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軍人的延遲退休

2024-09-23軍情

劍客楚 三劍客

9月13日,國家宣布關於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決定,如平地一聲雷。

說實話,這並不算突然。因為延遲退休的傳言不是一天兩天,靴子飛太久了,總有落地的時候。

不同的人,反應也不一樣。當第一時間聽到,有的人心裏咯噔一聲,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有的人感覺瞬間踏實,終於是要延遲了。

軍人更關心的是,他們是否延遲;如果延遲,將如何實施。

文|劍客楚

圖|大唐

編輯|劍客XY

大齡軍官老劉,還有五年就面臨退休。

最近,他有點失眠了。因為地方開始實施延遲退休,他擔心會對自己產生影響。

老劉與家人長期兩地分居,雖然在單位時刻可以感受到關心和溫暖,但這不能完全替代家庭和親情。

隨著年齡的漸增,與家人團聚的心情越來越強烈。

早些年,本來想早點自主。由於意誌不堅定,結果失之交臂。後來,一度又想逐月。但理智慢慢占了上風,心裏不斷鼓勵自己,「再堅持個三五年,就可以上岸了!」

所以,老劉擔心部隊馬上實施延遲退休,在情理之中。

我是這樣安慰老劉的,軍地面臨的形勢任務不同,情況特點相異,實施延遲退休不可能直接簡單照搬。

一是地方老齡化非常嚴重,部隊則需要常態保持年輕化。實施延遲退休,不利於新老交替。須知,部隊打仗跟打鐵是一樣的,親兄弟可以,父子兵不行。

二是退休年齡牽一發而動全身。退休年齡延長,按照目前軍官政策制度設計,上校可能都夠不上退休,更何況其他軍官,這與當初「少校可逐月、中校可退休」的目標是相悖的,對軍官職業化影響非常大。

但是,對軍官政策制度進行系統改革,難度和成本巨大。

老劉轉憂為喜,問道,「你意思是說,部隊退休可能保持不變?」

我馬上糾正,「那也不是。國家層面的政策制度,部隊不但會跟進,而且將走在前列。但實施延遲的過程,必定會審慎進行、穩妥推進,這是對強軍事業的負責,也是對軍人的關愛。」

「有沒有什麽對策,讓魚和熊掌兼得?」老劉語氣催促,心中充滿了疑惑。

「辦法不是沒有,一種叫掛鉤制。」我一邊回答,一邊解釋。

什麽叫掛鉤制?以匯率為例,當主要的外匯匯率上升或下降時,本國貨幣的匯率隨之一起上升或下降。

部隊實施延遲退休,可以采取與地方延遲進行掛鉤。按照地方延遲退休彈性原則,男職工和原法定退休年齡55周歲的女職工,每4個月延遲1個月,確定軍人延遲的時間。

以老劉為例,他還有5年退休。如果每4個月延遲1個月,意味著將延遲15個月,也就是1年3個月。

一般來說,軍官退役是一年一次,那老劉相當於延遲退休的時間就是兩年。兩年長不長?最有發言權的是軍人自己。

於老劉看,兩年時間並不短。部隊生活嚴肅、緊張、單調,充滿了約束和寂寞,每一天都是付出和奉獻。

按老劉的年紀,沒有了年輕時的血氣方剛。用金一南教授的話說,日常的平淡,能殺滅所有的誌氣。

如果時間能再短一點,就好啦!老劉不禁感嘆。

「還有一種辦法,叫一步到位。」我補充道。

所謂一步到位,就是對照地方延遲退休目標,結合軍官政策制度特點,直接延遲3年。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對軍官政策制度進行大的變革和設計,直接在原來基礎上,都往後推3年即可。

對個人也是如此。打個比方,像老劉這樣的專業技術軍官,如果屬於進步比較快的群體,如19歲參軍,36歲調上校,原來在49歲可以退休。實施掛鉤制的彈性方案,延遲2年,也就是51歲才能退休。

但專業技術上校軍銜最高服役年限為14年,滿了就必須結束現役,此時老劉年齡為50歲。

正好達不到延遲退休的年限,就達齡了,只能逐月,這顯然與之前的改革設計不符。

老劉一聽,不禁額頭冒汗。

但在一步到位的同時,將軍銜最高服役年限同步延遲3年,也就是專業技術上校軍銜最高服役年限為17年,問題迎刃而解。

老劉聽完,不知道該傾向於哪一種。

其實,不管是實施掛鉤制的彈性方案,還是一步到位,都各有利弊。

實施掛鉤制的彈性方案,方法上更加柔性,心理上也更能接受。但是,從軍官政策制度來說,越簡單越好,越直接越好。

更關鍵的是,它是一個系統工程。軍人幹到什麽時間,享受什麽樣的待遇保障,如逐月、轉業、退休等時間,最好是明確和清楚,並且要保證循序漸進,首尾銜接,自成體系。

一旦實行彈性和柔性,逐月和轉業時間靈活波動,退休需要透過延遲小算盤…這樣將導致政策制度過於復雜和繁瑣。再加上部隊辦理退役一年一次的特點,不利於軍人安心服役、紮根軍營。

當然,實施一步到位,比較簡單直接。但是,延遲時間過長,對部隊年輕化的影響,對軍人的身心和家庭考驗,都是不得不進行綜合考慮的因素。

於是,有網友問,能不能在原來退休規定大體保持不變的基礎上,透過提高薪金水平、增加津貼補貼等待遇保障的方式,吸引軍人自覺、自願主動申請延遲退休。

無疑,這也是很好的辦法,但如何進行實施和保證實施效果,都是難題。

不過,世界上沒有什麽東西是完美的。好的事物,總是機遇與挑戰並存。老劉堅信,走過山丘河流,總能找到一條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