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門服役8年,駐澳門部隊某隊二級上士淩曉鋒累計執行運輸投送任務1000余次,安全行車超20萬公裏,始終保持零事故、零違章的紀錄。在戰士們心裏,他是技術過硬的老司機;在單位主官眼中,他是安全駕駛的「放心人」。
2017年,淩曉鋒輪換進澳後參加駕駛員復訓。當時他已經有3年駕齡,對道路駕駛訓練信心滿滿,想不到第一次開車上路就遭遇了「滑鐵盧」。
當時,淩曉鋒開車經過一個圓形地的紅綠燈,看到前方綠燈常亮,隨即加油門快速透過路口,本來以為是一次平常的透過路口,卻遭到了教練班長的批評。
淩曉鋒有些不解,教練班長拿出澳門【道路交通法】,告訴他在澳門行車,不管是否有交通訊號燈,透過圓形地時必須減速,並且澳門的紅綠燈沒有倒計時,為的就是讓車輛減速,隨時能夠平穩停車。
「嚴守法紀」不是一句口號,淩曉鋒把這件事銘記在心。在澳門,不僅要遵守內地的法律法規,還要遵守澳門的法律法規。
駐澳門部隊營區身處澳門鬧市,出門就是主幹道,來往車輛非常多,淩曉鋒決心要成為熟悉澳門和內地道路交通法規的金牌司機。
此後,他白天正常訓練,晚上加班學習澳門交通法規。復訓結束時,不管是澳門法規還是內地法規考試,淩曉鋒都得了第一名。
直到現在,淩曉鋒的床頭櫃上還放著【澳門交通法規組譯】和【澳門交通事務局駕駛理論測驗題】,他時常拿起來溫習。
作為駕駛員,車輛遇到險情、發生事故時,最考驗能力水平。7年前的一天,淩曉鋒開著東風車執行長途運輸任務,在高速路上行駛時,突然右前方一輛貨車爆胎,產生的碎片以極高的速度向東風車飛來。
當時,左前方一台黑色轎車被碎片擊碎了擋風玻璃,淩曉鋒來不及多想,握緊方向盤猛踩剎車,很快把時速近90公裏的東風車踩熄火。
「很幸運,碎片沒有擊中東風車,後方車輛也沒有追尾。」現在回憶起來,淩曉鋒依然心有余悸。
「每天開車確實面臨很多意外風險,但作為一名駕駛員,必須直面風險、主動迎戰,越是害怕,越可能出問題。」從那以後,淩曉鋒每次出車結束後都會記錄情況,尤其是把在澳門走過的每一條路的行車特點都記下來,做到心中有數。
這些年,遇有大項任務或者復雜條件下的行車駕駛,淩曉鋒都會主動請纓,上百次在陌生、復雜的地形安全順利完成駕駛保障任務。
淩曉鋒有個習慣,每次跑高速經過服務區,下車第一件事不是休息上廁所,而是先繞車一圈,檢查車輛的狀況。「這個習慣是從我的教練班長身上學到的。」淩曉鋒說,如今,他開始擔任駕駛集訓教練班長,也這樣教新駕駛員。
去年的一次集訓中,他帶著駕駛員小周檢查訓練用車,發現車輛左前輪有一道比較深的劃痕,小周用手摸了摸輪胎,卻在檢查單上寫下「輪胎無異常」。
淩曉鋒當時就批評小周車輛檢查一定不能有僥幸心理,於是找來工具,前後用了近40分鐘更換輪胎,再經過胎壓檢測和動態檢查,才安排車輛開始駕駛訓練。
「說一百遍不如自己親手帶著做一遍。學駕駛,身教總比言傳來得直接。」如今,作為教練班長,淩曉鋒以身示教、不怕麻煩,累計帶出8批42名熟悉澳門和內地道路交通的駕駛員,10多名駕駛員走上骨幹崗位。
姜文明 李松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