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兩國昔日友邦心向美,曾供大量裝備,如今站隊引關註

2025-01-06軍情

如今的世界,就像是一張巨大的網絡,由許多節點和線條組成。國家間的友誼常常是基於相互的利益。在這個錯綜復雜的世界棋局裏,有兩個國家和中國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兩者之間的密切關系開始松動。

中國與烏克蘭之間的關系在冷戰結束後迅速發展。烏克蘭是原蘇聯成員國之一,它渴望找到新的發展機會,同時也渴望與其他國家建立友好的關系。在這個時候,中國正在加快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步伐,這給了我們兩個國家一個很好的機遇。

這一時期中美關系回暖,是因為雙方經濟利益的互補性和共同的戰略考慮。蘇聯時代,烏克蘭擁有豐富的軍工和重型工業資源。這些珍貴的礦產為中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AI-222飛機引擎就是中國本土化的教練飛機和輕戰機的主要器材。

另外,烏克蘭也在艦艇的設計上提供了一些幫助,幫助中國提高了他們的驅逐艦和護航艦艇的效能。雙方在導彈、反艦導彈、巡航導彈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合作。這樣的協作對中國的軍事和科學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與此同時,中國對烏克蘭的農業和機器裝備也有重大需求。讓烏克蘭公司有更多的可能開啟中國的市場。尤其引人註目的是中國正在向烏克蘭買下尚未完工的航空母艦「瓦良格」艦殼。這對於中國的海軍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作用。

「瓦良格」不但為中國提供了有價值的制造大型船舶的技術。這就為中國自行研制航空母艦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這一時期,因為兩國都倡導了多邊主義和對各國主權的尊重。在世界範圍內發現了自己的聲音。烏克蘭在對外關系上采取的比較中性的立場,也符合中國的「不結盟」原則。推動兩國關系不斷向前發展。

而中國與以色列之間的關系,走的是曲折而曲折的道路。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一直與阿拉伯國家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同巴勒斯坦人民一道,為國家的獨立而戰。那時,中國非常依靠中東的原油供給。所以,同阿拉伯國家維持友好的聯系,對於美國的安全來說是非常必要的。

但是,伴隨著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中國的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已改變其對外政策。中國和以色列在一九九二年正式建交。從那時候起,以色列就是中國在中東的重要合作夥伴。中國在20世紀九十年代的快速發展。對高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隨後,兩國在經濟、貿易、科技等領域開展了大量的合作。

中國公司在以色列對新成立的高技術公司進行了廣泛的投資。同時,以色列在中國套用了大量的節水灌溉技術,使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農業生產率。特別是在無人機這一塊。中國首先是從以色列那裏學來的。該工藝已逐漸成熟。最後才有了自己的無人機行業。

總體而言,這是一個美好的時期。透過不斷的交流,中美之間的了解和互信不斷增強。以色列還想透過發展同中國的聯系來增進彼此間的聯系。不過這幾年。烏克蘭和以色列都一樣。在對外政策上,美國的親美化趨勢日益突出。

烏克蘭的克里米亞沖突發生在2014年。並從美國、歐洲等國家獲得了相當多的財政及軍隊支持。就以色列而言。考慮到它長久以來對美國的安保措施的依賴性。我們必須更少地和中國打交道。以色列能有今天,有多少事情是要靠美國來支撐的。既有軍隊幫助,也有外交避難。應美國之請求。以色列也不得不中止其同中國開展的幾個合作計劃。

就拿海法新港的工程來說,美國方面也是如此。但是,由於以色列官方的援助,這一計劃才能圓滿實作。這意味著,雖然以色列很不情願地與中國的聯系變得更糟。但是,美國對此的看法還有待觀察。所以,離開中國以後。目前兩國的情況怎樣?

烏克蘭已經決定與西部國家進行充分的合作。加速了本國的經濟與政治制度的西化。作為一個以西方為代表的多個團體的成員,烏克蘭和歐洲聯盟簽訂了一份自由貿易協定。為實作出口多元化提供了便利。然而,上述問題並未使烏克蘭的經濟體制出現任何問題。相反,他們更多的是依靠外來的能量。這與美國內部的腐敗狀況相結合。這讓西方國家在救援方面的作用大為減弱。這也引起了民眾的反感。

從2014年開始美國為烏克蘭提供了一連串的財政支持。但是,在提供這種幫助的同時,也提出了嚴厲的改革需求。比如,減少對電力的補助,以及對農業的開放等等。上述舉措進一步加重了烏克蘭的經濟負擔。更多地依靠外來資金。對經濟自治的弱化。另一邊。烏克蘭國內的民族意識也在不斷增強。為了增強與西方國家的關系,他們努力增強自己的文化身份。這種情況還造成了同中國之間的文化交往。

相反。以色列在中東地區的立場和美國的立場是完全吻合的。在中東第四次大戰中。美國向以色列提供了一批軍火,以渡過危機。然後。美國繼續大量地向阿富汗輸送軍隊。以色列的安全得到了保證。從外交的角度來說。美國已經在許多場合為以色列撐腰了。對反對以色列的解決方案投反對票。只是。如此密切的聯系還表明,在中東問題上,以色列會更多地受美國的左右。不能獨立行動。

雖然有些人擔心過分依靠美國會影響以色列的外交獨立。但現在看來。美國對中東的影響將持續下去。以色列得以保持更好的生活。就目前而言。烏克蘭的確接受了來自西方國家的經濟與軍隊支援。但這其中,卻有許多額外的要求。要得到這樣的幫助。烏克蘭將不得不經歷一場令人難以忍受的社會福利縮減以及其經濟轉型。並將其產品推向歐美等國家。這就是另一回事。中國所進行的協作往往更註重於實際的經濟利益。沒有任何政治上的限制。

回首往事。20世紀70年代,中國代理坦桑尼亞建造了坦贊鐵路,這一點就是典型的例證。這條鐵路線在今天仍然是東非運輸系統中一個非常關鍵的部份。對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支持作用。中國同非洲各國在發展互惠關系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沒有思想意識或者政治上的需求。與西方國家的救援方式完全不同。

現在。如果烏克蘭向西部傾斜,那麽它將會喪失與中國的夥伴關系所獲得的市場占有率。而在近期,西方的市場很難彌補這一缺陷。就以色列來說。不要和中國進行高技術方面的合作。從長期來看,這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麽好事。尤其是隨著世界範圍內科學技術的競爭日趨激烈。像中國這麽巨大的市場以及與之進行貿易的合作,對美國來說是一種策略上的失敗。

總而言之。從國際關系的角度看。民族不能單純地人格化。烏克蘭和以色列的對外決策和中國的對外決策,都是建立在其自身的國家利益基礎上的。這兩個國家與美國走得很近,這一決定也是出於其自身的安全與經濟考慮。中國的對外政策也是以擴張自己的影響為目標。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意識形態,都會對不同的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真正的利益才是影響中美關系發展方向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