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蘇聯解體後,中國如何以極低價格從俄烏購得海軍裝備,組建航母艦隊

2024-12-24軍情

1991年蘇聯解體,不僅讓困擾中國幾十年的北方邊境威脅,一夜之間煙消雲散。而且中國也利用新生的俄羅斯、烏克蘭等國經濟困難的絕佳機會,從這些前蘇聯國家以極低的價格獲取了眾多當時我軍急缺的武器裝備。尤其是海軍從俄烏兩國購買的裝備,都可以組建一支小型航母艦隊了。這些前蘇聯的海軍遺產在中國得到了新生,為捍衛我萬裏海疆發揮著特別的作用。

遼寧艦

超級大撿漏:「瓦良格」涅槃重生成「遼寧」艦

一提到中國購買的前蘇聯海軍裝備,大家首先就會想到解放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艦。1990年代初中國的海軍不僅規模有限,而且能遠洋艦隊只有驅護艦和潛艇。甚至海軍高層也只能規劃到2000年前爭取開工建造兩艘中型航母,但仍然不知如何解決艦載機等核心裝備。

而蘇聯解體俄烏兩國瓜分紅海軍後,卻不知如何處置停泊在烏克蘭黑海造船廠那艘未完工的「瓦良格」號航母。1982年黑海造船廠開始建造1143.5工程,即現在俄羅斯海軍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1985年底「庫」剛剛下水,工人們就開始為二號艦「裏加」號鋪設龍骨。代號為1143.6的新艦整體尺寸。與「庫」艦相同,但艦首滑躍甲板角度更大。如果該艦若能順利建成,能運用40噸重的雅各-44型預警機。

停工狀態的「瓦良格」

可1986年後蘇聯開始陷入動蕩,以至於1991年該艦的完工度仍然只有70%。之後這塊燙手的山芋,讓俄烏兩國政府都焦頭爛額。俄海軍很希望能夠將該艦建成,與「庫」艦形成雙航母編隊。但烏克蘭要求俄羅斯政府支付「庫」艦的全部費用,俄政府表示最多只能出30%。到了1995年兩國政府都感到無力續建,這艘已經被更名為「瓦良格」號的6萬噸級航母,而是讓黑海造船廠將其當廢鐵賣掉。

劉華清等我海軍高層早就關註「瓦良格」號的相關訊息,1992年我海軍和國防科工委派出代表團。借存取烏克蘭之機,專門參觀了黑海造船廠。許多在30多年前曾經援華的蘇聯老專家,熱情迎接了這些來自萬裏之外的中國同誌。他們甚至表示如果中國能接手,他們願意來中國提供幫助。可要想把沒有自主航行能力的「瓦良格」號運到中國,其中的政治和技術風險都非常巨大。直到1998年我海軍借助一名澳門商人註冊的博彩公司,以「改造海上賭城」為名,花2000萬美元才將「瓦良格」號買了下來。待其突破重重阻礙,回到中國大連造船廠時已經是2002年了。在中國技術人員不懈努力下,終於讓該艦於2012年9月以遼寧號航母的身份,並成為了人民海軍的頭號主力艦。

「瓦良格」回國

一艦多吃:低價購買「現代」級驅逐艦獲益匪淺

神奇的是當年促使黨中央最終決定購買「瓦良格」號船體的重要因素,是中國透過引進俄羅斯的「現代」艦。從而給「瓦良格」號改造,湊齊了必不可少的一些先進裝備。1993年時我海軍技術人員也前往俄羅斯,考察了俄軍現役和尚在造船廠內的新造戰艦。要知道當時人民海軍最大的主力艦,是兩艘4000噸級的052型驅逐艦。因西方不再提供雷達和燃氣輪機,已經成為了人民海軍使用美制燃氣輪機的絕唱。但在那兩年我海軍高層就購買「現代」級驅逐艦,還是「無畏」級反潛艦猶豫不決。

「現代」級驅逐艦

直到1995年「台海危機」爆發,為了壓住「台獨」勢力的囂張氣焰,震懾隨時會增援台灣的美國航母編隊。我軍高層最後決定直接購買,裝備有超音速反艦導彈的「現代」級驅逐艦。這時我方又得知一個意外的好訊息,就是由於俄海軍經費持續緊張,無力接手兩艘完工度已達80%的「現代」級驅逐艦。於是海軍高層馬上派人同俄方談判。最後決定以八億美元,購買這兩艘完工後的驅逐艦。

2001年舷號為136的「杭州」艦,舷號為137的「福州」艦正式加入我東海艦隊。更重要的是該驅逐艦上的鍋爐和輪機,正好是「瓦良格」號裝備的同型器材。因此我技術人員透過隨艦引入的有關技術資料,終於為「」遼寧」艦配齊了至關重要的心臟。同時「現代」艦的「頂板」雷達也被仿制成功,並安裝在了「遼寧」艦的主桅桿上。「現代」艦的「無風」中程艦內空導彈,也為中國停滯不前的「海紅旗」-16導彈提供了雷達和火箭發動機上的借鑒。「白蛉」超音速反艦導彈的整體式沖壓發動機,又為中國研制國產超音速導彈提供了借鑒。可以說透過購買「現代」艦,促使了「遼寧」艦和眾多護航艦艇的誕生。

