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釋出的台海兵推報告,給美國軍方出了一個拒止解放軍登陸台島的主意,號稱 只要讓12架轟炸機組成的中隊,攜帶200枚「遠端反艦巡航導彈」(LRASM),就能「迅速削弱解放軍海軍」。
這款「遠端反艦巡航導彈」,是洛克希德·馬丁為美國海空軍開發的新一代多平台隱形反艦導彈,包含艦射和空射兩種發射方式,具有智能化、高射程和抗幹擾能力強等特點,因此也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鼓吹為「海戰遊戲規則的改變者」。
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開了這個頭之後,美國各路智庫的分析緊隨其後, 將美軍這款導彈吹噓為「抗中神器」, 仿佛「只要導彈發起進攻,一切都會好起來」。
那麽,這款被美國智庫吹上天的導彈,真有這麽厲害嗎?
近期中國科研團隊就結合美軍反艦導彈的參數,進行了一場電腦模擬試驗。據【南華早報】訊息,這場試驗預設的「戰場」位於南海的東沙群島附近, 情景為解放軍一支航母編隊突然遭到美軍大規模襲擊。
報道稱,國內科研團隊假設 美軍向一艘為航母護航的解放軍驅逐艦發射了10枚「遠端反艦巡航導彈」。 這些導彈先是進入高空巡航狀態,在抵近目標時下降至距離水面14米處掠海巡航,以避免被解放軍雷達發現。
當導彈距離驅逐艦約10公裏時,解放軍艦載電子戰系統雖然幹擾了導彈的雷達制導,但美軍導彈隨即轉入紅外制導模式,並對執行方位進行修正。最終彈體在距離目標極近時突然短暫爬升,隨後俯沖到極低高度, 成功擊中了我方驅逐艦。
值得註意的是,論文還強調了 料敵從寬 的原則,稱模擬試驗中 使用的反艦導彈模型 比美軍原有的導彈模型 具有更高的仿真顆粒度。
港媒稱,這場電腦試驗不僅揭示了美軍反艦導彈復雜的作戰場景,也展現了解放軍模擬對抗中前所未有的細節,有助於更好地了解美軍的優勢,幫助解放軍制定更有效的對策戰術,以應對潛在的軍事沖突。
那麽,美軍的「遠端反艦巡航導彈」當真防不住嗎?
實則不然。從論文和港媒報道來看, 這場電腦模擬試驗只是假設了一種極端情況, 我方「驅逐艦」在試驗中僅動用了電子戰系統攔截導彈,近防系統、防空導彈和航母艦載機等攔截手段並沒有被啟用。
美軍這款反艦導彈的 優勢在於智能化和低可視性 , 但射程短和亞音速等缺點 也十分明顯,全高空射程最多為550公裏——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美軍艦機想要攜帶導彈襲擊解放軍艦艇,勢必要進入第一島鏈, 也就是中國區域拒止體系的覆蓋範圍內。
在這一區域內, 解放軍海軍可以得到陸基航空兵和預警防空體系的支援, 以殲-20、殲-16為代表的戰機編隊,和以空警-500、加油機和無人預警機為代表的特種機隊,完全可以建立起空中戰鬥巡邏態勢(CAP),攔截抵近發射導彈的美軍轟炸機。
另外,一個聽起來很離譜的事實是:雖然「遠端反艦巡航導彈」被美國各路智庫吹噓為「抗中神器」, 但美軍每年的采購數量卻少得可憐 —— 2024財年美國空軍僅采購了27枚。
而美國智庫的評估卻指出,如果按照這個采購效率,美軍將在戰爭爆發後的三到四周時間內,耗盡所有反艦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