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殲31將迎來首個出口大單,空軍參謀長親自宣布

2024-07-14軍情

近期有報道稱,巴基斯坦空軍參謀長巴伯爾將軍透露了一個驚人的訊息:不久將來,殲-31戰鬥機將加入巴基斯坦空軍。如果這一訊息確鑿,那麽巴基斯坦將成為殲31的首個國際使用者,這也意味著他們將比印度更早裝備第五代戰鬥機。那麽,面對這一情況,印度應該如何應對呢?

實際上,印度面臨三個選項:從俄羅斯或美國引進,或者自主研發。

首先看自主研發。印度的國產第五代戰機AMCA已於2022年3月開始建造原型機,根據印度制造LCA的進度來看,AMCA至少需要10年才能投入使用,並且其效能可能還不及南韓的4.5代機KF-21。

因此,顯然不能依賴它來對抗殲-31。

美國的F-35是一種成熟的機型,其效能與殲-31各有優勢,但問題在於印度需要排長隊等待,洛馬公司需要先完成對美國及其盟友的訂單。全球共有17個國家訂購了3453架F-35,但實際交付的還不到1000架,印度顯然等不了那麽長時間。

這樣一來,印度唯一合理的選擇,似乎就是向俄羅斯購買。俄羅斯的蘇-57與印度關系頗深,在開發階段,印度曾參與制造雙座型。但後來印度發現俄羅斯只是想要資金支持,不願共享技術,因此印度選擇了結束。盡管有這樣的不愉快經歷,印度重返這一選項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

鑒於巴基斯坦已經先行一步獲得了第五代戰機,印度現在最迫切的需要是獲取一個相當的機型,無論是否能獲取技術,都已不那麽重要。蘇-57已經開始批次生產,俄軍自己的訂單量很少,印度想要購買幾乎只需一句話,普京自然樂於此。甚至蘇-57雷達依賴的西方T/R元件也不是難題,印度是西方的重要合作夥伴,連C-17和陣風戰機都能買到,采購一些電子元件不在話下。

此外,印度的蘇-30MKI中,最早的一批已經服役了超過20年,早期批次的頻繁使用大大縮短了其壽命,需要一款雙發重型機來替換。引進蘇-57不僅可以使用現有的蘇-30MKI維護體系,如果能獲得生產特許,還可以繼續利用為蘇-30MKI建立的機身、發動機、雷達等配套設施。印度蘇-30MKI的數量達到了272架,如果打算用蘇-57來替代,很可能會引進生產特許,這也符合莫迪政府推動武器國產化的政策。

至於是否引進蘇-75,這將取決於印度國產第五代戰機的研發進度。但有了蘇-57,印度對中型第五代機的需求不再那麽迫切,AMCA的研發行程可以放緩,直至足夠成熟。

印度的航空工業發展與中國相似,采用了引進與自研相結合的模式。在引進方面,印度的路徑與中國幾乎一致,從仿制米格-21到獲得側衛系列戰機的生產特許。而在自主研發方面,印度的LCA和AMCA使用的是F404/414系列發動機,這與中國的殲-10和殲-20使用相同系列發動機的情況類似。

盡管如此,由於技術水平與中國存在較大差距,印度在這兩條路上的進展都相對緩慢:引進的蘇-30MKI至今國產化率僅為60%,而中國的殲-11不僅實作了完全國產化,其改進型號殲-11BG和殲-16的部份效能甚至超過了俄羅斯的蘇-35。而在自研方面,中國的殲-10和殲-20已成為國家空軍的骨幹力量,而印度的國產LCA如果不是莫迪的大力支持,恐怕難以正式服役。

但是,印度在國防自主化方面的堅持不懈值得稱道。從小型武器到五代戰機、航母,再到核潛艇和洲際導彈,印度的國防工業覆蓋了廣泛領域。盡管這些裝備在技術上或許落後,但印度始終堅持自研,直到這些裝備能夠勉強投入使用。這種落後但堅韌不拔的精神,令人回想起了自己的過去。自助者天助之,讓我們也為印度送上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