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美國能給台當局的最大軍事保證,就是駐日美軍可以在「台海有事」時,第一時間派遣海空力量介入「台海沖突」。
然而,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島內民眾發現,美國根本沒有要保護台島的意思。如今,美國正在大幅減少駐紮在琉球群島的美軍人數,「疑美論」在島內進一步發酵。
一、9000名美軍將撤出第一島鏈
據環球時報12月17日報道,日本防衛相中谷元表示,駐紮在沖繩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開始把第一批約100名後勤人員向關島轉移。
美聯社指出,美國在沖繩地區共駐紮了1.9萬名士兵,建設有嘉手納空軍基地等重要設施。放眼整個「第一島鏈」,沖繩往西可以抵達中國大陸,往南可以抵達台島,往北可以抵達日本本土和北韓半島,有著非常大的戰略價值。
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一直在落實「兩小時打遍全球」的戰略目標。簡單來講,美國要保證自己能在兩個小時之內,將美國的武裝力量投送到世界上任何一個熱點地區。
東亞、西太平洋地區一直是美國兵力部署的重中之重,美軍近三分之二的海空力量都被要求緊盯著這一區域。然而,隨著中國軍事力量的不斷提升,美國被迫展開了一場戰略收縮。
沖繩地區的美軍不僅需要後撤,還需要加強分散部署,防止被我軍的遠端火力「一鍋端」。按照計劃,在駐紮在琉球群島的1.9萬名美軍中,有4000人將轉移至關島,約5000人將轉移到夏威夷和美國本土,最終將駐守沖繩地區的美海軍陸戰隊人數減少到1萬左右。
二、美方坦言,後撤就是為了躲避解放軍
美國方面指出,隨著解放軍導彈力量的發展,駐紮在沖繩等地的美軍已經「不再安全」。按照美軍的評估,解放軍導彈和遠洋海軍的打擊範圍足以覆蓋「第二島鏈」的核心——關島。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近年來已經多次警告,駐紮在沖繩地區的美軍,已經處於解放軍多種導彈的打擊範圍內。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需要把兵力撤到距離亞洲大陸更遠的地區才能提高戰時生存力,這些地區包括了澳洲、夏威夷、天寧島、甚至是南太平洋島國。
至於台當局如何看待美國兵力的後撤,美國方面並不在意。美軍印太司令部指出,美軍大踏步地後撤,並不意味著「美軍對台海地區的軍事幹預能力下降」。
當前,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推行「以陸制海」的新型作戰理念,遷往關島的4000名美軍將被組建成具備快速反應能力的數個「瀕海作戰團」。
再加上部署在夏威夷等地的「瀕海作戰團」,在「台海有事」的時候,美國依舊可以做出「快速反應」,完成對關鍵海域的封控。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美國此舉是在哄騙台當局。關島距離台島約有2700公裏,中間是茫茫大洋。美國空軍難以直接從關島起飛介入台海,海軍的調動則需要更多時間。
可以說,隨著我軍實力的不斷提升,美軍正被迫一步步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