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2018年的【核態勢評估】中提出了一種新的對華軍事戰略,即透過使用核武器來獲得對中國的軍事優勢。根據美國的計劃,如果中美之間的沖突升級,美國可能會采用核武力對中國進行打擊。
美國的戰略分析認為,已部署在西太平洋的美軍常規軍力不足以抗衡中國人民解放軍,甚至遠不如後者。在這種情況下,繼續使用常規軍力與中國對抗將是無效的,而且可能導致美軍在該地區的全面崩潰。
因此,美國考慮將核武器作為對策。美國提議使用裝備有低當量戰術核彈頭的巡航導彈或彈道導彈來打擊中國。這類戰術核武器的優勢在於它們可以透過核潛艇發射,或者艦載機投放,避免在陸地上部署,從而減少在日本、南韓或菲律賓等地引發地區緊張的風險。
美國的戰略還考慮到,如果使用低當量的戰術核武器,中國可能無法有效反擊。美國擁有的核彈頭總量遠超中國,而且裝備有大量戰術核彈頭,這使得在核武器數量和質素上美國明顯占優。
然而,美國的這種設想忽視了中國可能不按預期回應的可能性。中國雖然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但沒有限定不首先使用大當量戰略核武器。在國際政治中,使用任何形式的核武器都會引起全球關註,不會僅限於戰術核武器或戰略核武器。
一旦美國對中國使用戰術核武器,盡管威力較小,但造成的殺傷和政治後果仍將是巨大的。這種情況下,被攻擊方幾乎肯定會以核武器進行反擊。此外,一旦核武器被使用,雙方在未結束戰爭前,可能會不斷升級使用更強大的核武器。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應當提升自己的核武器數量,確保在任何潛在的核沖突中擁有足夠的威懾力和反擊能力。歷史上美蘇冷戰期間,雙方都曾擁有大量核武器,這是一種緊張但穩定的威懾狀態。
最終,如果中美沖突升級到核武器使用,那麽核戰爭的規模和破壞性將是前所未有的。這一點必須在任何軍事計劃中得到充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