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1年,誌願軍俘獲了一位英國著名將領,他為何評價中國步兵幾乎是無敵的呢?
1951年初,北韓戰場上發生了一件令全球震驚的事件。
當時,英國的格羅斯特營被誌願軍圍困在一片高地上。這支部隊在英國歷史上可謂傳奇——他們曾遠征埃及並打敗拿破侖,是英國最精銳的力量之一。
這支精銳部隊在中國誌願軍面前卻未能逃脫被俘的結局。更讓人意外的是,被俘的英軍營長荷莉,在戰後不僅沒有因此受到羞辱,反而一路晉升至英國上將,並在他的回憶錄中對中國軍隊給予了高度贊譽。
究竟發生了什麽,使這位來自「日不落帝國」的將領對中國軍隊如此欽佩?他在戰俘營中又經歷了哪些事情?
一、英軍進入北韓:日不落帝國的自大與偏執
1950年11月,英國王家第29旅到達北韓戰場。該部隊的指揮官安德魯·科爾特少將滿懷信心地對記者表示:「我們帶來了英國最優質的裝備和傑出的士兵,一定能給中國人一個深刻的教訓!」
這番話傳到前線的英軍士兵耳中,極大地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大部份英軍士兵都是二戰時期的老兵,他們曾在歐洲戰場上與德軍交鋒,親歷過諾曼第登陸。在他們看來,這些裝備簡陋的東方部隊根本沒有什麽威脅。
英軍的確具備值得自豪的實力。他們裝備了最新款的森伯利衝鋒槍和布倫輕機槍,每個排配有81毫米迫擊炮和火焰噴射器。在夜間作戰時,他們可以使用紅外線瞄準鏡,這種器材在當時屬於最先進的夜視技術。
「當我們看到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時,忍不住笑了。」 英國一等兵約翰·帕克在日記中記錄道,「他們所使用的步槍型號古老得就像博物館裏的展品,有些士兵甚至沒有步槍,僅攜帶手榴彈。」
英軍在釜谷地區駐紮期間,士兵們常常舉行篝火晚會,烤牛肉、喝威士忌,並笑著談論他們眼中的「東方遊戲」。他們甚至在陣地前立了一塊木牌,上面用中文寫著:「歡迎來送死」。
他們很快因輕視對手而遭受了代價。
深夜時分,英軍29旅的一個連隊正在進行常規的篝火晚會。突然,一名士兵註意到有十幾個「南韓平民」朝營地走來。由於英軍一直在向當地居民分發食物和藥品,守衛們便沒有過於關註。
當這些「平民」靠近營地時,他們突然拔出了武器。原來,這些人都是誌願軍的偵察兵,穿著南韓農民的服裝,成功滲透進了英軍營地。
此次襲擊使英軍遭受了嚴重損失,幾乎整個排的士兵都被殲滅或俘獲。更為重要的是,誌願軍獲取了大量的英軍通訊器材和作戰文件。
經過這次突襲,英軍才認識到他們所面對的軍隊與眾不同。誌願軍不僅能夠在極端惡劣的條件下進行長途機動,而且還擅長偽裝和特種作戰。令英軍感到最為不安的是,誌願軍似乎完全不遵循他們熟悉的歐洲戰爭規則進行作戰。
不久之後,英軍指揮部接到了一份前線發來的電報。電報內容指出:「請馬上增派重型武器和彈藥,中國軍隊的作戰方式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他們如同幽靈般神出鬼沒,我們的傳統戰術幾乎無效。」
二、鋼鐵意誌:關鍵性的釜谷之戰
1951年1月中旬,釜谷山區的積雪已經淹沒了士兵的膝蓋。39軍116師接到了一項特殊命令:在三天內必須攻占釜谷地區的制高點,以便為殲滅英軍第29旅創造有利條件。
116師的「鋼七連」是此次行動的主要力量。在之前的戰鬥中,這個連隊創造了單次殲滅敵人140人的佳績,因此被稱為「英雄連」。當時,七連長張德勝年僅23歲,是整個師裏最年輕的連長。
在行軍的過程中,為了不暴露他們的目標,七連的戰士們用布條包裹住武器,以避免金屬碰撞發出的聲音。他們沒有攜帶重型武器,每人裝備了一支步槍和4顆手榴彈,並且腰間懸掛著一把大刀。
1月15日的午夜時分,七連發起了對釜谷制高點的最後一擊。他們采取了一種出乎意料的戰術:並非按照傳統從山下正面進攻,而是將隊伍分為三組,從側翼包抄向上攀登。第一組負責制造正面的假攻擊,以牽制英軍火力;第二組和第三組則繞至山後,準備封鎖英軍的退路。
英軍在高地上部署了兩個增援排,人員總數為76人,配備了4挺重機槍和6門迫擊炮。他們構建了三道環形防線,自信這個陣地堅不可摧。
淩晨2點,夜晚的寧靜被第一聲槍響撕破。七連的突擊小組從三個方向同時展開攻擊。突擊隊員在50米內投擲手榴彈,利用爆炸產生的煙霧迅速沖入英軍陣地。起初,英軍還能進行有效反擊,但很快便陷入了混亂之中。
