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美方已進駐台灣!解放軍代表團赴俄參會,並表示兩岸必須統一

2024-10-13軍情

近期,港媒披露了一則引人深思的訊息:美方正抽調部份參與俄烏沖突的軍事教官前往台灣,旨在對台軍事人員、警察部門甚至行政人員進行針對性培訓。這一舉動,如同平靜的湖面投下一顆石子,在台海局勢中激起層層漣漪。

台灣媒體選擇在此時爆出這一訊息,其用意耐人尋味。 這畢竟觸及了中國大陸的核心利益,是任何一個主權國家都無法容忍的行為。

回顧歷史,即使在中蘇關系最為親密的時期,中國也堅決拒絕了蘇聯提出的組建聯合艦隊和在華建設長波電台的請求,這充分表明了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

因此,美國此次行動更像是 一場精心策劃的試探,其目的在於試探中國大陸在台灣問題上的底線,以便未來更好地操控局勢。 此外,我們也不能排除美國借機向台灣當局兜售軍火,從中牟取經濟利益的可能性。

細究之下,我們會發現美國提供給台灣的武器大多是其自身淘汰的舊裝備或簡單的維修部件,真正具有戰略價值的軍事技術幾乎從未流向台灣。

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更多是停留在口頭承諾上,並非真心實意地希望台灣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更不願真正激化台海局勢。

面對美國的挑釁,中國大陸需要保持高度的戰略定力,以智慧和勇氣化解危機,轉被動為主動。

正如佩洛西竄台事件發生後,解放軍海空力量圍繞台島的巡航和演習頻率顯著增加,這有效地彰顯了中國的主權意誌,向「台獨」勢力和域外幹涉勢力釋放了強烈的警告訊號。

此次事件同樣為中國大陸提供了一個契機,可以進一步加強在台灣周邊的軍事部署,強化對相關海空域的控制。

透過展示日益強大的軍事實力,中國大陸不僅可以有效震懾「台獨」分裂勢力,更能讓國際社會認清美國承諾的不可靠性,看清誰才是真正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中流砥柱。

更重要的是,中國大陸可以透過此次事件,向全世界傳遞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以及反對外部勢力幹涉的堅定立場。

值得註意的是,解放軍代表團近期對俄羅斯進行了存取,雙方在軍事合作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 俄軍方不僅毫無保留地分享了在俄烏沖突中積累的實戰經驗,還提供了北約武器裝備的相關效能數據,這充分體現了中俄兩軍之間的高度戰略互信和深厚友誼。

對於解放軍而言,俄烏沖突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實戰案例,從中可以學習和借鑒現代戰爭的特點和規律,檢驗自身武器裝備的效能,為未來可能發生的沖突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例如,俄烏沖突中大量使用無人機、遠端火箭炮等新型武器裝備,這為解放軍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有助於解放軍進一步最佳化作戰體系、提升作戰能力。

此外,俄軍在沖突中暴露出的後勤保障、資訊化作戰等方面的不足,也為解放軍敲響了警鐘,促使解放軍在未來的軍事建設中更加重視這些方面的建設。

除了軍事合作,中俄兩國總理還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定,涵蓋基礎設施建設、經貿合作、遠東開發等多個領域,這標誌著兩國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邁上了新的台階,為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註入了強大的動力。

在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中俄兩國深化合作不僅有利於維護自身發展利益,更有助於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中俄兩國山水相連、利益交融,在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等方面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 雙方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框架內保持著密切的溝通與協調,共同致力於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致力於以和平方式實作祖國統一。 中國人民熱愛和平,珍惜和平,但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意誌,任何國家、任何勢力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和強大能力。

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希望美方認清形勢,停止一切挑釁行為,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中美兩國都是世界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兩國關系的穩定發展不僅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希望美方能夠與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推動中美關系重回健康穩定發展的軌域。

美軍事教官現身台灣,是台海局勢中的一股逆流,中國大陸必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予以反制。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責任,任何企圖分裂祖國的行徑都必將遭到歷史的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