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中國會采購蘇-57隱形戰鬥機嗎?印媒:30家俄羅斯航空公司將倒閉

2024-11-18軍情

冷戰巨擘俄羅斯,航空底蘊深厚。面對西方制裁,其航空雄心不減,軍民並舉,試圖重振旗鼓。內則填補國內航運空缺,外則劍指國際軍機市場,更喊出2030年交付千架客機的豪言壯誌。這不,2024珠海航展上,俄羅斯代表團的身影也如期而至,推銷意味十足。

2024珠海航展上,俄羅斯尖端軍工科技的代表——蘇-57戰鬥機賺足了眼球。11月12日,蘇-57上演了一場令人嘆為觀止的飛行表演,諸多高難度機動動作令人印象深刻。次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稱蘇-57此次中國首秀「引人註目」,展現了「無與倫比的能力」。

蘇-57「首秀」珠海航展,高調亮相國際舞台,引發外界對其出口前景,尤其是對華出口的諸多猜測。 俄羅斯借此良機展示這款五代機,意在拓展國際市場。 然而,考慮到中國殲-20、殲-35已批次生產,且六代機研發也在進行中,蘇-57落戶中國空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蘇-57出口中國的傳聞,更像是西方媒體的「煙霧彈」。俄羅斯早已心知肚明,這單生意八字沒一撇。但這並不意味著蘇-57就此「無人問津」。除了中國,其他一些國家對這款五代機仍保持著興趣,其國際市場前景還有待觀察。蘇-57,這款俄羅斯五代機,內建神秘光環。

盡管效能參數撲朔迷離,卻引來不少潛在買家駐足圍觀,阿爾及利亞、印度、伊朗、馬來西亞、土耳其都曾與其傳出「緋聞」。俄羅斯方面對此諱莫如深,一直「秘而不宣」,直到2024年11月15日,塔斯社才放出重磅訊息:首份蘇-57出口合約正式簽署,買家身份依然保密,吊足了軍迷胃口。這筆交易也標誌著蘇-57這款頗具爭議的戰機,終於在國際軍售市場上邁出了第一步。

蘇-57作為俄羅斯唯一的五代機,看似在特定市場擁有一片藍海。一些依賴俄制裝備且不考慮歐美產品的國家,面對「先進戰機」的需求,幾乎只能選擇蘇-57。然而,受制於頑固的產能瓶頸,蘇-57想與歐美戰機正面競爭卻力有不逮。俄羅斯航空業的癥結長期以來並非產品線匱乏,而是產量不足,這在軍用飛機和民用客貨機領域都有所體現。 這使得蘇-57的未來更像利基市場產品,而非全球暢銷的爆款。

受西方制裁及自身技術瓶頸的影響,俄羅斯航空業正經歷嚴峻考驗。據【歐亞時報】2024年11月14日援引俄媒報道,約30家俄羅斯中小航空公司或於2025年面臨破產。盡管這些公司規模不大,但承載了俄羅斯國內超過四分之一的客運量,其困境凸顯了俄羅斯民航領域,尤其是國產客機技術水平與歐美差距,難以滿足國內需求的現實。

2022年以來,西方制裁如同一場針對俄羅斯航空業的「特別軍事行動」。表面上,俄航暫停支付西方飛機租金,顯得頗為硬氣。然而,制裁切斷了正常的飛機維護渠道,迫使航空公司不得不依賴「遊擊隊」式的第三方維護,成本飆升,如同打一場昂貴的「消耗戰」。此外,業務萎縮疊加債務壓力,讓俄航的日子雪上加霜。即使政府承諾在2025年「免除」部份債務,但這25%的「豁免稅」猶如一顆「延遲引信炸彈」,隨時可能引爆俄航的財務危機,將其推向破產的深淵。

制裁的鐵幕下,俄羅斯航空業如同被剪斷了翅膀的雄鷹。盡管註入了超過120億美元的資金試圖力挽狂瀾,但這架龐大的機器依舊故障頻出。西方斷供的零件和維護支持,如同卡住引擎的關鍵部件,讓這架「鋼鐵巨鳥」難以展翅高飛。更雪上加霜的是,「駕駛員」的缺失也成了制約其翺翔的瓶頸。 航空公司與航空工業,如同戰機與軍工廠,唇齒相依,如今卻陷入「沒有好戰機,哪來好工廠;沒有好工廠,哪來好戰機」的惡性迴圈,困局難解。

俄烏沖突的炮火,也燒到了俄羅斯的航空工業。為了滿足前線需求,軍機生產成了重中之重,但西方制裁如同一張大網,牢牢限制著俄羅斯的騰挪空間。如今,俄羅斯軍用航空在國際市場上幾乎銷聲匿跡,而民用航空就連國內需求都難以滿足,MS-21客機的量產計劃也因此延宕。曾經與西方密切合作,導致民航客機嚴重依賴歐美技術的俄羅斯,如今自嘗苦果,這場危機也暴露出其航空工業「跛腿」發展的深層困境。

珠海航展成了俄羅斯航空工業的「救命稻草」?三十年前,中國訂單曾救蘇霍伊於水火,如今俄方重兵壓境珠海,顯然寄望歷史重演。 訂單的成敗,或將決定俄羅斯軍民用航空能否續寫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