戰鬥持續了整整4小時。到天亮時,七連成功奪取了制高點,但代價慘重:31名戰士陣亡,僅剩3個完整的作戰小組。更糟的是,英軍的增援部隊已開始向山上推進。
在這緊急關頭,七連的通訊員鄭起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拿起繳獲來的英軍號角,用力吹響。這種號角聲在英軍中象征著「全體進攻」的訊號。聽到這個聲音後,增援的英軍誤以為誌願軍主力已經抵達,於是立刻停止了攻擊並開始向山下撤退。
這個聰明的選擇為主力部隊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兩小時後,116師的其它部隊終於到達,將英軍第29旅徹底包圍。在經歷一天的激戰後,英軍第29旅損失了近一半的人力,其中包括3名營級指揮官。
這場戰鬥成為了改變戰局的關鍵時刻。英軍第29旅是聯合國軍中裝備最先進的部隊之一,他們的失利使得其他國家部隊開始重新審視誌願軍的實力。一名被俘獲的英軍上尉表示:「我們原本以為中國部隊只會采取人海戰術,但他們在機動能力和近身作戰技巧方面,甚至超過了我們在二戰中遇到過的德軍。」
釜谷之戰結束後,「鋼七連」的傳奇在誌願軍中廣泛傳播。他們透過實際行動表明:面對現代裝備的差距,戰術創新和戰士們的堅定意誌同樣能夠造就奇跡。
三、被俘的名將:荷莉人生的轉折點
1951年4月的某一天,英國格羅斯特營的營長荷莉正在陣地上透過望遠鏡觀察戰場。那時,他還未意識到接下來發生的一切將對他的軍事生涯產生深遠影響。
格羅斯特營此刻正守衛著位於三八線以北約20公裏的一處高地,代號為「74高地」。這支隊伍擁有輝煌的歷史:在拿破侖戰爭時期,他們曾在埃及金字塔下成功抵禦了法軍的進攻;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他們又創造了一個營與德軍一師對抗的戰例,在北非戰場上脫穎而出。
然而這一次,他們面對的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敵手。
在4月22日的淩晨,誌願軍第63軍采取了一種出乎意料的戰術。他們並未選擇正面進攻,而是派遣一支精銳部隊繞到格羅斯特營後方,以切斷其與其他聯軍之間的聯系。同時,另一隊則占領了周邊幾個重要的補給點,從而阻斷了空投補給的可能性。
荷莉一開始對此並不感到憂慮。英軍在防守方面經驗豐富,裝備也能夠支持較長時間的包圍。他命令部隊建立了三道防線,並在每一道上都部署了重機槍和迫擊炮。
誌願軍的戰術令他感到意外。在白天,誌願軍的狙擊手會不斷對英軍陣地進行騷擾,使他們不得不消耗彈藥。夜晚時分,小規模突擊隊則從多個方向發起攻擊,讓英軍士兵無法得到休息。
荷莉更煩惱的是,誌願軍似乎已掌握了英軍的通訊頻道。他每次請求空中支援時,誌願軍總能提前撤離。當飛機抵達時,轟炸區域早已無人。
截至4月24日,格羅斯特營的彈藥已耗盡80%,而食物和飲水也開始緊缺。這時,聯軍司令部派遣了一支菲律賓營前來救援,但在途中遭遇了誌願軍的攔截,經過慘重損失後被迫撤回。
4月25日的清晨,荷莉收到了最後的戰報:陣地上所剩子彈不足100發,而重傷員亦無法獲得基本醫療救治。他拿出隨身攜帶的指揮刀,在刀柄上刻下了一句話:「為了榮譽而戰」。
就在這時,誌願軍發動了最後的全面攻擊。他們采取了一種特殊的戰術:並不是依靠傳統的分批沖鋒,而是派遣一支精銳突擊隊潛入英軍陣地,在內部制造混亂。這個戰術取得了顯著效果,英軍防線在短時間內便被攻破。
在最後的時刻,荷莉站在指揮中心,面對湧入的誌願軍戰士,他做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決定。他沒有選擇自盡,也沒有進行徒勞無功的抗爭,而是主動放下了武器。後來他解釋道:「那一刻,我明白繼續戰鬥只會導致更多不必要的犧牲。」
於是,這位26歲的英國軍營長和他的隊員們成為了戰俘。彼時,沒人預料到這次被捕的經歷不僅沒有摧毀荷莉的軍事生涯,反而成了他未來成長的重要轉折點。
四、戰俘營的獨特經歷
1951年5月,荷莉及其手下被送往位於平壤郊外的誌願軍戰俘營。與他們想象中的嚴酷監禁不同,這裏的環境遠好於預期。
「中國人的戰俘營與我在二戰期間看到的德軍戰俘營截然不同。」一位和荷莉同處於同一個營地的英軍軍官在他的日記中寫到,「這裏不僅確保每個人都有幹凈舒適的床位和充足的食物,受傷者也能及時獲得醫療救治。」
戰俘營實行了一種獨特的管理方式。每位戰俘都有自己的生活區域,但並不意味著他們整天被困在房間裏。他們可以在規定的時間進行戶外活動,甚至可以舉行體育比賽。
