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美將軍對中國開2個條件,又不許武力「收台」,解放軍發最後警示

2025-02-05軍情

杜林普肯定會在台灣問題上做文章,但他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計劃。所以,在全面發動貿易戰之前,他先放出一些訊息,探探我們的底線。

美國海軍一位高官,少將賓·尼克爾森最近就台灣問題發表了看法,表示希望台海保持和平,避免進一步沖突。 他提出了兩個條件來實作這個目標:一是台灣人民真心希望與大陸和平統一;二是絕對不能發生新的沖突。 表面上看,這些條件似乎合情合理,但仔細想想,這實際上是在給中國設定障礙,暗藏險惡用心,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策略。

美國和西方國家不斷強調大陸不能對台灣動用武力,這被認為是他們的底線。然而,他們的底線又有多少人真正重視呢? 這反而像是美國和西方國家向台灣的「分裂勢力」傳遞了一個錯誤的訊號:只要有人相信他們會介入台海局勢,台灣海峽就永遠不會真正平靜。

佩洛西存取台灣之後,台灣海峽的局勢變得異常緊張,中國人民解放軍隨即展開了例行軍事演習。從那以後,台灣「獨立」勢力每次挑釁,解放軍的回應都會更加強硬,行動力度也隨之升級。

面對台灣海峽局勢,美國改變了應對策略。一方面,美國持續批準對台灣的軍事援助和武器銷售,逐步提升台灣的軍事實力;另一方面,美國也重新評估了台海及周邊地區的形勢,並相應調整了戰略和戰術。

種種跡象表明,目前的局勢並非單純的政治角力,更像是為即將爆發的軍事沖突積極備戰。 比如,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羅提出的「地獄景觀」戰術,就是明證:他計劃動用數量龐大的無人機群,來幹擾解放軍的行動,以此為友軍爭取寶貴的時間。

美國可以在關鍵時刻選擇暫緩行動,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拖延到必須做出參戰決定時才倉促決斷。 準備不足,就無法有效參與。

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反對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聲明,並非只是說說而已。他們的軍事行動已經對中國國家統一構成實際威脅,我們必須提高警惕,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回應。

西方國家反復強調反對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實際上是在拖延時間。 只要台灣地位問題懸而未決,中國的崛起就會受到阻礙,無論是國際政治競爭還是地區安全,都會面臨巨大的挑戰。這正是西方國家希望看到的局面。

從杜林普上任的第一屆開始,美國就加大了對台灣的武器供應,但這並非僅僅是為了賺錢,其深層目的在於利用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作為與中國談判的籌碼,從而爭取更大的利益。

現在的情況更甚以往,即使杜林普把重心放在美洲,世界範圍內的強國競爭也日益加劇。對美國來說,如果要制衡中國,台灣問題就成了不得不面對的關鍵因素。

這次美國派出一位擅長戰略規劃的將軍試探中國的底線,表面上看起來態度軟弱,實際上卻暗中給中國設定了不可逾越的界限。美國既不可能放棄「保衛台灣」的軍事承諾,也不可能公開違反「一個中國原則」。這看似讓他們進退兩難,但實際上,拜登政府已經巧妙地把握了局勢的平衡點,同時還為杜林普政府日後操作留下了足夠的余地。

現在,台灣海峽緊張的局勢,直接影響著中國與日本、中國與菲律賓關系的改善。只要海峽局勢持續緊張,兩國關系就難以真正緩和。同時,美國也利用這一局勢,進一步加強其在東亞的影響力。美國將這種影響力視為核心利益,不太可能輕易放棄。然而,美國施壓的力度和行動速度,卻可以成為談判的籌碼,是可以被討論和改變的。

杜林普想改造國防部,甚至可以說是想控制它。國防部長埃斯珀在軍隊系統裏沒什麽人脈,也沒什麽高層經驗,他上任後,國防部肯定會有變化,但杜林普也不會徹底推翻現有體制。 畢竟,那些既得利益者和既有權力結構,也不是那麽容易動搖的。

說到底,美國持續渲染中國威脅,就是為了從國會獲得更多軍費。 至於這筆錢最終怎麽花,美國軍隊會不會成為杜林普的私人軍隊,抑或美國軍隊未來的主要目標是否仍然是東亞,全取決於杜林普的真實意圖。

杜林普利用中國,試圖達到美國的政治目標。 換句話說,他依然遵循著傳統政治家的老路,可能無法實作他預想中的成就。

新年伊始,東部戰區釋出了一段精彩的影片,名為【踏浪橫戈】,向全國人民拜年。影片中,我們看到了許多先進的軍事裝備,比如兩棲攻擊艦,還有解放軍官兵進行訓練的畫面,場面非常震撼。 這支影片,氣勢恢宏,充分展示了人民軍隊強大的實力和保家衛國的決心。

福建艦預計今年正式加入海軍,同時海軍還將有更多新型艦艇下水。空軍和火箭軍也將持續增強威懾力,應對外部挑戰。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和俄羅斯軍隊可能進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聯合軍事演習,這將令美國軍方的反應值得關註。

中國軍隊完全有能力不顧及美國和西方國家的警告,特別是在軍事競爭方面,我們一直以來都采取比較隱蔽的方式。目前展現出的實力已經讓美軍有所顧忌,達到了明顯的震懾作用。至於那些尚未公開的實力,又將如何讓美國國防部更加謹慎呢?

無論美國政府由誰領導,采取何種對台海的策略,我們都應該專註於提升自身軍事實力。強大的軍事實力會讓美國介入戰爭的代價變得難以承受,從而有效避免戰爭。如果戰爭仍然發生,只能說明我們的實力尚未達到讓美國感到足夠擔憂的程度,他們才會冒險一試。

只有當美國人不再輕舉妄動,不再冒險在台灣海峽問題上進行高風險的博弈,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才能真正緩解,所有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反過來想,凡是需要談判的事情,都說明我們實力不足,才會讓人得寸進尺,指手畫腳。強大的軍事實力,特別是解放軍的強大火力,才是我們談判的底氣,讓我們在談判桌上底氣十足,腰桿子硬朗。

我們曾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如今美國軍隊自食其果,只會讓我們更加堅定地抵制霸權主義,腰桿更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