巨大的「白蛉」導彈

購買蘇-27:讓「遼寧」艦有了艦載機

促使海軍高層決定購買「瓦良格」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年已經開展對進口蘇-27的國產化工作,這樣「遼寧」艦的艦載機問題也得到了解決。早在1989年中蘇關系改善時,我空軍高層就已經決心引進第3代超音速戰鬥機。但當時蘇聯空軍更想推銷米格-29,對出口蘇-27態度並不積極。直到蘇聯快解體了才向中國出口24架蘇-27。蘇聯解體後中國又借機引進了該機和配套的AL-31發動機技術資料,國產化後推出了殲11戰鬥機。

俄海軍蘇-33艦載機

由於「庫」艦上的蘇-33艦載機就是蘇-27的艦載型,我海軍非常希望能借機購買到蘇-33。但俄方認為蘇-33過於昂貴,要求我方最少采購24架才能重開生產線。就在雙方屢次談判沒有結果時,我方有人註意到盡管蘇-33是俄羅斯生產的。但當年為「庫」專門修建的,岸上服務設施卻都在烏克蘭。於是我方再次派人員前往烏克蘭考察,發現前蘇聯時期的「尼特卡」航母陸地模擬訓練場尚能執行,而且那裏還有一架蘇-33的原型機。大喜過望的我方,立刻將其購入供專家研究。終於搞清了蘇-33如何折疊機翼,以及增加前翼和加強起落架等上艦改造細節。因此雖然最終沒能購買到蘇-33,沈飛還是於2012年正式推出了殲15艦載機。

中國海軍的殲-15

購買「青海湖」號:人民海軍補給艦隊的提升

現代航母編隊不僅編制了效能強大的艦艇,還必須有大型補給船。隨時為航母和護航戰艦,補充燃油、淡水、彈藥和食物等物資。在1990年之前我軍只有兩艘2萬噸「福清」級補給艦,只能為051驅逐艦編隊提供補給。幸好1992年我赴烏克蘭考察團意外得知,在烏克蘭赫爾松造船廠,有一艘未完工的大型補給船。

我方人員如獲至寶,可實地考察後卻感到有些失望。原來這艘「弗得科」號補給艦,原本是一艘民用油輪。1980年代被蘇聯海軍看中,而半路出家改造為航母編隊補給艦。當時其船體已經完工,還有許多重要器材未能安裝。我方代表最不滿意的是該艦的動力系統,為一台1.06萬馬力的柴油機驅動單個螺旋槳。最高航速僅為16節,似乎並不適合作為軍用船只。

「青海湖」號補給艦

但我海軍高層討論後認為,購買該艦不但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提升我海軍的遠洋補給能力,而且為我自行建造新一代補給艦提供必要的參考。於是我方支付1.5億元將該船體購買回國,又在大連造船廠完成了後續建造。這艘重新命名為「青海湖」號的補給艦,滿載排水量可達3.7萬噸。不過出於其油輪的基礎設計。其雖然可以攜帶2萬噸燃油。卻只能再攜帶2000噸淡水和800多噸固體貨物,且只攜帶一架直升機用於垂直補給。但已經能夠滿足我軍數艘驅護艦的海軍編隊,遠海訓練和出國存取的需求。而且中國自主建造的901型和903型補給艦。也參考了該艦的補給器材。

購買「基洛級」潛艇:為航母編隊打造水下長城

上世紀90年代初,我軍的常規潛艇效能十分落後。不僅航速低、潛航時間短,而且噪音還非常大,實戰生存能力偏低。而當時的俄羅斯紅寶石設計局,正大力推銷專用出口型「基洛級」潛艇。「基洛級」是前蘇聯第3代常規潛艇。其服役之初就以水下高航速、具備先進的聲吶和雷達監測系統,快速的魚雷再裝填裝置和大功率主機,震撼了西方海軍。

解放軍的「基洛級」潛艇

而出口版的「基洛級」長度增加到73.8米,水下排水量增加到了3126噸。該潛艇保留了原「基洛級」的兩具功率各1341馬力的柴油發電機組、一具最大功率5800馬力的主電動機等動力裝置。但在柴油機下邊,安裝了新安裝了新研制的減震基座。同時又在潛艇外側鋪設了消聲瓦,從而大幅降低了其航行時的噪音,被西方稱為「大洋黑洞」。同時該艦還進一步升級了探測和指揮系統,所需的人員編制更少。並增加了柴油的攜帶量,使其最大航程達到了7500海裏。我軍共購買了3級12艘的「基洛級」潛艇,今天還有8艘繼續在我海軍東海艦隊服役。

購買「野牛」:我軍擁有了登島神器

中國是世界上較早研制氣墊船的國家之一。但直到1990年代也只研制成功了排水量僅幾十噸,只能運送海軍陸戰隊一個班的小型氣墊登陸艇。而前蘇聯研制了眾多大型氣墊船,特別是排水量高達555噸的世界最大氣墊登陸艇「野牛」。該船不但可以一次運送3輛第3代主戰坦克,而且還擁有兩座22管火箭炮和兩門AK630近防炮。可以為登陸上岸的人員車輛,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

「野牛」氣墊船

不過中國直到2009年才同烏克蘭,克里米亞半島的大海造船廠簽署協定。由大海造神廠直接建造兩艘「野牛」氣墊船,再提供技術支持由我方自行建造兩艘。有人認為「野牛」氣墊船體積太大,無法放入船塢登陸艦或兩棲攻擊艦的塢艙,故而並不實用。但事實上「野牛」氣墊船高達278海裏的活動半徑,完全可以自行橫跨台灣海峽,將登陸先遣隊送上岸。而且中國後來還開發出了,用半潛船攜帶「野牛」進行遠距離登陸作戰的模式。在未來解決祖國統一問題時,「野牛」氣墊船仍可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