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東局勢動蕩不安,以色列與各方依舊處於激烈對抗之中。這次對抗中,高超音速導彈與薩德反導系統展開了前所未有的交鋒,同時胡塞武裝第一裝甲師指揮部遭遇重大打擊。在這場沖突的背後,胡塞武裝展現出頑強的抵抗精神,表現出「骨頭太硬」的決心。
據伊朗新聞電視台網站的最新報道,胡塞武裝使用了「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導彈,對以色列特拉維夫的賓·古賴恩國際機場進行了空襲。這種導彈以其快速和高精準度成為了胡塞武裝的重要武器。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威脅,美軍部署在以色列的薩德反導系統迅速啟動,首次參與實戰。不過,盡管薩德系統成功攔截了一部份導彈,仍有一些導彈突破了防線,迫使以色列采取緊急應對措施。
與此同時,以色列幾乎在同一時刻對也門首都薩那進行了空襲,目標包括國際機場、戴拉米空軍基地、哈齊茲發電廠以及荷台達能源設施等重要設施。此外,也門前第一裝甲師的司令部也遭到了以軍的襲擊,導致裝甲師司令部的建築被摧毀,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巧合的是,當時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正好在機場候機,準備登機時,一枚以色列發射的巡航導彈爆炸,其威力波及了譚德塞即將搭乘的航班,致使部份機組人員受傷。事後,聯合國秘書長對以色列和胡塞武裝雙方表示了強烈譴責。以色列的意圖顯而易見,就是希望對胡塞武裝形成威懾,避免其輕舉妄動。然而,胡塞武裝早已與以色列展開了有來有往的鬥爭,顯然不會被以色列的「先發制人」策略所震懾。
胡塞武裝在中東地區活躍,頻繁使用彈道導彈和無人機對以色列及相關目標進行遠端打擊。他們宣稱,透過這些呼嘯而來的導彈與以色列進行「溝通」。實際上,胡塞武裝早已將抵抗行動常態化,堅定執行「抵抗之弧」所確定的反以政策。他們在軍事戰術方面頗為精湛,同時也找到了以色列的經濟軟肋,即對國際糧食援助的高度依賴。透過攻擊以色列及其盟友的船只和基礎設施,他們在12月26日當天襲擊了一艘前往以色列運送物資的船只。
以色列針對胡塞武裝的策略則顯得更為直接,即對其控制區域實施大規模空襲,以破壞基礎設施,迫使其屈服。此外,以色列方面還發出了「斬首警告」,意在對胡塞武裝的核心人物展開「斬首行動」,以此來震懾對方。此前,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準將曾被以方謠傳稱已被以軍「斬首炸死」,但在隨後的「聖誕節大反擊」中,葉海亞本人連續幾天公開發言,這一謠言隨之不攻自破。
以色列四處進行攻伐行動,背後無疑有美國的影子。然而,即便是美國在處理胡塞武裝的問題上也感到棘手。一方面,美國向以色列提供了先進的薩德反導系統,以增強以色列以「鐵穹」系統為主的防空能力;另一方面,美國國內對是否應該將胡塞武裝重新認定為「外國極端組織」則存在顯著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