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峽是東亞的關鍵戰略水域,與中國大陸、台灣、日本等國家及爭議地區緊密關聯。近年來,美國及其西方盟友持續透過「台海問題」操控國際輿論,加深與中國的對抗,並加劇該地區的緊張局勢。
特別是在拜登政府上台之後,美國的對華政策明顯轉向更加激進的方向,甚至出現了戰爭的潛在跡象。這引起了關於美國是否真的準備對中國開戰的疑問。台灣海峽是否真的可能成為戰爭的觸發點呢?
一、台灣海峽問題只是一個幌子,美國的真正目標是什麽?自冷戰結束以來,全球的地緣政治格局經歷了深刻的變化,到目前為止,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受到挑戰,而作為新興大國的中國正逐步崛起。
在這個過程中,台灣問題無疑成為中美之間的一個焦點。然而,台灣海峽問題在美國的對華策略中可能只是一個幌子,其真實的目標更為復雜和長遠。
台灣只是一個幌子:
盡管美國表面上聲稱關心台灣海峽的和平與穩定,但在其對華策略中台灣並非核心議題。實際上,美國更關心的是中國對其全球霸權、價值觀和國際秩序的挑戰。
透過台灣問題,美國為其對華強硬政策提供了合理化的借口,強調中國的軍事威脅,試圖塑造中國成為全球自由經濟和國際秩序的威脅者。
【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2022】中明確提到,中國已對美國的地位構成嚴重威脅。
這與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堅定立場相符,但實際上,美國的更大關註是遏制中國的崛起,確保自己的全球領導地位。
美國對中國的全面對抗策略:
美國的對華政策在過去幾年發生顯著變化,從杜林普時期的經濟打擊到拜登時期的全方位對抗。這種策略轉變在美國政治領域得到廣泛共識。
從共和黨到民主黨,從政府機構到社會團體,對抗中國已成為政治正確。
為了加強對華政策的制定和執行,美國眾議院設立了專門的中國委員會,負責審查美國政府及社會各界與中國的交往,反映了美國對抗中國的嚴肅性和全面性。
2022年7月,美國參議院一致透過【戰略競爭法案】,該法案旨在強化美國在全球對中國的競爭力,包括全面應對中國在人權、軍事、經濟、科技和外交等領域的挑戰。
在對華政策的執行中,美國開始采取並最佳化一系列措施,覆蓋範圍擴充套件到經濟領域之外。一方面,美國尋求打擊中國的關鍵工業部門,例如造船、遠洋漁業和新能源行業,這些行業對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至關重要。
2022年,美國對中國部份造船廠實施制裁,理由是這些造船廠參與了中國在南海的島礁建設。
另一方面,美國對中國的資訊工業開始實施封鎖,如TIKTOK事件。2020年,杜林普政府嘗試禁止TIKTOK在美國營運,雖然這一禁令最終在法院被暫停,但此事件清楚顯示了美國政府對中國科技公司的態度。
而拜登政府繼續這一政策,自2021年開始對中國的主要電信公司華為實施更嚴格的出口限制。
從政策制定到執行,美國的對華立場已全面硬化,美國政府和社會為全面對抗中國做好了準備,正在尋找更有效的實作這一目標的方式。
在預期的軍事對抗方面,美國並未直接選擇對華進行軍事打擊,但其一系列行動顯示出美國已準備采取更強硬的對華立場。
美國一方面在全球範圍內加強與盟友的軍事合作,特別是與印度、澳洲和日本的四方安全對話夥伴關系。
美國與這些盟友的聯合軍事演習,如2022年秋季的"馬拉巴爾"聯合海軍演習,旨在模擬全面打擊以應對中國的崛起。
另一方面,美國正在研究和實踐分布式作戰的戰略概念,該概念主張透過多基地、多方向的分散進攻方式,實作全域作戰。
這些行動雖不意味著即將發生全面戰爭,但確實表明美國正為與中國的軍事對抗做準備。
從歷史角度看,當前中美關系似乎已陷入所謂的「修昔底德陷阱」,該概念由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提出,描述的是一個崛起大國挑戰現有強國,可能引發戰爭的情形。
在當前的國際格局中,中國是崛起的大國,而美國是現有的強國。在努力避免這種「陷阱」的同時,美國的某些行動卻顯示出其正在深化這種困境。例如,美國在2018年發起了對華貿易戰,增加了對中國商品的關稅。
此外,美國對中國的新能源行業,包括電池和光伏產業等領域,實施了一系列打壓政策。美國還嘗試徹底封鎖中國的資訊工業,如2020年針對中國科技巨頭華為的封鎖行動。
盡管美國未公開表示這些行動旨在遏制中國的崛起,但從這些行動的效果來看,顯然都是為了保護美國的全球領導地位,阻止中國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