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首先摧毀中國反隱身雷達!以色列做最壞打算,想永絕伊朗擁核後患

2024-12-15軍情

近段時間,當全世界都在關註敘利亞內戰局勢時。

中東的不安分分子「以色列」又開始了他們的行動:僅僅48小時內,以色列就將1800枚航彈投放在了敘利亞的國土上。

隨著最後一道火光消散,也意味著敘利亞的國防防空體系完全覆滅。其中以色列的一個重點打擊目標就是中國產的反隱雷達——JY-27。

而帶來的後果就是,現如今來自以色列的轟炸機或者無人機已經可以肆無忌憚的翺翔在敘利亞的上空,黎巴嫩和伊朗等國家將會面臨更大的威脅。

敘利亞內戰以色列的這些軍事行動的目的是什麽?為什麽中國產的反隱雷達會成主要目標之一?

以色列摧毀中國產的反隱雷達

不到48小時,以色列的1800枚航彈精準投放在500多個目標上,敘利亞的軍事基礎設施幾乎被夷為平地。

而在這些爆炸聲背後,是以色列早已制定好的一份用來鏟除潛在威脅的「優先消除」名單。

在這份清單上,不是敘利亞的老舊戰機,也不是曾經讓人膽寒的導彈庫,而是幾乎不顯山露水的電子器材——雷達,尤其是來自中國的JY-27反隱身雷達。

它從一開始就被標記為以色列必須摧毀的目標之一。

為什麽以色列如此忌憚這台看似並不完美的雷達?

答案很簡單:威脅的本質在於可能性,而不是現狀。

這台JY-27雖然是中國早期研發的反隱身雷達,探測精度有限,不足以直接引導防空導彈命中隱身戰機,但它具備發現隱身目標的能力。

而發現本身,就足以打破隱形戰機的核心優勢——「隱身」。對於依賴隱形戰機進行空襲的以色列來說,這是一場無聲的戰爭中最危險的挑戰。

不僅如此,雷達的數據價值更是無法估量。JY-27甚至可以探測F-35I「亞德爾」戰機的隱身訊號特征,這些軌跡和數據或許只是一些看似無害的數碼,但在現代戰爭中,情報的價值不可估量。

這些數據一旦被「抵抗之弧」或其他反以武裝勢力獲取,將會為以色列空軍的作戰計劃增加不可預測的變量。甚至,這些數據還有可能流向其他國家,威脅以色列賴以生存的空中優勢。

因此,摧毀這款雷達不僅僅是一次戰術打擊,更是一場針對潛在風險的「絕對清除」。

以色列軍方的作戰邏輯向來是「寧殺錯,不放過」,尤其是在事關國家安全的裝備清單上。雷達不僅要被摧毀,還要徹底粉碎到無法修復的地步。

事實上,以色列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在JY-27被摧毀的過程中,以色列采取了多層次、多手段的戰術:制導炸彈、巡航導彈,甚至可能動用了無人機偵察支援,確保雷達的消失徹底而無漏洞。

摧毀的現場,沒有遺留任何完整的器材。以色列的目標不僅是摧毀雷達,更是摧毀它背後可能產生的一切威脅。

以色列清除這些雷達的目的只是這麽簡單麽?他下一步的計劃可能是怎樣的?

以色列真正的戰略意圖

一直以來,以色列的核心目標都是消除一切對其國家安全構成直接威脅的因素。這種威脅不僅來自傳統的武器裝備,更體現在技術和資訊的維度。

敘利亞的防空系統雖然陳舊,但仍然具備一定的作戰能力,尤其是在配備了中國的JY-27反隱身雷達之後。這種裝備雖然在技術上無法徹底改變中東的力量對比,但其在反隱身能力上的潛力足以讓以色列感到不安。

F-35

以色列的F-35隱身戰機是其空軍戰略的重要支柱,而JY-27能夠記錄其雷達特征,一旦這些數據外泄,將對以色列的空中優勢構成難以忽視的威脅。

因此以色列的第一步是透過精準打擊,徹底摧毀這些可能被敵對勢力利用的裝備。

並且以色列的戰略不僅停留在「消除威脅」上,更在於重塑中東的力量格局。

敘利亞的崩塌為以色列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透過直接控制敘利亞的天空,以色列不僅能夠自由攻擊任何潛在目標,還能夠在該地區建立事實上的軍事存在。

這種「可操作性」的提升,遠超以往繞道約旦或伊拉克空域的復雜行動模式。敘利亞已成為以色列向更遠目標——尤其是伊朗——邁進的地緣彈板。

更深層次的戰略意圖,則體現在對伊朗及其盟友的全方位壓制上。敘利亞長期以來是伊朗在中東地區的盟友,也是黎巴嫩真主黨的重要後勤基地。

以色列透過摧毀敘利亞的防空系統和軍事基礎設施,不僅削弱了伊朗對地區代理人勢力的支持能力,也切斷了其透過敘利亞向真主黨運輸武器和資源的關鍵通道。

這種「戰略孤立」策略,正是以色列一貫的安全思維——不僅要面對當前的威脅,還要防止未來可能的威脅萌芽。

除此之外,以色列希望透過一系列軍事行動鞏固自己在中東的「威懾者」地位。

空襲敘利亞不僅是為了保護自身,也是為了向其他潛在對手傳遞一個清晰的訊號:任何企圖挑戰以色列安全利益的行為,都將招致雷霆般的反擊。

透過這種方式,以色列不僅保護了自己的邊界,還試圖在中東亂局中重新定義規則。

伊朗遭受到直接威脅

敘利亞的戰場硝煙尚未散盡,以色列的戰略視野已經投向了更遠的目標——伊朗的核計劃。這不是一個新目標,而是一個由來已久的焦慮。

對於以色列來說,敘利亞的混亂只是掀開了一塊遮蓋伊朗核野心的薄紗,而真正讓以色列警覺的是那個更為隱秘且更具威脅的地下設施。

納坦茲鈾濃縮設施、福爾道地下核設施、阿拉克重水反應堆、布殊爾核電站……這些名字對於以色列的情報機構來說並不陌生。

這些伊朗的核設施或隱藏在深山之中,或埋藏在厚厚的鋼筋混凝土下,每一處都是一座堡壘。

這些核武器的存在是以色列的最大擔憂,這些核武器的擁有直接改變中東力量平衡的能力,甚至威脅到以色列的國家生存。

這也是為什麽,以色列對於伊朗核計劃的反應遠遠超越了一般的防禦邏輯。

而現如今,敘利亞的失勢為以色列提供了極大的戰略騰挪空間。沒有了敘利亞防空網的牽制,以色列戰機和無人機可以更為自由地穿越敘利亞領空,抵近伊朗目標,甚至直接從敘利亞境內發起打擊。

面對背後有美國支持的以色列,伊朗能否繼續置身事外,他們又會做出怎樣的防範手段呢?

參考資料: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4-12-11 【解局「趁你病要你命」,以色列為何對敘利亞動手】

澎湃新聞 2024-12-10 【以色列三軍齊出欲對敘利亞「去軍事化」多國譴責:侵犯敘主權領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