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突然公布了一條十分震撼的訊息: 中科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崔凱帶領的團隊, 此前一舉攻破了高超音速飛行器載荷的技術難關,進而采用獨特的全新翼型布局,最終發明出一種全新的高超音速飛行器。
2021年,該飛行器問世並成功定型後,就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試飛20分鐘,其時速達到了8000公裏!
按照這樣的速度,它能夠在2小時內從北京直接抵達紐約!此外,它的升力也比一般飛行器提升了30%!
高超音速飛行器想象圖。
可以肯定的是,該飛行器不但具備高強度耐高溫高壓材料,更具備高效能的全新模式發動機,甚至可能將直接改變人類航空航天行程。
目前,六代機概念已逐漸清晰化,種種跡象表明,目前只有中美兩國能在此領域展開角逐,這種全新的高超音速飛行器,將可能意味著中國在該領域第一次成為領跑者。
此前,中國的航空技術一直明顯落後世界先進水平,所以還要追隨他國成熟產品的步伐而發展自己的對應型號。最典型的表現,就是F-22作為界內標桿,確立了五代機的標準,即超音速巡航、超強感知力、超機動性和強大隱身能力。
所以,殲-20的技術布局和要求,也是以此為追求目標,並最終依靠後發優勢實作後來者居上。
然而,美國雖然早早提出NGAD等六代機的發展計劃和大體概念,但具體到技術實施層面卻並未比中國進度更快。這就意味著,中國要依靠自己的技術儲備,在沒有任何其他參照物件的前提下第一次成為世界的先行者。
所幸的是,中國已在此領域有了任何傳統強國所不能比的優勢,其代表就是JF-22激波風洞和全新概念發動機。、
2023年10月,央視節目正式釋出了【中國「爆炸彈射」測試神秘物體】的短影片,被測試的神秘物體,就是在JF-22激波風洞中進行的。
風洞是各類航空航天飛行器設計和定型的基礎,2022年建成的JF-22激波風洞能滿足內部最大速度30-35馬赫的測試環境,瞬時功率幾乎相當於半個三峽水電站!
這樣的效能,完全領先於其他國家15-30年,更滿足了高超音速飛行器的設計。
自2019年開始,中國自適應變迴圈航空發動機也完成了關鍵技術的驗證,並很快進入整機測試階段。
不同於傳統發動機,中美兩國在新概念發動機發展方面不存在積累差異帶來的總體差距,所以在這一新賽道,中國已略有領先優勢。
因此,無論是氣動布局,還是動力系統,中國六代機的問世已幾乎指日可待。
所以,中國未來的六代機可能是一種空天兩用型平台,除導彈和激光武器外,可能還會配備電磁武器和動能攔截武器,總之會有各種想不到,十分科幻。
此外,未來六代機的綜合雷達隱身能力、紅外隱蔽能力和電子戰能力也將大大超過殲-20。同時,它還會具備高超音速飛行和機動力,進而滿足瞬間「打遍全球」的需求!
最後,感謝國家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付出傑出碩果,祝賀祖國的國防能力日益強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