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軍情

真正的「蛇牌擼子」德國紹爾 M1913 手槍呈現何種樣貌?

2024-07-18軍情

在昨天關於電視劇【新世界】中誤把德國奧其斯手槍誤認為是「蛇牌擼子」的錯誤(參見:【新世界】真有「蛇牌擼子」嗎?)的文章之後,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真正的紹爾M1913手槍(Sauer M1913)。

「紹爾」這個名字來源於一個家族企業Sauer&Sohn,這家企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初,當時他們從德國紐倫堡遷移到圖林根州的蘇爾。1811年,紹爾家族的企業成為了第一家為普魯士軍隊提供槍械的廠家,並在1858年時員工數達到了200多人。普法戰爭之後,紹爾公司依據普魯士軍方的合約,開始生產部份毛瑟M1871黑火藥步槍。

進入20世紀初,紹爾公司曾經為奧匈帝國生產了部份羅斯-斯太爾自動手槍。這種手槍是一種早期的自動手槍,使用槍管長後坐原理,主要配備給奧軍騎兵。在這一時期,紹爾公司積累了不少關於設計和生產手槍的經驗。

在1910年左右,紹爾公司根據Burkhard Behr公司的特許,開始生產一種名為Bär-Pistol的手槍。這種手槍的設計十分獨特,采用雙槍管上下縱列的結構,並設有一個可以裝載4發子彈的縱列彈巢,類似於轉輪手槍的轉輪。使用者需要先射擊兩發,然後手動翻轉彈巢,再射擊剩下的兩發。盡管這種設計在形態上比轉輪手槍更為扁平,但在逐漸興起的小型自動手槍市場中,如布朗寧手槍等,它並未顯示出有利競爭,因此市場表現不佳。

鑒於Bär-Pistol的銷售成績不佳,以及曾為斯太爾公司代工生產羅斯-斯太爾自動手槍的經歷,紹爾公司在1911年決定自行設計並生產一種小型自動手槍。經過兩年的開發,由紹爾公司的首席工程師弗裏茨·澤納設計的.32ACP口徑小型自動手槍——紹爾M1913終於面世。由於紹爾的商標是兩個「S」字母疊加,形似兩條交織的蛇,因此在中國市場上得到了「蛇牌擼子」的昵稱。

紹爾M1913手槍全長146mm,槍管長度為73mm,空槍重量為0.6kg,口徑為.32英寸,使用.32ACP(7.65x17mmSR)彈藥,彈匣容量為7發。該手槍的一個標誌性特征是其滑架為圓管形,尾部設有帶滾花的蓋子,使用者在裝彈上膛時需握住此蓋子進行操作,而在拆解時,旋開蓋子即可拆卸擊針。

此外,紹爾M1913的滑架鎖設在扳機護圈上方,當拉滑架至最後位置並向上按壓滑架鎖時,可以手動將滑架釘選,這在清潔武器時非常有用。如果需要解鎖,只需輕輕扣動扳機,滑架便會自動復位。

根據不同的生產批次,紹爾M1913手槍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型號:

第一型的顯著特點是缺乏獨立的照門設計,僅在滑架尾部的圓形蓋頂部切割一個V形缺口作為照門。此型號裝備了彈匣保險功能,當彈匣被取出時,即便膛內有彈也無法觸發。但這種彈匣保險的設計略顯多余——取出彈匣後保險會自動啟動,而更換新彈匣後保險不會自動解除,需要手動按壓位於握把左側扳機護圈附近的一個小按鈕來取消保險。這種設計顯然不夠人性化,因此在後續的生產批次中被取消。

第二型在外觀上的改變主要是增加了獨立的片狀照門,並對抗人性的彈匣保險進行了改進,只需更換新彈匣即可自動解除保險,無需再次按壓解除按鈕。同時,第二型取消了扳機護圈後面的彈匣保險解脫鈕。此型號的握把片也有所改動,頂部印有S&S字樣,並為手動保險讓出了一個缺口。

第三型主要是為了解決原先兩型手動保險存在的安全隱患。之前的型號雖有手動保險鎖住扳機,但扳機連桿和阻鐵並未釘選,這可能導致槍支在擊針待發狀態下意外墜落或震動引發走火。第三型的手動保險進行了改進,按下保險桿不僅能釘選扳機,還能夾緊扳機連桿的側缺口,確保扳機、扳機連桿及阻鐵全部被釘選,從而徹底消除走火風險。因為這一改進,第三型紹爾M1913手槍的手動保險桿下方新增了一道凹槽,外觀上容易被辨認。

從第三型開始,握把片上的圖案改為重疊的兩個S字母,即「蛇牌擼子」的標誌。

除了.32ACP口徑的紹爾M1913,紹爾公司還推出了一種.25ACP口徑的袖珍型手槍——紹爾M1919,其結構與紹爾M1913大體相似,但尺寸更小。這種.25ACP口徑的手槍在20世紀初非常流行,成為隱蔽攜帶手槍的首選。

至1926年,紹爾M1913還衍生出了一個出口型號——紹爾M1926。該型號在基本結構上與紹爾M1913相似,但細節上存在一些差異:

  • 拉滑架的防滑紋從尾蓋延伸到滑架後方,類似於.25ACP口徑的紹爾M1919;

  • 取消了扳機護圈上方的滑架鎖,改為在手動保險上方增加一個鉤狀凸起,拉動滑架到後方並上推手動保險時,鉤狀凸起可以掛住滑架;

  • 扳機護圈形狀被改為橢圓形;

  • 握把圖案進行了改變,中間為網格防滑紋,上方標有sauer字樣,下方則標記了Cal.7.65字樣。

  • 1928至1929年期間,紹爾公司又對手槍進行了一次改進,推出了紹爾M1930型手槍。該型手槍改良了握把形狀,使其更符合人體工程學;握把內彈匣後方的扳機簧從片簧改為螺旋彈簧,並對彈匣卡簧進行了修改;增設了膛內有彈指示器,當子彈上膛後,滑架頂部的小孔中會彈出一個短桿突起,透過觸摸可以感知膛內是否有彈。

    到了1930年10月,紹爾M1930再次進行了改進,成為Behördenmodell1930型號。這一版本的最大改進在於增加了扳機前緣的一個按鈕,只有當手指正確地按下此按鈕時,扳機才能被扣動,從而觸發擊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