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4年9月,美國現任海軍作戰部部長莉薩·弗蘭凱蒂曾發表過一番引人註目的言論,她表示只要美國「犧牲」2艘航母,就能夠應對中國。
![](https://img.jasve.com/2024-10/e46614f86c5061f21834836734aab097.webp)
美國計劃以犧牲兩艘航母為代價戰勝中國
莉薩·弗蘭凱蒂的這番話瞬間在美中兩國的網絡上引發了巨大的爭議,許多人對她進行了批評。
實際上,莉薩·弗蘭凱蒂的這番話源於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在2023年進行的一場兵棋推演。當時,CSIS模擬了中美兩國在台海發生沖突的情景。
最終,美國的損失為2艘航母和超過10艘驅逐艦,同時日本損失了26艘軍艦和100多架戰機。此外,島內武裝海上力量幾乎全數滅亡,這一切代價使得解放軍也付出了138艘艦艇及超過150架戰機的損失。
因此,該智庫發出了警告:台海戰爭的規模可能會大到美國「難以理解」。那麽,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一觀點呢?
![](https://img.jasve.com/2024-10/1a827147393ebd5a716607014f191bb5.webp)
從客觀角度來看,美國那些智庫所描繪的場景依然充滿美好。
無論是美國的智庫機構,還是像莉薩·弗蘭凱蒂這樣的美國軍方高層,都普遍堅信「只要犧牲2艘航母,就能夠戰勝中國」。
美國難以擊敗中國
這個看法完全是個虛假命題。首先,你美國能夠決定何時發起戰爭,也能選擇何時結束戰爭嗎?
其次,如果中國與你之間的沖突一觸即發,你該如何才能贏得這場戰爭?
![](https://img.jasve.com/2024-10/b6f533b0b622e5b9ab33c2b46c46d320.webp)
關於第一點,戰爭並非易於結束的事。
戰爭是對一個國家命運的巨大賭博,一旦交戰雙方投入了「籌碼」,沈沒成本便由此產生。
遺失的「籌碼」越多,這個國家承受失敗的能力就越低。此外,由於「民意」的影響,世上很難有戰爭能夠迅速結束。
如果美國因台灣問題與中國開戰,即使中國的海空力量遭受嚴重損失,也絕不會選擇投降。
中國歷史上向來沒有投降的習慣,這一點從當年的抗日戰爭便可見一斑。那時,中國在付出了數千萬人的代價後,依舊堅定地與日本作鬥爭,直到日本最終宣布投降。
即便CSIS的構想得到實作,美國僅以2艘航母和10多艘驅逐艦就能瓦解中國的大部份海空力量,但這場戰爭絕不會結束。
美國航空母艦遭受攻擊的概念插畫
![](https://img.jasve.com/2024-10/bdbc504c8196955f9c02a8d749abbfe4.webp)
更何況,CSIS的構想存在諸多問題。首要的問題在於,美國能夠以較低代價介入戰爭的前提是日本自衛隊和島內武裝力量也參與其中。
然而,島內的武裝力量是否會與中國大陸展開激烈沖突,以及日本是否真的會追隨美國和中國開戰,這些問題仍然存在疑問。
第二個問題是,如今美國的海空力量真的比中國解放軍的海空力量更強大嗎?
在空軍發展方面,中國空軍建立了現代化的體系,具備了比F-35和F-22戰鬥機更強的空戰能力的殲-20戰鬥機。
在海軍實力上,中國相較於美國最大的短板是航母的數量不足。
中國的航母戰鬥群
![](https://img.jasve.com/2024-10/11ad94e6384e3f8379e2dcc55295c755.webp)
然而,在中國海軍依托於中國大陸的背景下,這一劣勢是可以被克服的。
中國的火箭軍擁有東風-26反艦導彈,能夠摧毀在距離中國大陸3000到4000公裏範圍內的美國艦船。
中國大陸的機場數量仍然相當可觀,美國航母上起飛的艦載機,難道真能超過中國大陸本土戰鬥機的數量嗎?
因此,美國以微薄的代價消滅中國大部份海空力量的想法,實際上並不切實際。
關於第二點,當中美關系陷入「不死不休」的狀態時,美國就徹底失去了戰爭獲勝的可能性。
戰爭實際上是對生產力的較量,而目前全球尚無國家能夠與中國的生產力相提並論。
工業制造
![](https://img.jasve.com/2024-10/0587da18adab03ba6db0c37ab60c4860.webp)
盡管美國目前仍然是全球第二大工業國,但與中國相比,其地位有所下降。就像軍費開支的排名一樣,第二至第十名國家加起來也無法匹敵第一名。
中國的工業實力在全球範圍內占據了重要地位,並且擁有所有工業領域的自主生產能力。
美國不僅不用提自身的工業實力,即便將所有「盟友」的工業能力匯聚在一起,也遠不及中國。
在這件事情上,還發生了一件頗為有趣的事。之前,歐洲國家向烏克蘭提供軍援,實際上是給予烏克蘭一筆資金,以便讓他們購買歐洲生產的炮彈。
當烏克蘭用巨額資金采購炮彈時,歐洲未能提供足夠的生產能力。面對這種情況,軍工企業為了獲取利益提出了一個極具損害的主意——漲價。
烏克蘭軍隊所采用的155毫米口徑炮彈
![](https://img.jasve.com/2024-10/d3bfb7b3d32d773062a6a84d3ae9d29a.webp)
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155毫米口徑的炮彈價格大約為2000美元。然而,到2023年年底,這一價格已經飆升至8000美元,增長了4倍。
因此,即便歐洲的軍火製造商沒有生產更多的炮彈,他們仍然獲得了更多的資金。
這件事不僅是個玩笑,也間接反映出西方當前的工業生產能力相當薄弱,連應對俄烏沖突這樣的重大戰爭都力不從心。
如果中美發生沖突,那麽很有可能會發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戰,整個西方國家的產能將難以滿足需求。
![](https://img.jasve.com/2024-10/76dda6f852ccf5b3dbb0713d98d8ec1f.webp)
美國的經濟無法支撐它進行戰爭
除了軍事問題,許多人往往容易忽視另一個對戰爭具有重要影響的因素,那就是經濟問題。
自古以來,因戰爭而導致國家財政崩潰的例子屢見不鮮。
進入近代時期,鄂圖曼帝國、大清帝國、大英帝國和日本等國家,都曾因在戰爭中承受巨大的財政壓力而遭受損失。
目前的美國經濟已經無力支撐一場大規模戰爭。
目前,美國正面臨著極大的經濟挑戰。
![](https://img.jasve.com/2024-10/88ce98658001282b004392c0067ef92a.webp)
當前,美國的國債總額已經超過35萬億,增幅大約是每3到4個月增加1萬億。
即便將中美兩個主要經濟體的增長速度相加,也無法與這個增速相提並論。
到2024年9月,美國決定降低利率,標誌著為期四年的加息政策的結束。
美國降息的原因在於國內失業率上升以及債務負擔已經接近極限。
龐大的債務和高企的失業率促使美國停止提升利率。
![](https://img.jasve.com/2024-10/e89b1656cdfcd2a5aa00bec0ee5f246d.webp)
因此,如果中美之間爆發戰爭,美國在最快一個月內,慢則半年就有可能面臨破產。這場沖突將使其體驗到類似於1945年日本的經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