荷莉發現一個細節:看守他們的誌願軍士兵中,大多數人都能說幾句簡單的英語。後來他了解到,這些士兵經過專門訓練,以便能夠與戰俘進行基本溝通,減少因為語言障礙帶來的誤解。
在戰俘營的圖書館,荷莉意外地發現了幾本書:【孫子兵法】的英文轉譯,以及一些關於中國傳統軍事思想的資料。讓他更加驚訝的是,誌願軍的軍官並沒有禁止戰俘閱讀這些書籍。
一天,荷莉遇見了戰俘營的政治指導員張少華。這位曾在英國求學的軍官用流利的英語對他說:「現在你們是戰俘,但戰爭總會結束。我們希望你們能夠真實地了解中國,而不是透過偏見來看待我們。」
張少華常和荷莉進行軍事方面的討論。一次談話中,荷莉問道:「為何中國軍隊即使在裝備劣勢下仍能取得如此多勝利?」
張少華並沒有立即作答,而是講了一個故事:在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常常用小米和步槍與日軍的坦克和炮火對抗。他們能夠取得勝利,不僅因勇氣,更關鍵的是懂得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並將敵人的強項轉變為弱點。
荷莉被允許保留他的筆記本,開始詳細記錄在戰俘營中的見聞。他觀察到誌願軍戰士們的一些特征:他們的軍姿雖然不如英軍那麽整齊劃一,但每個人在戰場上表現出的戰鬥力卻超乎預期;盡管他們的武器可能顯得簡陋,但使用起來卻非常熟練。
1953年簽署停戰協定後,荷莉和其他戰俘被釋放回到英國。臨行之際,張少華贈予他一本英文轉譯的【三十六計】,並說道:「或許這些古老的智慧能對你未來的軍教生涯有所幫助。」
荷莉在經歷了這些事情和思考後回到了英國。這段作為戰俘的經歷不僅未能成為他的汙點,反而為他隨後的軍事理論研究提供了獨特的視角。他開始對中國的軍事思想進行系統研究,並將這些東方智慧融入到自己的指揮藝術之中。
五、戰後評估:一位英國將領對中國軍隊的看法
荷莉在1953年重返英國後,軍教生活並沒有畫上句號,反而開啟了傳奇般的升遷之路。他先後擔任英軍第4師的師長和北約地面部隊副總司令等重要職務,並最終晉升為英國陸軍的上將。
1968年,已晉升為將軍的荷莉在一次軍事研討會上發表了公開演講。他表示:「在北韓戰場上,我親身體驗到一種與歐美任何軍隊截然不同的作戰力量。中國軍隊的步兵作戰能力,已經超出了我們傳統認知的極限。」
這番言論當時引發了巨大的反響。一位美國將軍立即提出質疑:「難道中國軍隊的戰鬥力真的能勝過裝備精良的德國軍隊?」
荷莉展示了一份詳盡的數據分析:「以一個步兵班的夜間突擊能力為例,德軍在最佳狀態下可在15分鐘內攻克一處輕型防禦工事。而在北韓戰場上,中國軍隊的普通步兵班只需7分鐘便能完成相同任務,而且傷亡率更低。」
1975年,荷莉出版了軍事著作【東方作戰藝術】。書中,他系統地對比了二戰期間德軍、美軍、蘇軍和中國軍隊的作戰特性。他指出:「德軍以機械化與速度為優勢,美軍依賴強大的火力支援,蘇軍擅長進行大規模機動戰,而真正掌握將劣勢轉變為優勢藝術的則是中國部隊。」
他舉了一個例項:在某場戰鬥中,一個中國步兵班僅配備了6支步槍和12顆手榴彈,但他們運用了"影子戰術"——借助地形和光線制造出該班似乎有幾十人的錯覺,成功嚇退了一支裝備有兩輛裝甲車的美軍排。
1980年,一位德國軍事記者向荷莉提問,詢問他為何如此欽佩中國軍隊。荷莉回應道:「我在戰俘營的經歷使我認識到,真正的軍事實力不僅僅取決於武器裝備,更為關鍵的是戰術創新和士兵的精神。中國軍隊在這兩個方面都達到了令人贊嘆的高度。」
荷莉特別指出了中國軍隊的三個特點:首先,他們具備幾乎完美的夜間作戰能力;其次,即使是最低階別的士兵在失去指揮官後依然能夠執行任務;最後,他們能夠根據戰場情況迅速調整戰術,這種靈活性是其他國家軍隊所缺乏的。
1985年,荷莉在退役前的最終軍事演習中要求英軍學習一些中國軍隊的戰術,尤其是輕型突擊和偽裝潛伏的技巧。這次演習結果顯示,這些東方戰術在現代戰爭中依然展現出強大的實用性。
1989年,退役的荷莉在接受BBC采訪時表示:「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中國軍隊的特征,那就是‘以弱勝強的藝術’。這種藝術並非依賴先進武器,而是源於獨特的戰術思維和士兵們無與倫比的意誌。這種結合造就了一支在步兵作戰上近乎無敵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