點也比較重要,就是誌願軍戰俘營的日子,簡直不要太舒服!

這個戰俘營的建築就是民房,根本不是牢房,而且戰俘營中還經常搞一些活動,只要不出戰俘營,在營區內基本就是自由活動。

誌願軍優待俘虜,對每個人都是懷著善意的,除了因為缺醫少藥導致的一些重病號有生命危險外,其他人都非常的安全。

當時在戰俘營中,有著13個國家的戰俘,管理起來非常困難,僅供應這些戰俘花的錢,都可以供養一個加強排的誌願軍戰士。

由於戰俘越來越多,誌願軍們除了平時會組織一些活動之外,還同意這些外國人組建各種文藝小團體,豐富日常生活。

後來還舉辦了碧潼戰俘奧運會,有500多人參賽,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平日裏,還會給戰俘們宣傳一些我軍政策,組織戰俘們學習。

別的先不說,誌願軍的思想教育可不是說笑的,只要人不傻,就能給你把道理扳過來。

而且碧潼戰俘營沒有高墻,也沒有鐵絲網,東、南、西三面環水,北面連線中國,是陸地,西面有高山,因而東、南兩邊是逃跑的最佳方位。

這樣的環境,對於一身反骨的法勒·霍克利來說,不逃跑,都對不起上帝給他創造的這麽好的條件。

於是,逃跑了6次的法勒·霍克利,成為了戰俘營裏的傳奇人物,還獲得了一個「騎士」的外號,戰俘們都很佩服他的勇氣。

進入戰俘營不久,法勒·霍克利就開始了他的第一次逃跑,當時戰場距離戰俘營不算很遠,美軍在戰場上啟用了空軍。

為了防止空襲,道路上每隔50米就有一個誌願軍的防空哨—— 第一次沒有經驗的法勒·霍克利沿著道路逃跑,很快就被抓住。

第二次逃跑法勒·霍克利決定不走道路,改往山上走,翻山越嶺走了好久,大半夜好不容易看到一間明亮的小屋。

以為是獵人或者當地人的屋子,他就進去了,誰知道那居然是誌願軍的衛生所,不出所料,白跑了,千裏送人頭。

第三次逃跑,法勒·霍克利選擇了水路,他沿著一條河床攀爬遊泳七個小時。

這次挺幸運的,沒遇到誌願軍,只是在河裏那麽久,直接被凍僵了,倒在了岸上——被發現的時候身上裹著一條毯子,估計是哪個好心人給裹的。

之後第四次、第五次的逃跑依舊在上演,讓戰俘營中的戰俘奇怪的是,逃跑的人並沒有被槍斃,回來之後該怎樣還是怎樣。

這要是在其他國家的戰俘營,這些逃跑的人早就被槍斃了,或許也正是這樣,才讓法勒·霍克利進行了第六次的逃跑計劃。

這一次逃跑,他差點就成功了!

法勒·霍克利吸取了前面五次失敗的經驗,很快就開始了第六次的逃跑。

這次,他的目標是海邊,而他也順利地聞到了海風腥鹹的氣息——幸運的是遇到了他的盟友美軍,不幸的是,美軍的槍口對準了他。

或許是因為法勒·霍克利穿的是中式制服,發現他的美軍戰機,將他當做了誌願軍,發現一個大活人,那肯定就是掃射無疑了。

於是,法勒·霍克利被美軍戰機追著掃射了幾輪,直到他跳進一個深溝才得以保命。

而正是這一次的經歷,讓法勒·霍克利嚇破了膽,再也沒有任何逃跑的念頭了。

不過六次逃跑的經歷,成為了他之後被遣返回國,還得以繼續服役的一個加分項。

之後在戰俘營中,他也發現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英國人依舊是那副紳士做派,每天刮胡子,衣服幹幹凈凈,吃飯也是細嚼慢咽,是戰俘營中素質最高的。

美軍戰俘則是反面教材,一天不闖禍就不舒服:不是往土耳其人的食物裏加豬肉,就是偷其他人的白糖、水果。

戰俘營裏發生打架鬥毆事件,至少有一半都和這些美國佬有關。

而且這些美國佬還特別地惡心,不洗澡不換衣服,同宿舍的美國病號不說好好照顧,還大半夜地把人家扔出來自生自滅,整個戰俘營都不喜歡這些美國人。

而土耳其戰俘比較有意思,他們適應得最快,不挑食,還自制小麪包和土耳其面,在戰俘營中出售——這小日子過得,比其他國家的戰俘要好得不少。

結語

1953年7月27日,韓戰結束後,法勒·霍克利被釋放了,是為了交換戰俘。

在回到南安普敦的時候,有很多媒體前來,但是這些媒體並沒有拍到他們想要的畫面。

之前從德軍、日軍交換回來的英國戰俘,無一不是骨瘦如柴,看上去吃了很多苦的樣子,他們被救回來的時候,整個人看上去都已經麻木了。

可想而知,他們在戰俘營的生活是怎麽樣的。

西方媒體對於中國也有著固執的印象,想要拍攝類似的畫面,再次抹黑中國。

但是出現在他們眼前的卻是白白胖胖,滿面笑容,精神甚至比普通人都要好很多的英軍戰俘,采訪時還說了很多自己在戰俘營的趣事,這讓這些記者大失所望。

當這些報道發表出來後,西方世界一片嘩然,很多人都不得不相信,原來被他們妖魔化的中方竟然如此人道!

而回國後的法勒·霍克利,再次回到了第16傘兵旅。

作為一名少校副官,他參加了很多次的軍事行動,再次累積軍功,成為了少將。

之後還回到牛津大學深造,一步步上升到了國防部作戰發展部主任的位置,後被授予爵士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